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带补贴的Uzawa模型,对比分析给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和增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指出给农民直接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在均衡区间水平内上升;而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创造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均衡水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粮食直接补贴中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 为改革粮食间接补贴存在的问题,提高粮食补贴效率,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扭转近几年粮食生产下滑的态势,国家开始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试点工作.直接补贴就是把国家以粮食风险基金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粮食补贴资金,由原来补贴粮食流通环节(经营者)改为直接补贴粮食生产者(农民).  相似文献   

3.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金珊  徐越 《统计研究》2015,32(7):57-63
提高农民收入是施行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统计数据与实地调研,指出当前浙江省农业补贴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无效率。选取与水稻紧密相关的政策性补贴,通过数据包络分析从政府和农户角度计算补贴资金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效率。结果显示扶持水稻生产补贴资金的效率随投入的增加而降低。农户以亩均收入为产出的“投入-产出”模型的技术效率未因补贴的发放而发生显著差异。说明浙江省当前农业补贴资金并未达到应有的政策目标。由此,应从补贴基础、补贴类型、政策设计等多个方面优化农业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CLAD等多种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农业补贴、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农户获得的农业补贴金额的增加,农户的农业生产总值显著提高;农业补贴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区域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土地装备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影响了农业补贴效果的发挥;农地"三权分置"的影响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此外,农业资金等其他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转入以及适合大型农业机械耕作等土地条件对农户农业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3,(1):8-9
全国:2012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生产投入继续增加,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获得了好收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7.
叶天勇 《统计研究》1990,7(4):54-56
一、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成因(一)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比重和增幅不大,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之原有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脆弱。自然灾害一直是引发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一直受生产要素投入的制约。投入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增减能直接引起粮食生产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对生猪生产投入效率的分析有助于制订和优化生猪补贴政策,故应用C-D生产函数考察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的投入产出效率比较,采取主成分法克服生产函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散养生猪生产最优刺激是仔猪费用;规模化养殖最优刺激是固定资产投资;对两种不同规模的生产影响最大的都是死亡费用。鉴此,中国的生猪补贴政策应加大生猪保险和疫病防治,同时可实行饲料补贴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涉农补贴的资金总量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以来,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农业补贴资金落实力度,现已落实5.6亿元用于各项农业项目的补贴。用好用足这部分补贴资金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以及维护农村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6月份依托建立的农户问卷调查制度就甘肃省内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种植成本增加、农资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开展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落实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据对4000个农户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人均粮食直接补贴收入7.38元,据此推算全省农民共得到粮食直接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中数字经济上市公司的专利及财务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用贷款、行业准入制度四类产业政策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 政府补贴和行业准入制度对数字经济行业专利申请和专利发明的影响显著,税收优惠、信用贷款对数字 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不明显。对数字经济行业细分类别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行业准入制度依然是影响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较为显著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政府补贴对电信传媒和软件信息行业专利申请和发明的影响更为显著,行业准入制度对软件信息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政府补贴和信用贷款均能通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行业准入制度和税收优惠均能通过提高企业利润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本文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 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以陕西省志丹县退耕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对影响退耕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退耕农户整体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可通过增加播种面积和农药化肥投入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微观因素进行测算,可以发现,户主受教育年限、耕地细碎化、人均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会给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带来明显的正效应;农户干部身份、外出务工、贷款行为和人均耕地面积则会在不同程度上恶化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孙翊  王铮 《统计研究》2010,27(10):56-62
 通过构建一个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多区域支付政策模型及模拟系统来进行相关政策模拟。该模型基于多区域经济学理论,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与方法,数据上采用8区域8部门的社会核算矩阵。模型考虑了人口分组与流动,资本流动和区域均衡机制等,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并可通过区域变量可以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该模型针对3种中国区域支付政策方案(单区域和多区域)进行了模拟。模拟发现:当地方政府增加对本地居民的支付后城市居民的终生累积效用会得到增长,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下降,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增长;当地城镇就业岗位会得到增加,但是农村就业会有所减少;同时中央政府源于该区域的财政收入会增长,而地方政府收入由于转移支出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靳卫东 《统计研究》2014,31(12):61-68
“新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其成效评价应该是重点考察它的财政投入效应。利用FRDD方法,对2006年“新机制”改革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数量上,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均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财政资源配置结构上,西部农村落后地区获得了更多转移支付,而中等收入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财政中立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管理制度上,“新机制”改革没能有效提高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降低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量模型的西部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西部农业投入产出的指标体系和建立西部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计量模型,研究了西部农业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和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业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对农业价值量产出贡献度基本一致,西部农业人力投入对农业实物量产出贡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陈晓华  刘慧 《统计研究》2015,32(10):47-55
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是减少我国资源错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手段,当前外需疲软和生产技术升级诉求会对劳动力价格扭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在构建劳动力价格扭曲新型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从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双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首先外需疲软有助于缓解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而技术革新则会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二者合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互抵消关系,因而在当前外需疲软背景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其次我国补贴政策的效果有悖政府补贴的初衷,表现出一定的“补贴悖论”,应重新审视和优化中高技术企业的补贴机制,发掘补贴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正向功能;最后融资约束和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对多数企业劳动力价格扭曲表现出一定的“中性”和“不敏感”特征,规模经济则会显著加剧内资制造业劳动力价格扭曲。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ince it is well-known that it is inevitable to avoid the risks and changes in personal earnings, the types of annuities, life annuities, life insurance and their payment types are important for individuals, customer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is study the types of annuities, life annuities and life insurance are discussed and some original payment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considering both the annuity-due and annuity-immediate situations in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case of payments. These suggested payment model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have brought innovation to th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being original.  相似文献   

18.
于建勋 《统计研究》2012,29(10):85-89
WTO规则禁止给予企业出口补贴。在这一背景下,关于生产补贴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的研究,正成为贸易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文章从生产补贴能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和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企业数据使用logit和线性模型分析生产补贴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生产补贴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有着促进作用,对于企业出口规模的提高也有着促进作用,在控制了行业、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变量后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9.
焦翠红  陈钰芬 《统计研究》2018,35(12):80-91
R&D补贴一方面可以弥补研发活动外部性所产生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容易诱发寻租行为而削弱补贴效率,关于R&D补贴能否促进TFP提升尚未达成一致。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互动视角着手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演绎R&D补贴机制。研究发现,当R&D补贴强度高于某阈值后,容易诱使企业在创新策略选择中发送虚假信号,降低政府R&D补贴效率。进而利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检验不同强度R&D补贴对TFP的异质性影响,并探析寻租在R&D补贴与TFP之间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R&D补贴总体上对TFP具有负向影响,且补贴强度越高,负向作用越强;寻租是高额度R&D补贴抑制TFP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据此,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对不同创新类型企业的补贴额度,防止长期高强度补贴引发寻租活动,确保企业所获取补贴与其实际需求相一致,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式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