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少年小说经历了19世纪古典形态的发展后,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入现代形态的自觉阶段,即对于少年小说历史使命、少年的社会地位、少年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原则等问题皆发生自觉认识的阶段。首先成就新型少年小说实绩的是四、五十年代的一批新作家,特别是J·D·塞林格的少年小说尤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多样,题旨深关时弊,切中少年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对60年代以降的美国民权运动起到了首次发难作用。美国少年小说的转折发生在二战前后世界性文化变革之际,且与美国社会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失调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少年小说的多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少年小说的创作范围明显拓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说中均有反映。以往的禁忌题材现已屡见不鲜;多种族多文化的少年形象逐渐增多;小说背景也突破了狭小的圈子,甚至走出境外:少年小说出现了多元现象。随着民族与人口的变化,欧洲白人的相对减少和有色人种的相对增加,少数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及民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满足于仅仅了解白人中产阶级的文化,他们要求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是少年小说多元性的民族与人口背景。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历了深刻变革,不同观念之争愈演愈烈,人们的处世态度、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甚至衣着与举止都发生了变化。凡此种种变革无不促进了美国少年小说的多元趋势。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是一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小说揭示了父权制社会男女性别角色二元等级对立的现状,提出了颠覆二元对立等级模式的设想,并在小说的语言、创作技巧上向传统的小说模式进行了挑战.伍尔夫的这部小说的创作体现了对其女性主义思想的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家,他的小说既有先锋文学实验性、开拓性,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雅之美,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体用,成就苏童在当代文坛上与众不同的文风。这种独一无二的苏童美学理念和哲学思考在他创作的一系列少年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苏童笔下的少年既独树一帜,同时又十分具有典型意义。文章试图从苏童小说中少年形象的特征、性格形成原因等方面入手,对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进行分析,意图从中窥探苏童蕴藏其中的审美理想和生命思考。  相似文献   

5.
《囚鸟》被誉为库特·冯纳格特“七十年代的最佳作品” ,与他别的小说不同的是 ,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圆形结构。这个圆形结构蕴藏在小说的叙述方式、情节线索和人物谱系之中 ,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它象征了社会 (或者说西方社会 ) ,并通过这个象征 ,凸显了小说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年小说的创作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逐步走出了艺术探索的盲目与困惑 ,显示出执着而沉静的风度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繁荣。小说家们用时代性的、人生的眼光看取少年生活 ;深入剖析少年的心灵 ,追求儿童文学的心理深度 ;追求个性美 ,展示少年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7.
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术语充分挖掘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的伦理价值,系统论述小说体现的伦理思想:重点解读了14岁的印第安少年阿诺德在贫穷和绝望中无望挣扎的社会以及家庭伦理环境;梳理了小说中少年们的伦理困惑,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博弈中逐渐成熟;分析了阿诺德在家园与梦想的两难困境中的伦理选择;最终阿诺德确定了自己伦理身份,实现印第安种族身份与白人主流文化身份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8.
从《青春期》看张贤亮创作情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春期>是张贤亮推出的又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回忆了童年、少年、劳改、平反后等各时期的往事,揉入了作者整个人生经验,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写的人"不再出现,流露出一种浓重的伤感的暮年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无论在作者还是传播方面都有其特色,万晴川教授的专著《命相·谶应·占卜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城,开拓了崭新的研究视野,对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对当前反对封建迷信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历险小说作家罗伯特·巴兰坦的名作《珊瑚岛》,讲述了三个秉性不同的英国少年遭遇船难后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土著的改造,体现了当时福音教化的观念。通过对三个虔诚、勇敢的英国少年的刻画,小说构建了文明理性、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绅士精神,同时秉持自由帝国主义理念的英国民族身份。小说在回应英国维多利亚中期社会潮流的同时也协助强化了英国社会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