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书之友》2013,(3):49
三月:晚睡早起食甜养肝气候特点三月是春天将要过一半的时候.包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的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的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春分的"分",是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节,  相似文献   

2.
《秘书之友》2013,(1):49-F0003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3.
杨刚 《经营管理者》2013,(10):106-106
我们平常将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中医传统理论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对应5个季节,即春,夏,长夏,秋,冬。中医所指的长夏季节即指砂立秋到秋分的这段时间左右,那么在此时的养生应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策略一:保暖。在变化无常的天气状况下,一方面新发生的中风增多,同时,老病号的病情也会加重。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现在室内比室外还要冷,在家里也要注意多穿件衣服。  相似文献   

5.
《秘书之友》2013,(11):F0003-F0003
十一月:早卧晚起 保护阳气 天气特点:11月是冬天正式来临的时候,从24节气来说,包含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进入这一时节,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冬季到来,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气温降低。  相似文献   

6.
《秘书之友》2013,(6):F0003-F0003
六月:晚睡早起宣畅通泻 天气特点:六月是夏季真正的开始,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农事种作都以这个节气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所以,农民俗称“芒种”为“忙种”。  相似文献   

7.
春天畅想曲     
尽管春之魂还孕育在东风里,春之力还萌动在种子胚胎里,春之声还流淌在冰封的河床里,春之气还澎涨在厚实的泥土里,然而,春的信念、春的热望早就在人们心中升腾了:少女渴盼用五彩缤纷的春花贴上自己的脸颊,小伙子渴盼将春的绿枝挽进自己的臂弯,白发老人渴盼岁月再添一圈欢乐的年轮,小孩子渴盼用自己的新衣为春光增添姿彩。  相似文献   

8.
《秘书之友》2010,(5):48-48
提前到办公室清洁整理办公桌面,开窗通风换气15—30分钟以净化空气,使空间环境清洁舒适。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3日,爱国名将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度过了百岁华诞。身体状况很好的张学良对家乡包含思念之情,很想回家,却怕感情上的冲击受不了,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从全国海、陆、空副总司令一下子沦为阶下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不仅失去了行动自由,而且随时都有被杀害的危险。然而他历尽磨难而健在,堪称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0.
秋季体虚,需要进补,很多人会买大量名贵的食材和药材,不亦乐乎地做一些十分复杂的补品。其实进补需要讲究科学,应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繁简。下面,笔者谈谈进补时需注意的八个方面,供广大办公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决策与信息》2009,(12):69-69
1:子时前一定要睡觉 子时是晚上23:00至次日凌晨1:00,此时胆经值班,是胆汁动作和骨髓造血的时间。子时是身体休养及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此时不要熬夜,否则会致胆火上逆,引起失眠、头疼、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2.
变革如坐神     
阳光渐暖。深吸一口气,轻轻闭上眼睛,仿佛间,听见小草破土时的呢喃。百花渐次绽放时的颤动牵动着春的翅膀,奔腾的血液里正散发着春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心理养生是本世纪的健康主题。而心理治疗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 心理养生,即指从精神状态上达到延年益寿的意思。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自然引发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也呈日益增多之势,如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杨刚 《经营管理者》2014,(10):107-107
秋分,日夜均等,也就意味着天气南热转凉,是真正秋天的开始。在这样的季节,“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作息规律更利于养生。不要小看一个习惯,却影响着我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15.
宜出汗少。冬宜敛阳护阴,汗为阴津,汗多伤阴,大汉则亡阳。故应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尤其是心血管病人要特别注意保暖,因寒冷刺激可使血压突然增高,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冬季穿衣应以质轻、保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佚名 《秘书之友》2008,(5):37-39
流行时尚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发布,注重生活质量的白领们常常会照单全收,有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离健康生活越来越远。看看下面的流行时尚,再听听中医养生专家怎么说,对照一下,哪一条是你错误的坚持?  相似文献   

17.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夏季的炎热渐渐远去了,扑面而来的是飒爽宜人的秋风。那么秋季在防病养生方面,您该注意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秘书之友》2010,(10):30-30
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历史人物,其生活起居中许多细节,都包涵着养生哲理。纵观蒋氏88年苦漫人生,其养生规律不外如下五戒:  相似文献   

19.
杨刚 《经营管理者》2023,(8):111-112
<正>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4%。因此,中国社会已经由老龄化社会正式进入了老龄社会。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人不仅要有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更重要的是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社会养老压力空前巨大。而老年健康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因此。老年人自身对养生的认识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廖新波 《决策》2011,(8):85-85
批斗张悟本告一段落,似乎最近又兴起了批斗马悦凌。一个“神医”倒下,过一段时间又有一个“神医”站起来。每次各界人士都在不断地反思,但是闹剧还是不断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