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国民 《东南学术》2006,(3):166-167
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贫困问题。人类早在20世纪就已经意识到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为此,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环保法和循环经济法,使得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得以实现。在我国,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以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提出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是…  相似文献   

2.
试谈经济法     
在制定民法的同时,是否需要制定经济法,我国法学界、经济学界,以及政法部门、政府部门的同志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在我国,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对经济立法具有统率和指导作用;有的认为,除了民法,还应有相应的经济法,还有的同志提出,把民法和经济法合并制定一部财产法的意见。我们认为我国的民法是社会主义民法,不存在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所谓“私法”的概念,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调整商品经济财产关系的基本法。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制定民法的时候,同时还应完善经济法。经济法是民法的发展和补充,它们两者之间起着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本文试就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调整对象,及其本质等几个问题,作一次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实施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经济法制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我国经济立法已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必须把经济法实施摆在经济法制建设的中心地位。当前影响经济法实施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法自身存在着缺陷;二是推动经济法实施的动力不足。因此,为提高经济法实施质量,必须大力加强经济法内容的适应性及技术的可操作性,并积极提高经济法适用和遵守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要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必须尽快健全农村经济法。合作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形式。因此,健全农村经济法的核心是制定合作经济法。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实践与评价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如果从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发表《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  相似文献   

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农业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要使我国农业经济走出困境,必须使农业循环由单项循环走向多项循环,实现产业大循环,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新的赢利模式,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是以生态效率为核心 ,按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我国有必要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 ,确立直接管制、间接调控与自我调控有机结合的规范体系 ,将整个经济活动纳入其中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指出:“法不仅必须适应于总的经济状况,不仅必须是它的表现,而且还必须是不因内在矛盾而自己推翻自己的内部和谐一致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88页)这就是说,经济法应当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又应当具备法的科学性。如果只具备前者,不具备后者,就不成其为法;只具备后者,不具备前者,法就没有生命。经济法是经济合理性和法科学性的统一。我国经济立法的历史还比较短,对经济法理论的研究探讨非常不够,而且在经济立法实践中又存在着经济法同其他独立法律的复杂关系,存在着经济法自身内部相互交错的关系。这样,研究经济法的科学问题,就成为完善我国经济立法的理论前提之一。本文主要是就经济法的特征、内部结构和分工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丽 《天府新论》2012,(3):64-67
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或者濒临无法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现有产业发展模式.循环产业集成具有组织集成竞合、食物链网结构、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有机增长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特点,它是从产业组织模式角度提出的解决生产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有限供给矛盾的创新型方案.循环产业的集成模式应遵循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冯辉 《理论界》2008,(11):73-74
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法在应对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这种非常规性问题上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恢复和振兴规划;制定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合理实施税收优惠,利用税收政策激励投资;合理分担损失,促进金融竞争与创新、公平分享金融资源,从而实现财政法、税法和金融法等经济法在恢复和振兴灾区经济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的实质是保障个体权利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实现的保障机制,在整个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经济法目的实现的最后一道屏障。经济法责任因其社会性、综合性与双重性而构成自己特殊的责任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调控主体的经济违法责任、经济侵权责任、经济补偿责任和受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无诉讼即无权利,要实现经济法责任,突破传统的诉讼模式,建立经济诉讼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孙江 《文史哲》2006,(1):12-13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广松涉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本质直观”不过是人们交互主体地、观念地、逻辑地把握事物的纯主观意识形式,是观念的符号。但实际上,人们对事物的观念把握或“本质直观”,如果脱离人们的社会实践及主体际交互主体的语言交流,它们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对人们是怎样通过社会实践和相互间的语言交流而形成了他们关于对象世界的对象意识、以及这种对象意识的双重认识构造和“四肢结构”关系予以理论的解析。于是,广松涉独具特色的认识论由以形成。  相似文献   

13.
“童心”说与“第二次天真”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斯洛的"第二次天真"、"健康的儿童性"说,也就是李贽的"童心"说,正是"第二次天真"和"童心"说,使作为成人的作家,"既是非常成熟的,同时又是非常孩子气的",这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文学艺术的创造要的就是这种双重视角. 他以十分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生活,能够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但同时他又以儿童般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生活,充分地展现生活的充满情趣的方面.所以作家的真正的创作,总是有一种"健康的倒退(复归)",即从二级过程推回原初过程,从意识推回到无意识,从现实原则退回到快乐原则,或者说这是一种"溶合",正是这种"倒退"或"溶合"消除了上述的悖论,从而进入了创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陈定家 《云梦学刊》2002,23(4):58-62
在20世纪80年代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文学艺术出现在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心”位置。那时的“文艺休闲功能”理所当然地蛰伏在边缘地带,人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在文学迅速边缘化的90年代,“文艺休闲功能”反倒急剧膨胀起来,使得曾极度边缘化的“休闲文艺”却大踏步地走向了艺术生产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前后日本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历来有重视危机管理的传统,"9·11"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在注重对自然灾害进行危机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预防国际恐怖威胁的危机管理措施、完善危机管理的机构,从而奠定了日本当今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2007,34(4):112-115
欧盟把民主和尊重人权作为其对外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并且坚持在其与第三国签署的所有协定中加入人权条款。《洛美协定》和后来取而代之的《科托努协定》是欧盟处理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与人权关系的重要模式。这两个协定表明:人权已成为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优先考虑的问题,人权条款已经成为欧盟对外协定的必要条件。欧盟以人权为导向,以贸易与发展为中心,以援助与制裁为后盾,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权力政治”的人权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对欧盟的对外贸易与发展援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雪泥诗苔》(一、二集)是陈文韶先生抒发几十年丰富人生经历中深切感受的诗作。第一集为:江山多娇、仰贤怀古和人生履痕;第二集为:山水行吟、俯仰兴怀和晚霞之韵。笔者从“志”与“情”的角度,结合诗集内容,对诗进行读解,并认为,诗固然有其艺术审美娱乐功能,但最主要还在于它能陶冶性情、启发思考和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峙中,概念的模糊性与宽泛性以及缺乏一定的学术规范,仍是对话的障碍之一.而忽视科学技术的动力因素及其产生作用和影响的社会机制,也妨碍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客观评价.本文还对近年来新人文观的"天人"维度、个体与普遍的关系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以来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反恐”的旗帜下向中亚地区全面渗透,打击恐怖主义、控制能源和扩张民主三大战略目标日渐清晰。美国对中亚的强力介入,对俄罗斯、中亚各国和中国等相关国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和国际战略格局日趋复杂。  相似文献   

20.
对于“陵川七状元”的说法,通过引用大量史料进行考证辨析,笔者认为武明甫、武天佑、赵安时、赵安荣有可能确实是状元;而李俊民是经义第一,武天和也有可能只是经义第一,但当时政府已明确规定经义第一不能算状元了,民间不了解这种政策变化,仍误称他们为状元;至于说宋代的崔有孚是状元则无法找到史实依据,也许他只是在地方选拔试中考过第一,被民间误称或戏称为“状元”,后来就以讹传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