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美国债务危机还未结束,欧洲债务危机又全面爆发,大有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当前,我国国债管理体制存在国债市场被人为分割、国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国债二级市场、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并以日本政府购买我国国债为契机,促使西方八国集团(G8),尤其是美国购买我国国债,达到"相互持债",确保我国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当前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彬  肖坤 《山西统计》2002,(3):6-7,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阐述 ,并通过对具体的国债规模指标的分析及国际间比较 ,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财政债务重负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强大的矛盾以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偏大与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敬水  朱云高 《统计研究》2000,17(10):36-41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下跌,经济增长率也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9年的7.1%。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政策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因此,国债政策已成为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动态趋势来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自1994年以来以30%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与日俱增的财政信用风险。因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陷入财政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债开创历史新高,其债务危机向纵深演进,导致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改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日渐凸显。然而,当前我国抵御海外经济风险的能力增强,只要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场“危机”也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统计研究》2003,20(10):7-5
我国自 1 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 ,一直实行以举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数量不断上升 ,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 :第一 ,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 ,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 ,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降低社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究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大小是…  相似文献   

6.
数据诊断与我国国债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其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正逐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分析和预测我国的国债规模,对于指导我国债务的运营,有效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我国的国债规模达到6153.53亿元,财政赤字为2934.7亿元,虽然从国债依存度、  相似文献   

7.
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债适度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决定或影响适度国债规模的因素可分以下三方面:  一、绝对量影响因素限制国债发行数量的第一个因素是政府承受能力,它是指财政偿债能力抵补其债务负担的程度。其中,财政偿债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财政收入中可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的财力。债务负担是指财政因举债而带来的某一时期内的还债支出,也就是该年到期的国债本金和所付利息之和。通常,一国的财政收入一部分要用于满足社会一般的公共需要和其他需要,财政偿债能力是指扣除了这些支出之后的财力。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的数值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相似文献   

8.
0引言早在上世纪90年中期,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我国财政面临的国债风险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债适度规模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刘溶沧(1998)、孙敬水(2000)通过计算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等指标对我国国债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夏杰长(2000)对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债的大量发行成为国内一个突出的经济现象。国债规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将探讨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未来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6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7年国债发行量又突破了2000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的绝对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一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应该采用相对规模指标,最常用的是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三项指标。1.国债负担率此指标衡量的是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珊珊  杨梅 《统计与决策》2007,(20):109-111
高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确定金融产品价格的良好场所,对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市场的经济调控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将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是以国家为主体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其特点是方便、安全、收益稳定、变现灵活。自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从发行的一级市场到流通的二级市场,使国债成为我国具有财政和金融双重性的调控工具。发行市场支撑了巨额的国债发行量,其中中期国债占主要部分;流通市场已初具规模,分为银行间债务流通市场和交易所债券流通市场。国债发行方式从实物券形式过渡到凭证式,充分地发挥了灵活性、安全性、效益性的优势,降低了发行成本,提高了发行效率,推动了国债发行市场的拓展。由于我国国债市场起步较晚,我…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州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决策。5年来共发行国债6600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各方面投资的增加,国债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近3万亿元,这对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债投资存在着项目储备不足、投资边际效益递减以及国家财政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但当前由于需求不足引发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世武  许凯 《统计研究》2004,3(11):41-6
一、引言自从 1981年我国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债以来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更多的基本建设资金 ,国债发行的规模越来越大。发行国债所筹集到的资金在我国近 2 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尤其是在 1996年国内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紧接着出现需求紧缩的情况之后 ,政府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发行数千亿的国债 ,筹集资金以政府投资的方式进行基础建设 ,以此来拉动总需求 ,保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国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功不可没。在社…  相似文献   

14.
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至今 ,我国累积发行国债已近15200多亿元。到1999年底 ,国债余额达5437亿元。1981 -1999年 ,国债规模环比增长速度平均每年达到40.80 %。1990年至今 ,国债规模增长速度为73.36%。国债规模从1981年的40多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3715亿元。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目前的国债规模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国家财政是否能承受?国民经济是否能承受?从世界各国国债管理经验来看 ,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主要有 :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力、国债依存…  相似文献   

15.
有效应对美债危机 美国的债务危机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降低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的连锁反应,金融市场动荡,股市遭受冲击波,一系列的震荡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债务危机的升级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息通道     
国家计委提出了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八项主要任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充分利用长期建设国债,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通过国债资金,确保在建国债项目建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演进,法国两大银行信用评级被下调,意大利开始考虑国际救助,欧盟财长会议分歧严重无果而终。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和信心缺失冲击着动荡而脆弱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国债市场有效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是国家重要的资本市场,围绕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探讨文章已经不少,但绝大部分是围绕着股票市场展开的。到底国债市场有效性的程度如何呢?一直以来都缺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国债市场的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了股票市场,国债市场的有效性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针对国债价格主要受利率和到期期限影响的特点,从央行降息所引起的国债价格的反映程度这一角度来探讨国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MCMC方法的机制转换利率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机制转换利率模型及相应的债券定价公式。利用银行间国债交易数据,使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对机制转换利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制转换利率模型能较好的刻画利率的期限结构,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存在着机制转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影响和决定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启明 《统计与决策》2005,(23):128-12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和决定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国债属于经济范畴,而经济问题要受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就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作了以下方面的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