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霞 《社科纵横》2005,20(1):148-14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和最富有成效的时期之一。而《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在革命根据地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 ,对延安时期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起了宣传、解惑、动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加强党的领导、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应对复杂生存环境等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在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纪律规矩、规范加强"党内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认为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政治建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把党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组织强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准备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发扬延安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李庆欣任言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进驻延安,1947年3月10日撤离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工作了十年又两个半月。今年,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进驻延安60周年。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特有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国民性的精神之升华,是我们时代精神之显现,是一种具有强大活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生命哲学。延安精神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也是我们抑制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5,(10):30-3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即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求得民族解放和人民利益至上及对国家美好前途为核心价值。探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实践中,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党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成熟并卓有成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探寻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11):28-34
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新时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历史节点。从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文化战线"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建立的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的原则。文化自信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交往主体的品格,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9):118-122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日臻成熟的时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人才管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人才管理方法等问题,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管理思想。影响延安时期毛泽东人才管理思想成熟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10):34-3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也为我们党今天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主要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力加强党风建设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是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充满生机的时代和宽松、民主、开放的大环境是理论创新的客观条件;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创新队伍是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政党文化的视野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问题,着重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几个重要特点:价值观念的普世性、思想理论的创新性、组织的团结统一性和行为作风的模范性。中国共产党事业的成功是与其先进政党文化的成熟相同步的,是其先进文化对全社会进行文化引领并逐步获得认同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政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的新民歌运动,为当下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地方政府主导的陕北文化品牌建设,过分追求以"红色文艺"形象出位,割断了陕北民歌与传统的密切联系。从"非遗"视角出发,回归"原生态",唤醒民歌手对传统文化自觉,应是陕北民歌保护传承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12.
张国新 《创新》2012,6(5):16-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新理念、新精神风貌、强大的团结奋进力、强大的凝聚力、巨大的鼓舞力以及文化发展的科学方向。这种文化形态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厚根源和直接基础。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解读以及科学地理解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实践而形成的文化财富。红色文化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笔者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展开研究,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一些困惑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延安提出了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延安市各级政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仅就构建"幸福延安"中,延安市政府要承担起继续发展延安经济,做好做大"财富蛋糕";积极完善收入分配,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加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等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15.
邓小林 《社科纵横》2011,(11):114-117
“延安时期的冬学运动,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得非常好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是比较多样化而且丰富的,人民大众经此学习与理解,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其成功的经验,更是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在这个结合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延安整风运动,作为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在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 延安整风运动在思想上把全党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明确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态度,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任蕾 《社科纵横》2006,21(12):24-26
凯丰是我党宣传思想战线早期的—位重要人物。他从长征时期,就开始参与领导党的宣传工作。延安时期,他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化工作,在如何做好抗战时期的宣传工作,探讨抗战与民主、抗战与民众运动的关系,如何动员民众起来抗战等诸多方面,为党的宣传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汇聚延安的域外作家,为中国的国际形象认知拉开了书写"红色圣地"的序幕。国际视野中的延安形象,是在历史与社会所交织的文化语境中,被域外作家、记者的延安文本"合力"塑造的。革命的个人意识与较高的艺术创造力,使域外作家的延安叙述具有真实的在场感和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也是他们"延安书写"突出的共性特点。对中国民间所孕育的革命力量的"发现",在"人民性"的追索中呼唤与塑形"大众英雄",是域外作家延安书写的精神向度,也是其有别于本土作家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创作实践与本土作家的创作经验相辉映,将中外的延安镜像并置,在现实与文学的互文中,推进了延安文学的现代性与世界性。域外作家和本土作家一道参与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创造,将个人话语汇入中国新时代的话语,完成了其文化身份的"重述"。延安的世界认同,历经自我历史创构的艰难过程,突破了国际形象的限定,实现了中国现代历史生成的自证之路。  相似文献   

19.
孙景珊 《社科纵横》2011,(10):131-134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大发展时期,中共顺应政治发展潮流,实行民主政治,对陕甘宁边区民众进行政治社会化,从而获得和加强民众对其的政治认同感、政治向心力和政治凝聚力。在政治社会化中,中共首先在民众中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并推广和开展社会教育和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使理想、信念的教育深入人心;民众的民族意识、社会意识逐渐提高;新的社会风气悄然形成。这些都为中共在延安的执政以至其后在全国的执政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事实表明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密切相联系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 ,他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并努力用先进文化引导中国社会的前进。他有志于改造中国 ,在文化领域中 ,大力介绍西方思想 ,抵排专制 ,号召青年解放思想 ,对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真研究、比较东西方文化 ,开展反孔教和批判孔子思想的斗争 ;主张吸取西方近代文化 ,构建先进文化用以指导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他将鲜明的创新意识融入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中 ,在文化的科学取向、经济变革与文化变革、世界一体的文化整合、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可以说 ,鲜明的创新意识使李大钊在“五四”时期的社会变动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