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费雪效应的非参数检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我国1990:01—2007:04期间的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非线性变化的特征,应用非参数单位根和非参数协整理论检验我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 进而应用非参数局部线性变窗宽估计计算我国的费雪系数。由此产生的结论为:第一,非参数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都是非平稳的单位根过程;第二,非参数协整检验的结论为, 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胀变化率之间存在长期的非线性协整关系, 这一结论表明我国至少存在弱的费雪效应;第三,非参数局部线性变窗宽估计计算的费雪效应(系数)的均值为0.4055,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我国存在弱的费雪效应,其隐含的意义为,当前加息对稳定通胀将产生正面效应,进一步, 如适时适度的调整利率, 很可能抑制当前较高的CPI向高通胀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费雪效应的门限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费雪效应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结合中国1991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的数据,应用可以刻画变量间非线性均衡关系的门限协整理论检验费雪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的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均为单位根过程,二者之间不存在线性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两个门限值的门限协整关系;第二,当通货膨胀率小于-0.8%时,中国费雪效应不存在,而当通货膨胀率在-0.8%~12.03%2;间时,中国存在值为0.42的部分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大于12.03%时,中国存在值为0.05的部分费雪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否存在“费雪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只存在弱的长期“费雪效应”。而不存在短期“费雪效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的需求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利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与股市市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货币需求存在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短期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不理想,这增加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几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仲林  赵亮 《统计研究》2011,28(6):6-10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面板数据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的二阶段合并最小二乘(2SPOLS)估计方法;其次,基于中国29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存在两个门限值的“双门限效应”,其门限值分别为3.2%和15.7%。所以,通货膨胀率位于(0%,3.2%]时,温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托宾效应”。通货膨胀率超过3.2%时,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存在阻碍经济增长的“反托宾效应”,尤其,通货膨胀率高于15.7%后,恶性通货膨胀严重阻碍经济“软扩张”。因此,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是(0%,3.2%]。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我国连年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涨并没有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现象,对1994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从线性协整模型和门限协整模型的视角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经线性协整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仅有MO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有关;而经门限协整模型的检验结果可知,M0、M1和M2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均存在门限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凡修 《统计与决策》2016,(11):144-146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误差修正模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虽然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但短期协整关系时常波动,这种波动可以通过负向调整的方式加以均衡;另外,GDP增长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具有巨大拉动作用,这解释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以扩张投资规模为主措的经济现象;此外,股票价格和利率水平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允许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及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实际国民收入、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货币需求依赖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化,表明交易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长期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幅度较小;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用短期和长期分析方法,运用1998~2006年香港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对房地产对冲通货膨胀的特性进行检验分析。短期方法按照Fama-Schwert的框架,以定期存款利率代表预期通胀率,从而将预期和未预期通货膨胀率从名义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来。长期方法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香港房地产不是对冲通货膨胀的良好资产,并且不同的房地产类型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96~2006年间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实际货币余额M1、M2与实际GDP、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具有协整关系,与股市市值不具有协整关系;从短期看,货币需求存在向均衡水平调整的动态机制,但调整速度较慢。文章对这些结论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并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支持了Taylor(2000)提出的观点,但比起施建淮等(2008)得到的传递效应依然较弱,表明其所建议的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高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使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两国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所以,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研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来分析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而研究汇率因素在通货膨胀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汇率与物价水平存在着长期的反方向变化趋势,因此不贬值的汇率政策是影响物价下跌的一个因素,但并非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s of Chinese A and H market cross-listed shares using the Enders–Siklos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pproach. Our data are the daily closing prices of the Hang Seng China AH (A) index and the Hang Seng China AH (H) index from 4 January 2006 to 1 November 2013. We find a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between these two indices, instead of the linear cointegration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short-term adjustment to the equilibrium shows an asymmetric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price deviation from the equilibrium. Moreover, using a Granger causality test, we find a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between these two markets, indicat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 pairs trading rule, based on the estimated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model,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our results as it generate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eturn than a naive buy-and-hold trading rule.  相似文献   

15.
孟庆斌  荣晨 《统计研究》2014,31(6):25-32
本文将购房者、房产商与中央银行纳入统一的模型当中,对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建模,然后拓展了传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长短期分解技术,研究了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土地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率对房价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利率上升对房价具有长期的负向效应,短期内会加剧房价的波动;通胀预期在长期内促使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对房价会产生推动作用,短期内,通胀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快投资速度,房屋供给增加预期引起房价下降的冲击;人民币升值在长短期内均与房价上涨存在正向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和房地产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提高时,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地价格长期来看推动房价上涨,短期内对房价影响的传导较慢。  相似文献   

16.
Cointegration and Threshold Adjus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extension to the Engle–Granger testing strategy by permitting asymmetry in the adjustment toward equilibrium in two different ways. We demonstrate that our test has good power and size properties over the Engle–Granger test when there are asymmetric departures from equilibrium. We consider an application—namely, whether there exists cointegration among interest rates for instrument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This issue has been widely tested with mixed results. We argue that either cautious policy, or possibly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mplies that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exists but that adjustments from disequilibrium are asymmetric in nature. Empirical tests using U.S. yields confirm the asymmetric nature of error correction among interest rates of different maturities.  相似文献   

17.
袁靖  薛伟 《统计研究》2012,29(2):42-47
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和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联合建模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通货膨胀目标值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是扩张性和持续性的,对于所有到期期限都是持续上升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冲击的效应则是递减的,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斜率影响较显著;通货膨胀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曲度影响较显著。模型样本外预测大大优于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模型一方面有助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另一方面有助于央行制定前瞻有效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财政赤字可持续性检验往往采用线性协整技术来验证跨期预算约束是否成立,但这一检验方法是基于财政政策效应是线性效应理论之上的。在现实中,财政政策既具有凯恩斯效应也具有非凯恩斯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是非线性的,财政收支的调整过程也是非线性非对称的。用传统的线性协整技术难以描述财政赤字可持续性过程,本文分析探讨一种用于揭示非平稳时间序列非线性调整过程的模型——两机制门限协整模型,深入研究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统计量,并通过自助法(bootstrap)模拟计算其检验统计量临界值及P值。最后利用该模型,揭示了我国财政收支调整是非线性调整过程,并证实了我国财政赤字具有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规模不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