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在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改革之后,坚持认为中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采取直接观察农村劳动力加总数量、年龄结构和就业分布的方法,估算出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新情况下,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该加快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指出当前学科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研究着重探讨未来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领域应在:人口迁移、城市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城市化过程中乡-城迁移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设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受害迁移预案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3.
陆铭 《中国人口科学》2005,112(6):90-9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目前中国超过3个月的农村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1.23亿,而这个数字似乎还在不断增长。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对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意义如何评价?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为什么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没有缩小?为什么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并没有改变城市化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局面?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进一步发展将怎样影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就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对于理解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和发展中的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理解人们所关心的“三农”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保护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业化乏力和劳动力市场素质门槛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根本原因。基于人口流动行为的分析 ,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可能使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入住集镇或中小城市 ,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民工在城乡间或城市间的“钟摆式”流动特征 ,难以达到促进城市化从而促进就业转换及扩大就业的目标 ,最后是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城人口迁移机制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张再生农村至城镇的人口迁移即乡城人口迁移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城镇人日的增长一般是由三种方式引起的: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乡城人口迁移及城乡行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潮流,正呈现出转移途径多样化,并突破“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目前,由于受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这种趋势,还不能进入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阶段,而以农村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的劳务输出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考察劳务输出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把这一现象放在国民经  相似文献   

7.
常住人口迁移与上海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定量说明“移民城市”是上海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近5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迁移数量大约为户籍人口迁移的6.3倍,常住人口迁移比户籍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作者指出,传统的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人口迁移统计和人口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并将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口研究、分区域人口预测和城市动态管理的需要;提出完善常住人口迁移统计,需要积极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城市发展,需要大力推动城市户籍体制等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侯力 《人口学刊》2004,(6):30-34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实现了大规模的转移,且具有逐年增加、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向沿海地区集中的特点,但劳动力市场制度分割、户籍制度与农地经营政策、劳动力素质偏低且劳动力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市化步伐,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并加大教育和培训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提高转移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形成日益高涨的浪潮。本文认为,中国目前迁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而改革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为迁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对人口迁移特征的分析表明,这个迁移过程是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规律的,具有不可避免的性质。并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和可能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80年代后期以来 ,人口迁移中的户口迁移和非户口迁移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相关因素。本文认为 ,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 ,但其中距离、经济因素和人口变量因素起主要作用 ,这符合我国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2015~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省际差异。研究发现,近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宏观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造成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人口迁出省份昔日东迁人口“逆势”回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导致省际人口迁移目的地选择呈分散化及其区域分布的均衡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仍是影响省际人口迁移目的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作用已显弱化;空间因素的作用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减小趋势;开放度等良好的市场化及人文社会环境已对迁移人口选择目的地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各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社会排斥视角下移民问题研究:理论发展与欧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叶青 《西北人口》2011,32(3):88-9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走向统一的欧盟还是正在加速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轨道的中国,都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引起广泛的学术界讨论。已有的研究对人口迁移的动因、方向、迁移的人口学特征、劳动力市场重组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然而关于迁移人口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还较少。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关于人口迁移与社会排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内部迁移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野。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欧盟人口迁移的历史背景以及移民危机的产生;第二部分提出迁移背景下的社会排斥问题;第三部分从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国家两个角度分析了迁移人口社会排斥的机制与特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91~2009年中国31个省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口、消费支出和收入的数据,基于居民总消费分解模型,进行省际面板回归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对中国居民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位列第二,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向城镇人口迁移引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位列第三。考虑到城乡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差异,文章认为,居民总消费增长的路径将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和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并提出通过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放宽并完善人口迁移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条件下,人口流动是一种基本要求。其实,从中国经济改革伊始,户籍制度改革就已经悄悄地进行着:首先是家庭承包制释放出大批的劳动力,转向农村和城镇的非农产业,随后形成了数千万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从进入21世纪开始,户籍制度改革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不仅2万多小城镇全面放开户籍控制,许多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也大大降低了落户条件。人们形容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拓展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力流动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对外贸易、FDI弱化本地劳动力迁出倾向,对外地劳动力产生拉力,相对而言,对外贸易比FDI的影响更显著;生态环境、工资水平、产业结构和社会网络也会影响劳动力的迁移选择。为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减少候鸟式迁徙劳动力的数量,政府应深化制度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内陆地区要扩大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以便继续保持对外贸易和FDI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正> 人口,作为人口学研究的对象,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整体,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集合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迁移则是人口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一种机械变动。人口迁移制约着人口的聚落密度和地理分布,时它的研究,处于人口学和人口地理学的边缘。由于持久不断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直接影响到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生理因素等各方面,引起劳动力的流动,职业构成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性变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又作用于人口的增长(包括负数增长)和人口的质量高低等一系列人口问题。因此,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变迁:历史回顾和文献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经历初始发育、分割和不平衡发展阶段,逐渐走向一体化。文章回顾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扩张与发展的历史,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学术文献进行评述,并梳理这一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丁波 《西北人口》2016,(6):106-110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剥离黏附于户籍制度的各项公共福利,减少户籍的附加值和含金量,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人口隔离和社会分层,使人口迁移和流动更加理性和有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将均衡性公共产品向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倾斜,以补齐短板,同时建构大中小城市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在户籍制度改革中,注重保护农民权益,允许农民"带地"进城落户,实施差别化和多元化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而社会养老制度改革是英国宏观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对英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考察了英国社会养老计划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指出英国的社会养老制度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推出个人养老金计划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劳动力市场弹性的提高,促进了产出的:噌长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