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西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2000年国家开始在西部地区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还草,5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短缺矛盾尖锐,保障农民生计的后续产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要想解决这些矛盾:1.要延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2.建立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3.保障退耕还林还草由阶段性工作转向制度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退耕还林还草的退、还、补、管4个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退耕地的范围、还林还草的方向和方式、粮食补助、种苗补助、现金补助、减免税费、科技支撑费、林地管护、计划管理、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科技管理、组织管理等政策.  相似文献   

3.
对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中执行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执行的不顺畅所带来的问题也同样制约着退耕还林(草)工作在西部民族地区的继续开展和深入。为此,在现阶段针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执行退耕还林(草)政策中缺乏执行力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规划设计、政策补助、基层单位工作经费及工作负荷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对退耕还林还草年度计划的制订、下达时间进行调整;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规划原则,慎重规划经济林(兼用林);延长补助年限,并尽快以政策形式确定下来;适当提高种苗费补助标准;关注基层林业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国外草业发展与我国草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 ,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我国加入WTO后 ,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前景 ,对退耕还林还草中种植牧草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草食家畜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实现种植牧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指出制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主要障碍是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两个基本矛盾:退耕还林草所追求的社会长远利益与农户的当前利益的矛盾;退耕还林草的外部经济利益与农户内部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认为要促使广大农牧民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必须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还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毁林开荒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物种不断减少,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沙尘风暴、洪涝灾害和干旱频繁发生,生态失去平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十分深远。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渐见成效: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推动了退还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退耕还林工作经验。但退耕还林范围广、面积大,任务重,操作难度大,人多地少,林农矛盾突出;种苗不足且存在结构矛盾;宣传不够,认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足;科学技术滞后等问题仍不容忽视,迫切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在对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持续性的界定标准,并分析了影响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农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与行政部门的因素,最后从理论上提出了实现我国的退耕还林(草)政策可持续性的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施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原资源退化加快、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要加强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规范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执法;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司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0.
试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根据其预期发挥的功能 ,可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型”三大类。“生态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先期收购土地 ,统一造林 ,或将已建成的“生态型”林草植被收归国有 ,仿照天保工程有关规定严格抚育管护。“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建设为立体复合型植被类型 ,经济效益上以短养长 ,而在中后期国家应当允许对退耕地新造林分进行适度间伐利用及合理更新。“经济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注重水土保持整地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自我维持 ,良性发展 ,项目区必须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务输出工作 ,妥善解决退耕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国家应对非项目区内的受益地区征收生态建设补偿税 ,用于退耕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的文本与实践,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盲点和问题,如在立法与实施的环节大多缺乏社会性别视角、有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导致妇女林业、土地等权利未能得到保障,未能很好地发挥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作者主张,在当前中国退耕还林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应着重满足社会性别的实践性需要,逐步满足社会性别的战略性需要,在立法与实践中逐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以促进妇女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本文认为,必须尽快制定《西部开发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有效保障,并对西部开发的各个重要领域进行必要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拟就新疆建设我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的必要性、特征、目标指向及实施的阶段步骤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文化基础、法律文化价值取向和外在形式等三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法律文化有所不同的原因,文化思考的比较可给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一部分农民因此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林木,伴随而来产生了退耕农户的自身经济利益与政府的生态效益目标相互冲突问题,形成农户与政府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一个博弈均衡过程。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效率好坏与激励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多从退耕农户的切身经济利益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出西部开发战略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构造创新制度,作者从培养创新实体、市场化激励方式及国家有效的扶持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创新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