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动物凶猛》看顽主之“来历”姚晓雷一、从“来历”看顽主群像之心理顽症“我知道我是有来历的,当我混在街上芸芸红尘中这种‘卓尔不群’的感觉比独处一室时更为强烈”①。王朔作品,主人公一开始就这样直言不讳地表白。近几年王朔的确贡献给人们一群“卓尔不群”的形...  相似文献   

2.
顽主型人格同样是对现代社会反抗的一种病态人格体现 ,是在焦虑中走向狂欢纵欲。从地点 :狂欢节广场式场所 ,活动 :各式游戏 ,道具 :假面等角度看 ,顽主人格是一种对民间狂欢节活动的复活。它所代表的狂欢节精神主要体现为无父与笑谑 ,而王朔的身份正是民间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王朔现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现象的再思考张英伟八十年代以来以“现象”命名的事件越来越多,但各种“现象”似乎总是昙花一现,唯有王朔现象是个例外。他在1988年,先后把《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四部小说搬上银幕,“玩”出了个中国电影的“王朔年”...  相似文献   

4.
王朔的小说总是以反理性的精神取向解构现实人生、摒弃幸福爱情,抹煞了英雄、爱情与信仰,充满了顽主、小人物与价值的迷失,呈现出浓厚的世俗性与后现代性特征,由之而迥异于经典的叙述话语,迥异于传统的主流文学。  相似文献   

5.
王朔的成功主要是话语的成功,人们对王朔的争议主要也是集中在他的话语层面。我们可以从受众的接受视角入手,通过分析接受主体、接受对象、接受渠道、接受语境诸因素,达到对王朔话语多元意义生成的合理阐释。  相似文献   

6.
因创作题材和语言与北京地域文化有着共同的联系,老舍和王朔都进入了"京味"文学的谱系.但与老舍所建构的"京味"叙事比较,王朔的叙事题材和语言风格存在着明显差异,二者创作所蕴含的"京味"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王朔由小说《顽主》开始塑造了一批"顽主群像",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读,可以发现被认为是社会沉渣的顽主们,并非如大多数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玩世不恭的痞子,他们的肉体在地面上生活,他们的精神却在半空中悬浮,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现实世界和形而上世界之间的痛苦徘徊。  相似文献   

8.
王朔是内地作家中作品改编电影最多的,他的文本与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艺术很是契合。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以及并非改编自其小说但受其影响的"后王朔电影",具有情节的假定性和语言的狂欢广场性特征,由此建构了一种狂欢式的"第二种生活"。同时这些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和主流作了必要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王朔是谁?     
王朔是一个真正的孩子记得当年的一个现象:正读着王朔作品的人,当满耳目灌着尖损刻薄又邪趣横生的王朔式"黑话"时,抬头猛见王朔照片,都大吃一惊--这个一脸无辜,腼腆羞涩的家伙实在不像坏人啊. 王朔这次按捺不住地要正本清源:"我前些年一直演一个北京流氓王朔,其实我不是.我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我内心真的很美,我没有害过人,没有对不起人."王朔惯于指东道西,但这是一句实打实的话.  相似文献   

10.
作为都市及乡村最广大的已难有什么变迁的平民"父亲们",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是怎样的生存处境?他们又形成了当代怎样的一种让人思考的文化景观?王朔为数不多的严肃作品<我是你的爸爸>准确反映出了这种境遇下都市父辈的焦虑和困惑,而一向善于写乡村的作家刘醒龙,则抒写出了乡村父辈们那一如既往的沉默和坚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思想、人物及语言三方面论述了王朔小说的现代派文学色彩,认为:王朔小说独树一帜的风格并非一种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不断要求创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思想与技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王朔小说语言的特点为“玩”文字,即一种驾驭文字的能力和冲动,一种随心所欲地调遣文字的境界。他突破传统小说语言的束缚,用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漫画式地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为“集装”语汇、“客串”词义,使语言表现力呈现一种“规模”效应。王朔的这种大胆尝试使他的小说语言独树一帜,充满了灵气和生气,但有时也流于庸俗,反映出他的痞气。  相似文献   

13.
在比喻中,喻体占据着主要位置.比喻的特色是通过喻体的选择显现的;喻体选择决定了整个比喻的语言特征和价值.从喻体的选择和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把喻体分为外显性喻体和内隐性喻体、顺向喻体和逆向喻体、定式喻体和自由喻体等几种类型.本文分析、比较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对比喻喻体的选择上的差异.老舍比喻用例中的喻体倾向于用现实生活中时类似物,注重形象性、通俗性;喻体很干净,平淡中显示出匠心.王朔比喻用例的喻体有很多世俗性东西,特定圈子的词语较多,油滑中显现技巧,有一定的反英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凡俗世界的歌者--论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是当代中国文坛执著于颂扬市井平民凡俗生活的作家之一.她坚守平民价值立场,显现出歌颂庸常人物、凡俗人生的写作姿态;运用洒脱通达、幽默风趣而又不动声色的叙述话语和平民化的人物语言,真诚地面对现实人生,描摹日常生活的原生形态;展现困在爱情婚姻中的市井平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王朔小说中的都市戏游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显示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文化层面上,消解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消解正统意识形态中虚伪的一面。但是,由消解意识形成到消解知识分子,否定知识分子,走了极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梁三老汉"、"马列主义老太太"到"顽主"的变化看当代小说"中间人物"的发展,阐述了作者对于当代小说"中间人物"及其创作等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朔一向是以反传统的文化姿态出现的,但是深入考察王朔笔下的女性形象,不难发现其小说内部蕴含着丰富的神话原型,由此可见,一向以反传统的文化姿态出现的王朔不可能割断传统,那些照搬现代、后现代理论的批评无疑是对王朔的误读.另外,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觉察到王朔创作中浸透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可以说在通过女性描写达到对人性的深入挖掘方面,王朔并没有完全冲破传统识见,而是在进一步重复陈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从哲学、文艺学和社会学多重角度深入剖析世纪末文学现象,有强大的理论透视力,不乏洞见.但在某些章节却采取政治意识形态而非美学的、历史的视角,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有所误读,由此产生了理解与阐释的错位.忽略朦胧诗的现代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寻根文学的现代理性与世界胸怀、王朔小说的媚世与奴性、新写实小说的平民气质、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志趣,将它们悉数纳入颓废主义思潮范围,似有削足适履、牵强附会之嫌.  相似文献   

19.
王朔是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王朔现象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中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化现象,他对传统文化与人文价值的反叛与嘲弄,他的独具一格的调侃语言,他的商业意识,他的创作的大众化趋向等等,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时至今日,王朔现象最绚丽的时代虽已过去,但他带给我们的话题与思考依然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20.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认为,"王朔现象"是大众文学在新时期发展的产物,体现出了现代大众文学的特征,显示了中国大众文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代表了当今大众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