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克里斯蒂瓦的互文理论为基础,探讨莎剧《暴风雨》与《占卜者》之间存在的互文联系,进而阐明劳伦斯通过对《暴风雨》中人物形象及关系的借用与变形,塑造出睿智的垃圾占卜者克里斯蒂及坚强勇敢的加拿大女作家莫拉格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阐明作品主题:历史与祖先遗产对身份构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越剧莎士比亚《马龙将军》实现了越剧与莎剧之间的互文性。这种互文性和改写表现在莎剧《麦克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主题在得到表现的基础上,实现了形式的替换与重构。从而将现代意识灌注于越剧《马龙将军》之中,在"情与理"戏剧观念的转换与音舞对叙事的改写中,形成了内容与形式、演出方式、戏剧观念等新的对话与互文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戏剧《阿史那》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翻译加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这是民国以来一种特殊的中国化莎剧。《阿史那》文本的改编体现出互文性特点。《阿史那》在重写了《奥赛罗》内容,重置了情节的基础上,将中国故事置于该剧的悲剧精神之中,其中既有对中国历史、文化、人性的叩问,又有对权力、阴谋、野心的影射、担忧与批判。《阿史那》对《奥赛罗》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化基础上的改写,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互文性中国化式的莎氏悲剧。  相似文献   

4.
林兆华的《理查三世》既阐释出原作的深刻内涵,又在戏仿与隐喻中获得了部分观众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对莎剧这样的经典的演绎,林兆华力图探索莎剧所具有的巨大艺术张力和人性魅力,以及莎剧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当下性,其中既通过舞台叙述话语与当下观众理解的戏仿呈现了莎剧的魅力,又通过隐喻引发了观众对所谓的人性与权力的再思考。《理查三世》被推上中国舞台,显示出中国导演对莎士比亚剧舞台呈现方式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5.
模仿文本与被模仿文本之间呈现出互文或超文的关系,前者为文本间的共生关系,后者是文本间的派生关系,其具体运用便是超文性仿作、戏拟与滑稽反串。细读《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多处对莎剧的超文性仿作与戏拟,其中包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情节模式的超文性仿作以及对《理查三世》、《哈姆莱特》与《麦克白》经典片段的超文性戏拟。马克·吐温此举一方面是基于时代背景与读者需求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则与其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越剧《王子复仇记》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剧在角色形象的扁平化、追求惩恶扬善和注重伦理道德这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认为改编莎剧《王子复仇记》中的异化实际上是《哈姆雷特》在中国文化中的归化,是可以接受并值得正视和研究的。文章旨在拓宽莎剧批评的思路,在中西戏剧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上寻找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宠儿》与希腊悲剧《美狄亚》及《圣经》的互文,而该作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互文,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宠儿》借用了《奥德赛》的"回家"模式,在主题、情节上都与《奥德赛》存在着互文关系,为对该作品尤其是对女主人公赛丝人物形象的互文性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宠儿》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莫里森利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回家"模式与悲剧《美狄亚》的巧妙拼接,将"杀婴情节"放在多个文本的互文语境中观照,使作品成功地走出了敏感主题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8.
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继承并发扬了英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互文性传统,他的小说《星期六》在叙事结构和主题上分别与《达洛维夫人》和《赫索格》形成互文,共同构建了不同时代文本间的对话关系,彰显了当代英国小说的实验性特征。文章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探讨《星期六》的互文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运用语篇互文性分析理论,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春香传》。从宏观角度考察《春香传》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发现内源性前文本为春香故事的完成提供了素材来源,是《春香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源性前文本主要来源于中国,起到了充实作品内容和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春香传》存在的具体互文、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等互文现象,力求全面阐释《春香传》的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学概念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文章从莎剧中的圣经典故翻译切入,论述莎剧翻译在世界文学作品的流通过程中的跨文化价值。莎剧作为世界文学经典,不断被翻译、改编、上演,形成具有活力的复数“世界文学”,兼具权威性与经典性。圣经典故注释作为梁实秋莎剧汉译本中独特的副文本因子,是联系作者、译者、读者的重要枢纽,在跨文化的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文章从世界文学的视角,对《文星丛刊》版中的圣经典故注释所体现出的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梁译莎剧通过对圣经典故注释这种跨文化阐释的策略,对莎剧进行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失乐园》对《圣经》的传承与超越表现在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这两个方面。就经典互文而言,《失乐园》第7、9、10卷在情节、题材和主题上与《创世记》第1-3章构成尤为显性而密集的互文指涉,主要显现于弥尔顿对《创世记》文本大量且大胆的引用和转述;就文学想象而论,史诗对上帝所造之物的拟人化和具体化描写丰富了创世造人情节;对亚当夏娃尝食禁果前后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和对人类堕落带给大自然伤害的艺术化呈现拓展了人类堕落题材;关于亚当夏娃对待惩罚之态度与认识的诗性描写深化了罪与罚主题。通过经典互文,史诗传承了《圣经》原有的宗教文本内涵;通过文学想象,诗人赋予《失乐园》独特的宗教审美意蕴。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共同成就了《失乐园》永恒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有着明显的后现代特征的美国小说《时时刻刻》与现代主义小说名作《达洛卫夫人》之间有着互文关系。《时时刻刻》通过互文性传承了《达洛卫夫人》的风格和主题。然而,它还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表现在它对《达洛卫夫人》的主题的拓展,深化,以及对后现代涵义的扩展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和《慈悲》之间极大的相似性,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对两部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主题和叙事策略的互文关系进行梳理,挖掘这两部小说的内涵,揭示莫里森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了解莫里森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为理解莫里森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动物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中,通过明喻、暗喻及借喻等比喻修辞手段,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运用,因而也受到众多莎剧研究者的关注。《麦克白》是莎剧中充分运用动物意象构造故事的一个典型。英汉文化中很多动物在喻意上差异较大,故在从事莎剧中动物文化词的翻译时要充分注意到同一动物文化词在两种文化中的涵义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和《红字》从背景、人物、主题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索福尔斯和霍桑对主人公塑造与故事建构的互文关系。分析萨拉与海丝特这两位独立坚强,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及造成主人公际遇的深层原因,揭示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  相似文献   

16.
越剧《冬天的故事》是中国戏曲改编莎士比亚传奇剧的唯一尝试。该剧紧扣传奇这一特点,采用写意性表演,表现出《冬天的故事》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以越剧唱腔和程式演绎莎士比亚传奇剧中对封建王朝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美好爱情的讴歌,以及善恶转化观念,在艺术上借助于越剧的唱腔、程式展现了《冬天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动,将越剧唱腔、程式之美拼贴入《冬天的故事》的舞台叙事。在众多的戏曲改编莎剧的剧目中,《冬天的故事》虽然还难以称为是完美的改编,但却是具有一部鲜明美学追求的越剧莎剧。  相似文献   

17.
嵇康《卜疑》是拟屈原《卜居》之作,两文互文开放,呈现出从卜问宅基到卜问处世再到愤激质疑世道的轨迹,又各自与所处文化语境互文相生。屈原《卜居》与古代卜辞结构相通,嵇康《卜疑》在结构上仿效《卜居》,在思想上凸显徘徊于显隐之间、嫉邪憎恶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心理。魏晋时期对屈原的广泛接受是《卜疑》拟效《卜居》的独特语境。  相似文献   

18.
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莎翁剧作集,由于时代久远,加之后来新出了多个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所以今天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它.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很多优势和亮点:首先是能再现莎剧语言的幽默诙谐;其次是能弥合莎剧中的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第三是能传达出莎剧的风格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由此表明,曹未风先生的译文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历程中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译本.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渗透着"崇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完整引入莎剧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典型意象等文化信息;二是尝试如实传达莎剧的冗长定语、条件状语从句以及十四行诗等语言形式;三是积极引进"戏剧文本类型"以及学习西方戏剧意识。梁实秋译莎的"崇真"思想与他"和而不同"的哲学倾向以及当时"欧化"风尚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是自觉攀登莎剧高峰 ,而又善于消化创新 ,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国现代戏剧家。他于 1942年创作的《孔雀胆》 ,在选材和立意方面 ,很像“中国式的《奥赛罗》”。仅看两剧所显示的爱情真理 ,便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主要内涵包括 :主体的致命弱点是爱情的内部蛀虫 ,旁人的自私破坏是爱情的外部敌人 ,个人荣誉和政治愚忠是爱情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