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定意义上讲,日俄战争较之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和亚洲政治格局的影响更为深刻。这场战争不仅使日本控制了"南满",限制了俄国东进政策的推行,而且让日本能够以"南满"为基地,将其触角伸向"北满"和内蒙,并以此为基础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独占"满蒙",再以"满蒙"为总体战略的准备基地,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妄想征服全中国。正因为有了日本战胜俄国的结果,日本逐渐扫除了自己的敌对势力,使其"大陆政策"的推行步步得逞。日俄战争改变了中日俄三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李富春先后在东北工作四年多。他对东北地区的解放和建设,对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东北局财经委员会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东北地区采取了“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妄图先消灭南满革命根据地,再转兵北上,夺取全东北。他们从1月至4月,先后对南满临江地区四次侵犯。东北我军为了巩固北满保卫南满,决定实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互相支援的作战方针。我北  相似文献   

3.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的抗日游击区里存在过游击根据地 ,其中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就是由杨靖宇将军和他指挥的抗日军队所创建。这一根据地虽然只坚持 7年 ,但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 ,主要原因在于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仅靠其自身力量是难以取胜的  相似文献   

4.
1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 1904- 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获胜,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南部许多特权。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东北逐步变为日本殖民地,在东北境内建立了一套侵略机构,其中包括在满铁附属地有大批驻军。这些侵略机构经常制造各种事件,严重威胁东北当局。日本一心想独霸东北,与西方列强的矛盾日趋尖锐。   英国控制的北宁铁路与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鼎峙,但在金融、贸易、市场等方面都竞争不过日本,因而对日本耿耿于怀。   美国崛起较晚,但发展很快,在侵略东北方面不甘落后,打着“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5.
牛淑贞 《学术界》2023,(10):159-168
近代,中日俄(苏)三国所控路港系统以铁路建设为核心手段对东北北部腹地展开了激烈竞夺。俄(苏)为中东路建给养铁路支线的努力,因中日两国的反对等原因收效甚微,但是,松花江与中东路实行联运,以及中国自建的呼海铁路成为中东路给养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东路给养线不足的缺陷,减缓了俄(苏)路港系统衰变的速度。即使这样,九一八事变前,中东路西线腹地还是受到了数条因借款关系而变成南满路给养线的中国铁路一定程度的切分。中国所建铁路因缺乏优势吞吐港等原因成为南满、中东二路的给养线,尤以南满路受益更大。九一八事变后,中东路东线与南线腹地又受到日本新建的吉会铁路—朝鲜北部诸港系统更严重的切分。总之,在中日路港系统的合力打击下,近代俄(苏)在东北亚的路港系统不断衰变,极大地改变了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政治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东北近代史上,俄国人在外籍人口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十月革命后,白俄在东北有了特殊的定义,即泛指那些有国归不得的来自俄国的人,大多为无国籍者,主要居住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即北满铁路)沿线,在长春和南满的奉天也有落脚的,而沙俄军队的老巢大连和旅顺,更是他们的理想福地,落户者不少。他们在政治上绝大多数是不赞同苏联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反苏的。而其中又有沙俄时期的贵族和军官,他们一旦失去了在俄国所拥有的地位,身无长技,治生乏术,逐渐在东北、特别是在北满的经济生活中陷入了悲惨的境地。至于依附于他…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幅员辽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客观上为我党进军东北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日本投降后,我党即派部队出关作战略侦察。1945年9月19日,刘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对党的战略方针与部署作出重大调整,确定党的新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随即从山东等地调派大批军队和干部开赴东北。11月中旬,根据国内斗争形势和苏军态度的变化以及我军进入东北后面临的新情况,刘少奇又及时地提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指导东北我军创建东、西、北满根据地,为夺取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65年前,我国东北惨遭日本关东军铁蹄的践踏,在人民沦为亡国奴的黑暗日子里,给人们以阳光和希望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高举武装抗日大旗, 以血肉之躯在南满、北满和东满筑起反日长城,不仅挫灭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凶焰,更显示了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勇敢顽强的战斗气概.东北抗联以自己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新的民族“正气歌”,其中旋律最激扬者当属东北抗联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存在"恐俄"思想,但日本的对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消极的"恐俄",而是滋生出利用俄国的实力和列强矛盾进而同俄国结盟的思想。与日俄结盟论关系密切的日俄协商论一度因日英同盟的形成而偃旗息鼓,但随着日美矛盾的增长、日英同盟对抗美国功能的减弱,日本对俄结盟论复活。日俄经过在中国东北的协调行动,1916年签订第四次日俄密约,日俄关系上升到为了共同的安全而采取军事合作的同盟层面。日俄同盟是日本第一次与本地区内国家、自己的近邻结盟。日俄同盟建立后,日本在历史上首次同时运转两个同盟。  相似文献   

10.
王连捷 《理论界》2008,1(4):116-117
围绕中共中央如何控制东北的战略决策的制定为主题,陈云在参与制定东北解放战争战略方针的同时,为建立北满、南满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陈云在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的努力,为夺取全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联时期人民盛赞的“南杨北赵”,指的是:南满的杨靖宇,北满的赵尚志,他们二人是最受人尊敬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优秀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答合众社记者问时,对他们曾经有过高度的评价,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有密切关系。例如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14年侵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后,日本一直以山东作为在华北侵略扩张的基地。“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加紧了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控制,山东更是其经济侵略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就这一时期日本掠夺山东的计划及实施情况作一初步探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酝酿制订掠夺华北计划的过程中,对山东的经济地位尤为重视。首先,山东与旅大遥遥相对,扼京津之门户,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山东与东北历来人员往来频繁密切,经济贸易互为依存,是建立所谓“日、满、华北经济区”必不可少的重要区域。其次,山东的资源丰富,尤其是煤、铁、棉、盐,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图谋攫取的重要战略资源,被日本称为“两黑两白”。加之山东交通发达,有青岛、烟台、  相似文献   

13.
在东北沦陷时期政治与影像结合以后产生了一个"怪胎",这即是建立了当时号称远东最大电影厂的"满映"."满映"是特殊的国策电影公司,是电影专门的统治机构,是当时日本重要的文化殖民宣传机构.它带着强烈的殖民主义政治色彩.本文就试图以"满映"仅存影片之一的<迎春花>为例来阐述在日本的军事专制和电影垄断的背景下"满映"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 ,在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使之脱离中国内地 ,变成一个附属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实体 ;在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 ,运用军事政治手段在东北强行建立为日本掠夺战争资源服务的殖民地区域经济体系。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极力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即在统制经济体制下 ,实行区域产业的集中控制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运营 ,使伪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日本殖民地经济体系中 ,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因此 ,伪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鲜明的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5.
满铁对中国,特别是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为世所罕见,远非仅限于铁路方面,但是,铁路确是满铁“经营满洲”的大动脉。从1906年到1945年,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满铁广泛从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侵略活动,都是在霸占中国铁路的基础上,以“经营铁路”为幌子进行的。本卷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日本帝国主义以满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是近代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地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洲国是日本殖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独立国".1932年由关东军谋划并经日本政府默许下制造出来的所谓"新国家",可以说是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满洲经营"国策的必然产物,所谓"满洲问题"是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左右日本帝国对外扩张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帝国的重要环节."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在殖民侵略台湾、朝鲜半岛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殖民侵略模式,这种殖民侵略模式后被推广至中国的华北、华南、内蒙古乃至东南亚地区.日本东洋史学配合帝国政治需要实现了"满蒙史地研究"与帝国"满蒙政策"的合流.日本满蒙学研究者配合帝国的国策政治,制造出一个独立的学术空间"满蒙学".就殖民地属性而言,伪满洲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是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方式转变的起点,同时也成为日本帝国覆亡的原点.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觊觎的对象。"满洲问题"或"满蒙问题"作为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一环,不仅成为日本制定国防方针的议论对象,而且学术界、知识界也展开了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和宣传。在经过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在日本完全变成"正义"之举,侵华战争也变成了"圣战"。学界对近代日本"满蒙问题"的发展线索及"满蒙观"的形态与变化虽然有一些研究,但是中日双方就这一问题的相互论争,还有许多史料可以挖掘。通过研究和分析双方相互论争,可以看清中国学者在主权问题上的一贯坚持和日本御用学者如何歪曲事实、变本加厉的变化过程,有利于我们认清近代日本的政治生态与学术生态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内藤湖南、尾崎行雄等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朝鲜、韩国和日本。而19世纪之前并非如此。沙皇俄国经长期扩张,侵占西伯利亚、远东和中国领土,成为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美国则通过武力扩张、"购买"土地,从大西洋西岸发展到太平洋东岸、北岸;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推行"大陆政策",染指大陆。而中国和朝鲜,则成为受害者。这场政治地理变动对20世纪的影响:一是激化了日、俄矛盾,突出表现于二者在中国东北的角逐;二是导致各方向向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潮;三是太平洋北半部战略地位提升,成为国际焦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以后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东北加快军事侵略步伐的同时 ,在“日满贸易”的掩盖下 ,加剧了对东北经济侵略的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满贸易”的状况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 ,客观地阐明“日满贸易”的性质、特点及给东北与日本带来的不同影响。1  “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国内军事力、经济力迅速发展 ,成为东方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是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它的总面积只有 38万平方公里 ,不到我国领土总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日本物产缺乏 ,特别是铁矿和石油。煤的储藏量按19 37年估计仅有我国煤总储藏量的三十分…  相似文献   

20.
所谓伪满时期的东北经济,指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后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前的东北殖民地经济。“九一八”的东北是个半殖民地,各国都拥有一定经济势力,其中以日本势力为最大。日本在“九一八”前,约占外人在东北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三,一九三一年三月,日本在东北(所谓“满蒙”之地)投资达十四亿日元,占日本对华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六十。日本在东北不仅在若干工矿部门中居优势地位,而且包办了一些工业部门。例如东北铁路多由日本垄断和控制:大连至长春、周水子至旅顺、大石桥至营口、浑河至榆树台、苏家屯至抚顺、瓢儿屯至千金寨,苏家屯至安东(丹东)大房身至柳树屯的铁路各线由“满铁”垄断;金州经貔子窝至城子疃的铁路由日本的所谓金福铁路公司垄断;吉林至长春、四平至郑家屯、洮南,洮南至昂昂溪、吉林至敦化的铁路各线则受“满铁”控制。“满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