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充市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进城务工的有15.1万人。然而,这15.1万农民工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仅1.85万人。参保率为12%.占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的7.9%。可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机制。努力构建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的社保新格局,是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遂宁市安居区80余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意义重大。安居区启动实施新农保试点半年多来.坚持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宣传发动,强化政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23.1万人.  相似文献   

3.
平昌县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9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万人。农村劳动力42.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4.2%;富余劳动力达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4.
巴中属老边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1992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试点,1996年全面启动,1998年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工作职能划转到劳动保障部门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得到恢复,并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截止今年6月,全市共有5.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02年以来新增0.8万人.基金积累800余万元,建立个人帐户2万余人,目前已有400多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据对三台县、剑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实地调查统计,截止2005年9月,三台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0605人,其中已领取养老金284人,基金滚存结余342万元;剑阁县截止2004年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有26370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员1184人,基金滚存结余421.84万元,共发放养老金(含退保)8.4万元。  相似文献   

6.
洪雅县总人口34.7万.农村人口,30.58万.其中劳动年龄内农业人口17.12万。据调研统计.全县乡村输出劳动力10.6万人.其中县内2.23万人.省外6.23万人.劳务输出占56.5%。目前.在去年返乡的1.12万农民工中.已有8064人实现就业。占返乡农民工的72%。  相似文献   

7.
新津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9.3%.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4万多.占农业人口的14.7%。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陕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从1986年开始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和完善,到2005年,全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已经达到217万户,在职人员268.5万人,离退休人员107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负担系数40%: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646元,月人均缴费工资884元,养老保险替代率73%,征收养老保险费73亿元,发放基本养老金73.5亿元。目前,陕西省社会养老保险费由地税部门代征,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储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委托银行、邮局实行社会化确保发放:基金运行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省级统筹模式:全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由省社会保障局实行垂直管理。  相似文献   

9.
绵阳市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1987年建立以来,经过12年的发展,到1999年12月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已达858户,参保的在职职工21.48万人,离退休人员8万人。1999年支付的养老金已达32654.64万元。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到1999年底为止,市级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已参保103个,参保人员不足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已在全市10个县(市、区)的200个乡镇开展,13.1万人参加了保险,积累保费1743万元,已有1174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本文主要就目前该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融入社区     
巴中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起步于2003年5月,截止2004年底全市企业退休人员2.44万人中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2.2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1%,其中,街道、社区管理1.7万人,占78%,社区管理服务率69%。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成都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市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为近5年摄低水平;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3.6万人次,培训后的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已登记失地农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2.
郫县农村劳动力化素质低、就业技能缺乏是制约其转移的关键.是又一道“坎”。在这些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化程度的占92%。高中、中专、职中化程度的占7%,大专以上化程度的仅占1%:郫县农村劳动力中掌握工业、建筑业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有技术证书的只占1%。从事工业、建筑业等项劳动.技能熟练的占6%.掌握一项或一项以上服务业专门技能的占7%,掌握驾驶技术并有执照的占撕。掌握农业专门技术的占15%.无特别技能的比例高达69%。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统计.青神县现有11.9万劳动力人口中.有5.2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占全县劳动力人口的44%.尽管全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农民工已外出打工.留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较大.导致县内企业竞出现了招工难、留人难的“民工荒”局面。为有效解决县内企业的“民工荒”,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底,全省共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2.36万人,其中进中心30.12万人,签协议保生活19.29万人,已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的16.2万人,占83.98%,未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的30726人,占15.91%,未发放基本生活费的283人,占0.1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基本实现了养老金当期支付率100%的目标。2000年1-12月份,全省共为70.9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34.77亿元;全年共下拨省级调剂金1.25亿元,保证了困难地区和困难行业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泸县是一个拥有97万农业人口的丘陵农业大县.1995年起开展的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老农保”),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仍存在着管理水平低、可持续性差和保障水平低等制度缺陷.后期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管理运行加大等困难.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陷入停顿状态。为解决老农保待遇低、无调待整机制、政府不补助、无激励机制等突出问题,2008年9月,泸县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太仓市社会保障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本市户籍约23万城乡劳动年龄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城保占72%,农保占16%,土保占10%)。其中,约13.4万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8%(城保占53%,农保占26.6%,土保占18.2%)。约9万  相似文献   

17.
隆昌县社保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县域内城镇各类企业及其员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工作。目前,全县参保职工2.6万人,离退休人员1.1万人.月发放养老金510万元。  相似文献   

18.
眉山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56.89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81.3万人,占52%,成为了一支在非农产业寻求就业的农民工队伍——外出务工大军。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下岗职工和关停并转企业职工的再就业安置.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如今农民外出求职务工已不象原先那么容易,“找工难”现象逐步显现出来。怎样引导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就业,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巴中市巴州区是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区,现辖23个乡镇、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7万,其中农业人口53.1万.截至目前,全区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共计151022人,征收个人缴费4604.46万元,享受待遇9.5万人,发放养老金12833.11万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政策宣传的深度不够.据统计,适龄人员中90%中青年居民根本没有考虑养老问题,45-59周岁人员参保率也不足80%.参保缴费人员选择100至300低缴费档次的占90%.主要原因是政策宣传不力,频繁变动的基层协办员对政策把握不准,讲解不透,致使辖区内居民对优惠政策理解不深.重复参保问题突出.据统计,巴州区约有15万人在外务工,有的在务工地已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时又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由于参保信息没有全国共享,导致外出务工人员重复参保.还有涉及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被征地农民3万余人,其中也存在重复参保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近年来,平昌县就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奋力实施“劳务经济富民强县”战略.几年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8.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9.5万人次,实现劳务纯收入35.5亿元.占全县GDP和农业总产值的30.1%和41.1%,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平昌县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劳务输出示范县、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建筑劳务输出10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