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公正视域下,公平正义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阶级性,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消灭剥削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从相对不公平到相对公平的渐进历史过程。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时代精神。科学发展观蕴涵着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现实道路,为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指明了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面对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意蕴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社会,就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化和谐。  相似文献   

3.
文明是人类自身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劳动和创造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违背历史规律的愚昧,但引领人类成长的是社会文明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贡献与发展。它的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作出了新的贡献,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实践性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不同的历史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不同时代诉求,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创新发展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而物资生产实践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人的物资生产实践,因此,我们要从人类社会的物资生产实践出发正确理解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含义及其价值。通过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更加深切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矛盾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凝练与升华,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既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又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是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同旧的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弄清二者的联系及其本质区别,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框架内的个体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实践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活动形式,我国学术界却没有进行推进性研究,并且对萨特的“个体实践”概念持拒斥态度。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体是最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因而,承认以个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个体实践),与承认以集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集体实践)一样,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它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具有革命的功利主义特质。它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的本质视为实践观的逻辑起点,把"社会进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视为实践观的根本目的,把"集体主义"视为实践观的基本原则,把"动机与效果相统一"视为实践观的道德评价标准,等等。很明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完全区别于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是对后者的极大超越,是引领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扬弃了中西方传统尊严思想后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内涵的尊严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尊严观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尊严的实现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建立普遍的交往关系及进行共产主义运动这三个条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是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的继承和发展,它既涵盖了对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实践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我们党实现人民尊严的历史路径和采取的新举措中.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否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正向着民本主义跃迁。以和谐作为总特征的现代化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和谐现代化的建设与和谐世界的创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系统性、产业性、协调性的特征。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实践创新: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把握和理解当代科学体系的内部构成,把当代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发展,规范当代高新技术的运用,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者、推动者、创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力行者。李大钊的"新闻"概念注重新闻时效性,强调事实的变动,秉持客观报道原则。他认为新闻事业是活的社会事业,是一所有益的学校。他的"报史"论认为报即史,报纸具有宣传鼓动作用。他认为记者必须具备深厚学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李大钊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印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其贯彻和落实时关键也就是要时刻将人铭记于心,做到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当代实现形式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人文性和实践过程的和谐共生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人本维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与社会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实现人的解放的理论。从科学技术对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满足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论证,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密切相关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个体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坚持以人的全面解放为核心,强调社会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思想和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容,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密不可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时科学最高成就的总结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尊重科学,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当作科学来对待。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science of Marxism),才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scientific Marx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