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晖 《统计教育》2006,(1):60-62
县级生产总值即县级GDP下算一级是我国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级统计部门一项创新型工作,本文通过对县级GDP核算所需基础资料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对策研究。符合统计改革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鲍文前 《统计研究》2003,20(1):64-1
财政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收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则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也是评价财政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 ,我国对财政收入的统计分析主要基于预算收入法及其以其为基础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但是 ,就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 ,仅仅依靠这种统计分析方法 ,不仅有失偏妥 ,也给各级财政工作带来了被动。这就需要在建立政府财政收入统计方法的基础上 ,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政府财政收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要对现行财政收入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首要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核算与政府统计改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萍 《统计研究》2002,19(8):28-31
 今年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50周年。50年来最令人瞩目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统计工作发生的巨大变化。20多年来,中国政府统计最重要、最根本的统计实践就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统计工作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统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统计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又推动了统计改革的深化与完善。回顾20多年来统计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统计工作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核算制度问题,政府统计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核算制度、核算范围、核算内容与核算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发展相对应,统计理论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核算理论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统计学界对统计科学的最大贡献,是引入并论证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论证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应用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彭刚  朱莉 《统计研究》2016,(10):21-30
合理核算土地财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我国学术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基于IMF政府财政统计的国际标准,全方位地从流量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有关流量,这对土地财政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土地财政在我国有其特殊性,实际核算中不能完全套用国际标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基于其本质原因及所关注焦点来确定其具体范围.在所界定土地交易净收入和税费收入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核算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应对之策.最后结合已有数据估算了2005-2013年我国土地财政的省际规模,以期为后续经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国务院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这只是一个新的开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的核算体系,充分发挥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作用,任重而道远。一、核算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国民经济核算在整个统计改革中处于统领地位。一般意义上讲,统计指标体系决定了统计调查方法,统计的调查方法又决定了统计工作管理体制。因此,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统计工作改革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企业统计是政府统计的源头和基础,两者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决定了一方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并决定另一方的改革方向。本文试图从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来讨论一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方向。一、政府统计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目前我国政府统计系统的改革目标已基本明朗,这就是“争取到本世纪末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统计体系”。具体说,这一新统计体系至少要达到以下七个目标:一是从统计职能上看,就是要把统计部门真正建设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和国民经济核算的…  相似文献   

7.
王静 《统计教育》2009,(12):12-15,23
国际上对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核算的微观规范遵循《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宏观规范遵循《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2001年)》。尽管核算内容相同,但两者在目的、主体、范围、方法及具体指标等方面均有差异。前者构成了后者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本文试比较两者在政府部门资产负债核算上的异同,为实现两者的转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政府成本会计改革为切入点,从成本核算目标、核算原则及核算程序等角度分析了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核算的思路,同时指出了目前进行统计工作成本核算尚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政府统计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皓 《统计研究》2006,23(11):57-6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统计已经进行了不少改革,成绩卓著,其中最突出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抽样调查的广泛应用。现在提出政府统计工作还需要来一场深刻革命式的改革,这表明中国的政府统计正进入更为深入的改革。政府统计的深入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在参加政府统计改革的讨论中,深感至今仍有一些基本的思想观念问题需要作深入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与政府统计改革相关的思想观念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几个主要问题共同讨论。一、对政府统计职能的认识政府统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这涉及政府统计应该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主体,以国际收支统计(BOP)、货币与金融统计(MFS)和政府财政统计(GFS)为补充的四大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我国宏观济发展脉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发展,抽样调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统计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我国政府抽样调查的发展史进行了详细地回顾和总结,从体制方面和技术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现行抽样调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纤维丛理论与金融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从纤维丛所表示的统计空间、会计空间二者的综合性与细致性的角度对金融交易数据的传统统计方法、会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多维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宗樾等 《统计研究》2020,37(10):79-89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居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巨大,因而也可能具有减贫作用。本文首次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然而,与预期不同,本文的初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了贫困发生的概率,也加深了多维贫困的程度,且影响逐年增大。不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数字金融发展给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带来便利以及机会,挤占了未能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原先所可能获得的资源,这种数字鸿沟使得位于贫困线附近和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由于数字金融的发展而愈加贫困。观察背后机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主要导致了面临数字劣势的贫困居民失业概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尤其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而言,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引导其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夏滨生 《统计研究》2008,25(5):9-18
本文从分析统计的本质属性出发,根据统计广泛性特点,归纳广义统计和狭义统计的概念,建立“统计概念总系”,力求能够包罗统计万象,体现统计全貌,使统计这一事物有一个总纲纪,为人们全面认识统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中重点对政府统计纵向构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解开人们在传统认识上的挽扣儿,这是正确理解政府统计构成的关键认识点,由此方能建立起统计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冯蕾  周晶 《统计研究》2013,30(6):78-84
目前,政府统计数据评估已经从方法研究上升至方法实践。针对现有评估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在系统介绍政府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原理和代表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提、优势和局限性。文中提出应根据统计数据的特性,结合评估目的进行方法选择,尽量满足方法的使用前提,可以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并用,并强调审慎对待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统计教育研究热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颖 《统计教育》2010,(11):45-48,15
本文对美国《统计教育杂志》(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近十年(2000-2009)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美国统计教育研究在"统计教育理论探索"、"新手段在统计教育中的应用"、"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大领域发表论文相对较多,占全部论文的81.9%。本文对此三大热点问题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旨在把握美国统计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使其对我国的统计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东 《统计研究》2001,18(4):16-19
 台湾统计学者谢邦昌教授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任何领域都有其上中下游,统计也不例外。但统计的上游中,一些功力高强的学者不见得愿意帮助中下游解决问题,而中下游又感觉上游遥不可及,不敢把问题高告诉上游,觉得上游的理论太过高深。于是统计的上中下游出现了断层,影响了统计的发展(参见《统计的出世观与入世观》,《中国统计》1999年第二期)。对此我深有同感。这里先对统计做一个层次划分,然后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统计研究中的学科定位和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集中介绍了多位顶尖统计学家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涉及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需求,统计设计,统计学理论框架的重构,统计学利用大数据在基因学、天文学、宇宙学、流行病学、经济金融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a tremendous need in our technological society to train statisticians for all sectors of educatio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Because statistical training has largely been restricted to graduate schools, the profession is losing many good students to other fields of study. Members of the statistics community are encouraged to reach out to high-school student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statistics as a scientific field of study and as a professional career. The ASA Council of Chapters has recently completed a slide presentation entitled “Statistical Science: The Profession,” which was professionally developed to aid this endeavor. In addition, high-school teachers, high-school counselors, and professors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are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audiences for hearing this message and for broadening general public awareness of what our profession has to offer.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会议是国际统计界的盛会,集中反映全球官方统计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本文对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50届会议最主要的若干问题,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数据和指标、官方统计基本原则、国家质量保证框架、官方统计使用大数据、国民账户体系、统计用途商业登记册、价格统计、住户调查、国际比较方案等领域的新发展进行了概述,从4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官方统计的新发展对中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