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一个表示停顿的句中语气词,在汉语表达结构复杂化和词汇双音化的大背景下,"也"的停顿功能丧失,逐渐变成一个形存实亡的冗余成分,并在语境作用下获得较为充实的意义,经过重新分析,最终完成从语气词向副词的演变。由于"也"的原始语义比较空虚,在不同语境的作用下,句中语气词"也"向副词"也"的演变体现同源多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为常见的语气词之一。《汉语大词典》认为"也"表疑问时与表反诘、祈使一样,需有相关词语连用,今从二王杂帖来看,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时期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不少,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献里,常用的陈述语气词有“也”、“矣”、“耳”、“尔”、“而已”、“焉”等,但以“也”、“矣”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陈述语气词,基本上承继先秦两汉,但在运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是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静态的“也”,其功能扩展到表动态的“矣”的功能领域;先秦两汉时期主要表限制作用的“耳”,常常可以替代表判断的语气词“也”。  相似文献   

4.
安阳方言的将行体助词"也"可附于谓词性成分和体词性成分之后,表达事态的即将出现,其重叠形式有比较特殊的用法,其本质是事态语气词。纵向联系汉语史,探讨其来源可能是古代的语气助词"也";横向联系方言事实,分析周边方言使用"也"及"呀"的情况,得出语气词的消亡在方言中的表现似乎并不平衡的结论。"也"除了承担语气词的功能,还滋生出表体貌的用法,反而功能更加强化,因此保留至现代方言中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而"有代词、连词、语气词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除单独"而"字作句末语气词外,"而"还可以与其他词组成语气词。连词"而"能够连接词与词、连接词与短语、连接短语与短语、连接小句等四类语法功能;同时它可以表达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情状、转折、强调、目的等九种语法意义。《论语》中已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而"字词组及表转折的连词"然而"。本应是连词的"而"被曲解成其他词。  相似文献   

6.
晚唐五代时期禅宗文献《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既有新兴的,也有沿用的,且主要用于是非问句。新兴的"摩"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上不仅相当于"吗",还相当于"吧"。新兴的"聻/你/尼"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在新兴的语气词的使用速度方面,《祖堂集》要快于敦煌变文。上古汉语就已使用的语气词"耶"、"也"、"乎"在《祖堂集》中的使用频率都较高,"哉"、"欤"、"焉"已呈现消亡的趋势。中古汉语产生的语气词"那"未得到普遍使用,用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先秦传世文献中语气词"夫"的105个用例,提出"夫"是传信语气词,其统一功能是"传达说者对命题的确信情态"。这一分析可以统一解释"夫"的句类分布限制、与其他表情态词语的共现限制以及与其他语气词的连用限制。此外,这一功能分析也契合蒲立本所提出的"夫"是"不乎"合音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SNP是"类判断句是近代汉语特有的判断句式,其产生以后,主要用于佛经或与之相关的佛教文献中,本土文献虽然也使用这一格式,但数量始终有限。随着佛教势力的衰弱和佛教文献中语言的僵化,该句式也慢慢走向消亡。元明时期句末的"便是"已经虚化,其功能分析为语气词更合适。  相似文献   

9.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肯定了岐山周公庙高等级陵墓群的发现在西周考古中的里程碑意义.这一考古发现促使学者们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完成从"小周原"到"大周原"的思想创新.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对周原遗址继续关注,以期待更加可喜的发现和成果.同时,各省考古学者也对其它省近期有关周代及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0.
知识教学观的演变是以一定的社会需要为基础,同时也顺应了从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文中在简要介绍知识教学观演变缘由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从"符号"到"文化"——知识教学观演变在课程中的体现,进而提出这种演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壮     
(壮)字,作为子姓殷商王室一支巨族的族徽,初文写作等,象健壮形;又写作等,均用作人名.加声符爿而写作等.在商代和西周早期,等被用作族徽的专字,失去了其常用字的作用;到西周中期,又出现了一个从爿得声的壮字--;最迟到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从士爿声的字.  相似文献   

12.
西周以来的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德治"主义的构建促使了重言、记言传统的形成,由此自西周以来出现了大量的语类文献。"语"在性质上主要表现为它载录的是"善言";从文体形态方面来说,上古语类文献主要包含言、语、事语这些类型。由于这些文体形式是历时性生成的,所以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及其生成方式是不同的,整体上来说,这些文体形式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史官群体其自身社会地位与传史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寓言的起源,学者们多有争议。从现有材料来看,先秦寓言应起源于比喻。不过,从比喻到寓言不是直线型的简单流程,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合成与演变:单纯的比喻逐渐变成有一定情节的故事;用比目的也从描述、抒情演变为说理寄托。寓言在说理之风盛行的战国时期成熟,对文学母体本身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三部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明清山东方言中的一类词——拟声词发展为动词进行探究和分析,发现很多拟声词发生了"从拟声到言说"的词义演变,即这类词既表拟声,又有由拟声而来的动作义,而且在山东方言中,这些拟声词演变出的表动作的动词词义,不再是临时用法而成了词的固有义项。  相似文献   

15.
语气词在先秦词类系统中是二级词类,它是专表语气的助词;所谓"语气"涉及"语力"和"情态"两大范畴,两者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存在区别,因而应该分别考察语气词功能与这两个范畴的关系;先秦语气词功能的提取需要引入最小差异对比法和最大共性比较法,而在运用这两种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解决字词关系以及量化统计语气词的句类分布。  相似文献   

16.
“些”目前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正以量词的形式被广泛应用着,但“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量词。早期汉语中的“些”最初是作句末语气词,是一个虚词。因此,“些”从语气词到量词的演变过程,我们称之为“虚词实化”。实化之后的“些”依然保留了作为语气词和词尾助词的功能,虽然并没有将其纳入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词典中,但“些”原本的虚词意义却在方言中存活下来,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语气词"着呢"语法化过程的探讨,大多是离散型的,对其演变的内部过程及中间阶段缺乏详细论述。在重新梳理语气词"着呢"语法化过程的基础上,运用语境模型理论,详细分析语气词"着呢"的演变过程。经研究发现,动态助词"着"和语气助词"呢"的复合形式"着呢1"经历了桥接语境、转化语境等过渡阶段,才最终演变为语气词"着呢2"。"着呢2"情态义的凝固化与句法环境泛化、语用推理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豫南罗山方言里疑问语气词十分丰富,也很有特色。这些语气词可表特指疑问语气、选择疑问语气、反复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承前疑问语气等。特指疑问语气词主要有"着"、"san"、"sε"、"lan"、"哩"、"ian"、"an",选择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哩",反复疑问语气词主要有"san"、"着",反问语气词主要有"哩"、"哇"、"呀"、"za",承前疑问语气词主要有"哩"、"an"。  相似文献   

19.
西周文献中的"福"是考察早期人文精神建立的一条重要思想线索,铭文保留了"福"由宗教概念逐渐人文化的演变脉络。周初彝铭中的"福"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聚焦以祭祀规范获得神佑的含义,围绕"福"的宗教内涵存在一个庞大的概念群。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与周人政治经验的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福"生发出以德求福的人文意蕴,逐渐演化为统合西周宗教规范与人文规范的论述结构。求福规范的双重内涵在春秋时期裂解为"事神致福"与"以德求福"的论争,在战国时期以后成为了中国哲学幸福思想的经典命题。  相似文献   

20.
罗山方言中有丰富的语气词,而且往往一个语气词承载着多种语义功能。其中"[san33]"、"[pan33]"是比较带有地方特色的语气词,虽然某些用法可以与普通话的语气词相替换,但二者能够表示深层的语义关系,在普通话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气词。本文将对"[san33]"、"[pan33]"这两个有音无字的语气词,从语义上进行阐释,并根据汉语鼻音韵尾的演变对其做进一步分析,以期追寻古汉语的遗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