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张延君 《东岳论丛》2005,26(4):112-115
以凯普兰(Kaplan)理论为基础的传统的西方对比修辞研究认为,语言与写作是文化现象,受文化影响的思维与语篇交际模式对二语写作有着干扰作用,传统的对比修辞研究注重的是对写作成果的对比分析,过于强调二语写作的修辞准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对比修辞学的研究兴趣与重点有了很大变化,更注重写作过程的研究,并将认知与社会文化因素纳入写作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形成了新的对比修辞研究视角。本文拟在新的对比修辞理论框架下,从跨文化视角诠释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术写作中的修辞风格及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剖析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简析了文化、亚文化以及文化的相遇,纵览了当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历史.文章以中国和新西兰为例,揭示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局限性,但也肯定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机构采纳基于平等和互敬的跨文化主义远比只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中所罗列的跨文化知识要点和交际模式重要.  相似文献   

3.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但目前的成果仅限于对具同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交际的语境进行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却鲜有论及。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英语专业,文科和理工科本科生在跨文化交际愿意度的差异,试图找出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如兴趣、内部动机)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意愿度——这一跨文化交际特征。本研究为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力求进一步完善跨文化交际理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双方文化共享性弱 ,文化差异的程度不同和无意识的先入为主等特征 ,在跨文化交际中 ,误解、矛盾与冲突频频发生 ,因此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 ,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归因是消除误解、解决矛盾与冲突 ,从而达到交际成功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归因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正确归因的指导和借鉴。一、归因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一 )归因的定义心理学家海德 (FritzHeider)在1 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归因理论 (Attribu tionTheory)。…  相似文献   

6.
修辞理论应立足于动态的话语交际活动而构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控效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最具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修辞学是语言运用领域一门具有鲜明目的趋向性的话语控效科学,修辞性是话语活动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 ,跨文化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亲身体验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交际策略和手段 ,探讨了非语言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学滥觞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理论经过60-70年代局部、零散的研究以及80-90年代的拓展与整合,现已具备较高的系统性,出现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经典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首先针对的是最为根本、尖锐的文化差异问题,然后延伸到调整、能力、价值、身份与意义等方面。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范式一直主导着跨文化交际研究。最近,学者们开始对欧洲范式的偏见与缺憾进行反思,提出非洲中心观与亚洲中心观,范式问题已经被提上研究议程。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核心议题的形成、扩展、深化和整合为线索,全面检视该学科理论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符号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和文化传递的载体入手,着重阐述语言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受文化认知和语用推理原则的影响,从而影响交际的效率。这是因为人们的文化认知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值所致。此外也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Grice的合作原则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趋向又呼唤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提高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需要厘清跨文化交际失败与跨文化交际失误之别,并从语言、文化、语境等维度对跨文化交际失误进行交际者语用归因,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有效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读者反应的视角探讨了委婉语在跨文化翻译中意义流失的补偿问题。委婉语是折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的差异常常造成翻译中委婉意义的流失。借助读者反应论,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使译入语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与源语读者相近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艳芳 《学术探索》2012,(2):146-149
作为跨文化旅游中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旅游文化翻译本质上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本文依据生态翻译学的奠基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探析在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如何在多维动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作出"自然"优化选择,以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照应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Ariel的可及性理论可全面地对照应进行诠释。在语篇中,代词的使用与礼貌现象有蓍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礼貌理论汗牛充栋,而其中以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理论因为其跨文化视野,具有更广泛的阐释力。因此将以代词视角的选择和心理空间理论为出发点,利用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理论对汉语中的代词照应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校英语教学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可以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的英译水平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纠正目前公示语英译中语用失误的根本方法,应该是根据Thom as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理论,严格遵循语用等效原则,使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以实现公示语英译的语用规范。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料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旅游资料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跨文化旅游资料翻译方法及策略地探讨,提出翻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运用跨文化意识,从而对旅游资料进行有效翻译,更好地弥补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它具有普遍性,为人类所共有。同时礼貌的具体内容和制约礼貌行为的规则存在着跨文化差异。作为礼貌理论之一的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情境中自然就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者的文化偏见是影响跨文化管理研究进步的巨大障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着手。研究者首先应清醒地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允许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通过充分获取与研究范畴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克服认识上的文化偏见;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严格遵循等价原则,把因文化偏见产生的、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化差异现象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从而提高跨文化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这对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功能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托,佐以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宿州市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为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达到规范新汴河风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与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正确使用和确切翻译习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增进英汉交流和沟通。在文化背景方面,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先点后面的思想,探索英语习语的翻译标准及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从而完善习语翻译的研究,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