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世纪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义 《云梦学刊》2008,29(6):62-68
哲学是人学,是人的社会学和人的宇宙学.哲学应当成为有创造性的建设的发展的哲学.需要是哲学发展的动力.哲学的任务是安顿人的心灵.存在的最高境界在于永恒.概念是历史的,是对实在的界限.分析批判改造"概念"、实现其向本体回归是当代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过去的哲学是对立斗争的哲学,今天的哲学是整体和谐的哲学.以自然为本.人们在评判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时,有肯定、否定与未定三种方式.实际、实用、实效.是我们这个时代与社会的特征.实用主义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实事求是是实用的最高境界.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哲学是国家、民族、时代的灵魂.以人为本是幸福的法则.有用的价值判断是实践哲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黄玉顺 《天府新论》2004,2(3):83-88
本文提出了"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纠缠'"问题,认为我们迄今为止是否已经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哲学",这还是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哲学"始终纠缠于或隐或显的"文化"问题.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的民族文化情结,遮蔽了我们的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3.
萧洪恩 《江汉论坛》2004,3(10):77-80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随着研究的深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何以可能”问题就成为人们自觉关注的对象。解决这个问题可归结为两种理路:一种是改变范式,如“中学西范”等,目前多取这种理路;一种是寻找内部支撑,如文化构成说等。我们认为,由于哲学民族性本身已不只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且是一个事实判断,所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哲学,其合法性是不应成为问题的。但是,对民族哲学研究范式的选择却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即如何才能更合理地理解这一民族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族复兴在本质上乃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它需要深刻的精神基础和清醒的文化自觉,需要在自己时代的理解方式中重新表达和复活民族的传统,从中开掘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衔接的时代性内容。面对时代的巨大嬗变,哲学应当充分地去体会和领悟这一时代的"言外之意",从而为民族复兴进行本体论的奠基,这是时代赋予哲学的思想使命,也是民族复兴的哲学憧憬。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宗教作为一种基本而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宗教存在于不同时代的文化生态中,同该时代、该民族的政治、法律、文学艺术、伦理和哲学等相互作用,生成着一个民族观念生态、精神模式、情感偏向以及心理定势,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 构成人类生活价值系统的重要之维。然而,如何透析宗教,存在着方法论与视角的定位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从人类的整体生活变迁,即从生活哲学的视角,将宗教(生活)置于人类整体生活的历史性变革中,才能对宗教的本质、功能以及同别的文化形式之间的多样性关系加以厘清,从而使宗教呈现出比较明晰的画像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应走出史学窠臼─—试论中国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张开城一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当欧洲大陆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身栖目染的客观世界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号,尽管人们...  相似文献   

7.
欧阳康 《学术界》2005,(5):7-16
对话是哲学的本性。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文化的交往与对话,呼唤着新时期的哲学对话。哲学对话不仅应当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哲学之间展开,也应当在不同哲学分支学科间积极进行。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哲学研究在分化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却也带来了哲学学科的内部隔离和思想藩篱,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更需要有真实平等和有效的哲学对话。在当前中国大陆的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对话应当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自觉和有效地展开。为此,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努力超越哲学内部的思想隔障,强化哲学作为“爱智慧”的“超越性”本性,注意在哲学观念的层面上加强沟通,以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纽带,在哲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中以真正哲学的方式开展哲学对话,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内部整合和形态建构。  相似文献   

8.
<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古今中外各种哲学学说都力图从总体上探索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把握人与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不管各种流派的哲学家自觉与否,就其实质而言,哲学学说是对人类的社会实践经验、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的实践活动、科学认识、精神活动的结晶.从哲学是民族的精神活动的反思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该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是该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是该民族思想智慧的集中表现.因此,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国哲学的珍贵遗产,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本文仅就我国传统哲学所积淀、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同时也就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这个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1.文本互动,即将外来的思想文化置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或话语方式中;2.思想交锋,表现在通过多种涌入中国的学术思潮、学术派别之间的对话或论战,最终确认一种对民族问题最富有解释力,最能有效地动员社会,最有希望引导民族摆脱发展困境的思想理论的优势地位;3.视界融合,它导致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文本或理论的再解读与再理解;4.综合创新,即优秀的理论家或理论家群体运用民族文化的话语方式进行的理论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幽玄意识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们这个时代,黑暗、玄等等词汇往往都是在一种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当我们说“黑暗势力”、“你的论文太玄了”时,情况就是这样。但是,这些词语的否定性含义并非从一开始就存在,而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赋予的。这些词语的含义变迁,体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某种演变。回顾一下现代中国的哲学,就会发现,它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进步和进化的信念、对世界之可知性的确信不疑、对于乌托邦式目的王国的执着追求,似乎构筑了一种坚定的乐观主义的传统,被这个传统濡染的人们曾经过于盲目地相信人对于世界的主宰力量。这个现代的传统与我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中国哲学则是中国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哲学。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融合贯通,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将中国哲学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或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中国传统哲学,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又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摆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中国哲学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将哲学理解为"世界哲学",首先与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这一更广的背景相联系.就哲学本身而言,走向世界哲学,意味着回归哲学作为智慧之思的本原形态.世界哲学在植根于世界历史这一背景的同时,也表现为从人类普遍价值的维度考察世界对于人的意义.世界视域下的普遍视域,同时与哲学自身的发展相联系.从后一方面看,世界哲学进一步涉及哲学衍化的多重资源与多元智慧问题.与之相联系,不能简单地将世界哲学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哲学形态.哲学按其本义表现为对智慧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沉思,在世界哲学的概念下,哲学的这种品格并没有改变,世界性与多样性、开放性、过程性将在世界哲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达到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三者相加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用"的互动关系,要正确鉴别判断中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提供生长点,在哲学精神、哲学方法和哲学与世界的关系方面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哲学界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迫切需要通过中西哲学的对话以及现代与传统中国思想之间的融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打开哲学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于 30年代提出的“钻研西洋哲学”、“搜集哲学史料”、“详密规划迹团”、“探索时代背景”、“审查哲人身世”、“评述哲人哲学”等方法 ,建构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从哲学史的历史性和哲学性的统一看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是语文—历史的方法与批判—哲学的方法的有机统一 ;从与当时的主要哲学思潮的关系看 ,他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直觉方法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
不仅皇冠落地 ,而且几乎性命不保 ,这便是当今哲学的处境。毋庸讳言 ,如今重提哲学使命这一非常老套的问题 ,首先是哲学工作者的饭碗危机使然。当然 ,若仅为稻粱谋 ,不妨做一些“哲学智慧与市场经济”之类的通俗化、商业化探索 ,或者干脆另择新枝亦不失为捷径。笔者以为 ,若脱开饭碗危机的狭隘眼界 ,在资本独霸世界的今天 ,哲学的危机与其说是哲学工作者的生存危机 ,毋宁说是一切身处汪洋大海般现代性统治的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所以 ,当今哲学的使命不在于为市场经济服务 ,而在于切近本己地思入现代性 ,思入现代人 ,尤其是现代中国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陈飞 《兰州学刊》2011,(3):32-36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会通与融合,其根本目的是建构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这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共识。与"哲学知识"层面的对话相比较而言,生命价值层面的对话是中西马哲学对话的深层维度。批判传统哲学的泛伦理主义倾向所带来的虚假生活和资本逻辑对多样异质生活的同化,追求平凡真实的生活是中西马哲学对话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17.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观照人道,通过天地人相协调来实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这样一种理解人性的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在一定的人群关系、伦理关系当中去悟觉人生真性情的儒家仁道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就个体生命而强调怎样去求生保真,怎样去悟觉生命本然的道家自然之道思想。以孔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在生命之道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思想传统,能给现代人以安顿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中西哲学的会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宣孟 《社会科学》2005,4(5):79-92
自从提出中国哲学中不存在西方ontology以后,有一种新的观点,试图为不同于西方ontology的所谓中国哲学本体论作辩护,并欲以此会通中西哲学,这实际上涉及到什么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从逻辑上说,在中国哲学中寻找本体论,仍未脱出西方哲学观念的框架,而会通中西哲学的历史任务则必定要求传统哲学观念的更新。根据唯物史观可以初步探讨出新哲学观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对人类生活的深情检视和智慧救赎.本真的哲学尽管以理论形态关注人生,但因其真诚地面对历史和现实、勇敢地挑战前提和传统、智慧地建构生活和家园而获得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这样的哲学因其时代内容而"有力"、因其民族形式而"有根"、因其个性风格而"有我",换言之,理论是因为彻底而拥有了生命力.然而近年来关乎生存根本的哲学日益被边缘化,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哲学变成了"三无"的概念哲学,这样的哲学也许可能成为学术象牙塔中的摆设,但绝不能成为照亮苦难征程的阳光.今天面对中国人的生活困境、精神焦虑与意义危机,建构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即"游戏哲学",从而为人们重拾意义,是时代交给中国哲学的神圣使命.因为游戏是实践的最本真样态,源于审美,因而自由,能够创造与超越,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道的结合部当是人的身体与其精神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现代西方,这一问题多半以“心灵哲学”的形式出现。约翰·海尔曾提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来自本体论方面,启示我们对心灵及其在自然中地位的重新关注,并在形上层面作出系统的说明。这对我们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哲学发展轮廓具有意义。另外,西方人的哲学论证很多以科学知识、经验为依据,这对我们重新梳理中国古代心身观的层次、结构及关联体系也具有参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