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功能语篇的视角下,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对"日本释放中国船长"的新闻报道为例,通过概念功能及人际功能的分析,揭示了两种媒体通过物质过程的筛选、词汇的选择以及筛选和加工相关信息等潜在的意识形态取向左右人们的心理,混淆视听,对当时的社会舆论或多或少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3.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4.
从批评语言学的视角,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概念元功能下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为指导,分别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各8篇,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中美新闻语篇进行了对比分析,挖掘出其异同点,并由表及里,透过新闻语篇的表层,透视了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5.
批评语言学视角:英语新闻语篇文体功能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新闻语篇往往最能含而不露地表达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反映各种意识形态。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针对美国玩具公司美泰召回"中国制造"玩具一事所作的两篇新闻报道为语料,略区别于传统方法,从语境、语篇形式结构特征(文体和功能角度)两方面进行批评性分析,尝试在发掘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有新视角和新论证。  相似文献   

6.
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针对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机时报》和《达拉斯晨报》上关于中国西藏的社论语篇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关于中国民族问题新闻报道的透视,探究语言的意识形态功能,提升读者对英语社论进行批评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体现权利和意识形态.《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有关南海冲突的11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显示西方新闻报道渗透着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主要体现在语篇、标题、词语分类和对话性.西方主流媒体对华新闻报道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使语言表述功能最终服务于文本.在解读新闻时,读者必须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把握媒体的政治意图.为了颠覆西方主流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可以采用变译、改译和删译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单篇或少量文本的定性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方法,对《纽约时报》中的金正日逝世报道进行语篇分析,通过生成主题词表、检索高频词、观察索引行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并揭示在新闻语篇中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对硬新闻的及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分析的及物性研究方法可分为批评性与非批评性语篇分析两种类型。非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的形式和分布规律。而批评性语篇分析试图展示语篇是如何被权力和意识形态所影响,以及语篇是如何作用于社会关系、知识结构的。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社会内涵。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用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对硬新闻体裁进行批评性分析来揭示潜在的意识形态,并试图证明及物性系统可以通过对语篇进行量化分析而得以实现,同时希望能加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批评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语篇的语境重构与翻译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西方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其他国家读者的广泛质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无不渗透着报纸强烈的话语倾向,因此为了揭示意识形态以各种方式对话语的介入以及颠覆新闻语篇话语权,语境重构成为必然选择。概述了西方学者对语境重构的理论阐释,以2010-2011年《纽约时报》13篇对人民币汇率的有关报道作为语料,基于语境重构这一视角,应用目的论和顺应论探析英语新闻语篇的翻译策略,提出变译、编译和顺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以便更好的应付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批评性语篇分析学家Fairclough提出的语篇三维观借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语篇进行分析,以揭示蕴含于语篇之中的意识形态。介绍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以真实的广告语篇为例揭示了现代商业广告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隐性地向消费者推介一种以消费为导向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分支,为人们分析语篇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批评性语篇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特点以及对语言环境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考察来揭示隐藏在语言形式中的意识形态的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转换和词汇分类等三方面对关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报道进行剖析,揭示出这些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E急藏在新闻背后的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语言学(也称批评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于1979年首次提出来的.本文以“The New York Times”为例,从语境和语篇结构分析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的影响,帮助我们对新闻报道的语篇进一步进行批评性分析,更有意识地解读文章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角度出发,借鉴了费尔克拉夫的理论框架和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以温家宝《弘扬世博理念,推动共同发展——在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为例,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其预设和语境,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其及物性和情态,以考察温家宝如何通过语言外壳将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听众,从而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期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能力,增强其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英美主流媒体对2008拉萨骚乱事件以及奥运火炬传递的系列报道进行了批判语篇分析,阐述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了语言应用,语言又如何被控制媒体的权力阶层用来传播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这些新闻报道采用预设、分类、情态、引语等语篇手段来实现对语篇意识形态的控制,实施话语霸权的功能,达到话语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客观透明的,有时暗含话语所有者主观的意识形态。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批评话语分析正是用来探究语言及其深层的话语权力与思想意识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批评语篇分析为基础,使用费尔克劳夫三维分析模型理论对比《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的新闻报道,分别从文本实践、话语实践和语篇实践三个方面来探究两国媒体新闻语言中所隐藏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及物性视角的英汉新闻语篇批评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及物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互文性理论是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运用Fairclough的互文性理论对英语新闻语篇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互文性、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的缘故所导致的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代表学者——克瑞斯和赖文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提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的视觉语法。此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以视觉语法为基本分析工具,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家媒体中对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相关报道进行解读和对比,从而揭示图像在新闻语篇中如何产生意义,进而验证视觉语法在中外新闻语篇对比分析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搜集了TheNewYorkTimes中8篇关于世博会的新闻报道,借用wordsmith软件,以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对这些报道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从语篇的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揭示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帮助读者树立批判的阅读观,客观地看待新闻描述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