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教学相长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教学相长,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相激励、相辅相成,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一原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来的。现在,我国教育界虽然从理论上对这一原则是肯定的,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强调不多。笔者认为,为了培养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等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学相长原则是十分必要的。_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原则的是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专门论述大学教育的文章《学记》,门D它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放…  相似文献   

2.
《学记》是《礼记》中有关教育的一篇专论,它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揭示了教与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著名论断。《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3.
<正> 有些人认为,当一个语文教师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备课,讲课,批改作文,那有什么意思?而我则以为,能使我乐此不疲,孜孜以求的,却正是那种极其平凡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下面就让我以二十六年的实践体会来谈谈自己的乐趣。一、备课使我不断充实。中国古代有一篇谈教育的文章《学记》,其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话,意思是强调在学和教一对矛盾中,怎样处理好吸收与运用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而这对矛盾的两个侧面,通过教师的备课,都能够  相似文献   

4.
教然后知困,知困才能自强,而要真正能够做到自强,自我反思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反思,教师才能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提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教师反思中困惑的剖析,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立本、教育有方和学习有法三个方面阐释了《礼记》的教育思想。教育立本主要论证了教育的三大意义 ,即教然后知困 ,玉不琢、不成器和教化如同春风化雨 ;教育有方主要论证了教育的两大方法 ,即身教重于言教和因材施教 ;学习有法主要阐述了学习的两大方法 ,即实践出真知和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有一种由表己身的代词“自”带动词构成的结构形式.“自”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通过动词产生影响,而这种行为的影响又反过来达于己身,即“其行之出乎己仍反乎己”.如:《史记·田儋传》:“诸侯皆反秦自立.”“自立”意为“自己立自己为王”.《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反”,意为“自己反问自己”.我们不妨借用一个目前十分流行的术语,将这种结构命之曰“自V式反馈结构”(以下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自出仕而后几十年,屡遭折困,几陷大难。然而,读他的散文,特别是读他被贬谪黄州以后所写的属于小品范畴的散文,更知他虽身在各种险逆困窘的环境中,却能淡然处之。他的文章,看似平平淡淡,却无不写尽真实情态,天然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写险境者如《书舟中作序...  相似文献   

8.
全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和我国现实赋予高校的重大历史使命,不仅涉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的发展和命运。“三困”学生将来同样是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而“三困”学生问题长期以来是困扰学生、家长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因此,做好“三困”学生工作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切实落实各种助困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6):5-5
有一种鸟,它能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把那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鸟,它能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把那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相似文献   

11.
廉洁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亦是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医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有利于树立群体职业道德良知,弘扬社会尊医重卫风尚,构建国家惩防腐败体系。为破解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中角色模糊与理念偏倚的主体之困、精神迷茫与价值偏离的客体之困、内容枯燥与方式僵化的介体之困、机制分离与环境薄弱的环体之困,应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建强廉洁文化教育队伍;培育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机制,营造教育氛围,优化廉洁奉公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陷入了外语之困,这有其制度根源。中国现行的外语教育制度有许多弊端,尽管在适应当时形势方面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现在遇到了许多现实的挑战。要从根本上解除中国人的外语之困,改革我们的外语教育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兵。”这就是战国策士运用纵横捭阖的策略和论辩艺术,游说天下诸侯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论辩为何具有如此神奇魅力?本文以《蔡泽说范雎功成身退》和《鲁仲连义不帝秦》两文为例,以点代面来看《战国策》所表现出来的敷陈扬厉、危言耸听、雄辩博论等的论辩艺术特点。 一、雄谈博辩,敷陈扬厉 雄谈博辩,敷陈扬厉是纵横家贯用之手法,往往能“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不仅肆意夸大、旁证博取,而且考虑面面俱到,博引史事,引古证今,以古例今,“知今宜鉴古”。引述史事无疑是再现过去鲜活…  相似文献   

14.
长善与救失     
《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即“长善救失”。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知行观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主张行是知的源泉和基础,是知的发展动力,是检验知的正确与否的标准,并主张通过行而求得知,然后用知指导行。在知与行的难易关系对比中,孙中山主张知难行易,且知行过程中的难易具有相对性。孙中山的知行观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具有明显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比较教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变奏。19世纪上半叶,由于政治的需要与比较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使比较教育学得到了迅速发展;19世纪后半期,比较教育学面临外忧内困的局面,既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质疑又遭遇学科身份危机;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教育学必须给自己合理地定位,从而既能在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存在的理由,又能在学科发展中获得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高师“三困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群体,如何更好的发挥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真正成功帮扶并转化“三困生”是学生工作的难点,根据新时期“三困生”群体的心理特点,高校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三困生”成长档案,完善全员育人的帮扶体系,分类开展帮扶活动以及建立家校联动帮扶机制,成功转化并促进“三困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社区》2013,(13):59-59
困了揉揉中指 工作中有时难免犯困,但又不便休息,此时可揉揉中指或眉间,就能驱赶睡意。  相似文献   

19.
作为龙场悟道以后提出的首个重要命题,“知行合一”贯穿于王阳明中晚年思想。在他看来,“知”从根本上来说是指直接发自本心的痛切感受、本然好恶,即“本心之知”。知行合一有三层含义:本来合一、能够合一,应该合一。这一命题旨在纠正朱子对本心之知作用的忽视,强调它具有直接性和充足性,提醒人们将它的直接性和充足性具体实现出来。知行合一的表述形式并不完美,因为“知”既可表示本心之知,也可表示知识或知觉,以至于容易混淆;而“合一”的逻辑前提是分离,因而这个命题本身就潜藏着否定知行一体的因素。王阳明之所以仍采取这一形式,是为了提醒人们重建知与行,进而重建我与万物的原初关联,让人意识到知原本就是能导出行的痛切之知。  相似文献   

20.
笪重光(1623-1692年),江苏句容人,字在辛,号江上外交,是明未治知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曾做京官,后国卷入弹动大学上规球事件,被连丢官,囵乡隐居茅山,晚年学道,’咱称郁闷扫叶城人。又自名好光。在欣赏山林。兴会条路的困速自治利包田光吟诗作画并着书上说。一席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