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艺美学认为,“审美物象是艺术形象的形式,审美意象则是艺术形象的内容。艺术形象就是表现、传达了审美意象的审美物象;就是物化、固定于审美物象的审美意象。”①深入释读和仔细研究鲁迅的小说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其艺术构制均具有审美意象跨文本互补、对接的特征:即两个(或多个)不同小说文本之间,其不同审美物象所承载的审美意象,跨越了文本的限定,具有着前后互补和相互渗透的艺术现象(有人称之为“互文现象”)。概括而言,这一艺术现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文本中,具体表现在主体形象悲剧命运的跨文本互补、生活内容与生存境况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具特色的神话整理者,他用神话题材创作小说,与其小说史研究的学术活动有关。《补天》典型地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神话的复原和重建。《补天》表达的人以快乐为最高目标,快乐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思想内容,对我们仍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绘画精神对鲁迅小说的影响和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和绘画作为艺术,有着共同的审美认识规律。鲁迅一生都与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西方绘画艺术尽管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鲁迅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恰当的运用。乡土小说以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我们民族生活的风俗画面和田园风景画面,色调在文本中有精到、准确地把握;“画眼睛”、白描和速写式的勾勒等手法,成功地运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绘画精神之于鲁迅具有适应性,鲁迅对绘画精细的汲取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中多次出现圆圈意象,同时,《狂人日记》、《故乡》、《在酒楼上》等小说中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循环结构,对这些圆圈意象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鲁迅内心深处的时间观和对当时民众心目中的“革命”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论鲁迅小说的非常规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是一部"语言的艺术作品"。作为语言艺术大师,鲁迅非常重视修辞,非常善于修辞。他的小说内蕴着伟大的精神、广播的知识和真知灼见,同时又体现了高超的修辞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主要体现在:丰富独创的辞格运用;古朴凝练的短句艺术;多彩精湛的语言变异艺术。  相似文献   

6.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3,24(6):93-97
"荒原"意象是鲁迅小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艺术现象。这一现象表现着鲁迅的文化心态,即鲁迅在理性上倾向于新文化的价值立场,而在心理深处对传统文化仍然有着一定的价值认同。以往的鲁迅研究认为"荒原"意象来自鲁迅作为新文化的觉醒者面对传统文化的包围所形成的孤独感,本文认为不仅如此,"荒原"意象还来自于鲁迅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失落的痛惜感以及鲁迅对于新、旧文化价值选择的独特认识。这种心态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刻性与独到性。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擅长运用大黑大白的色彩铺张手法,营造一个阴森、冰冷的充满悲伤的世界。同时运用红色点染的艺术手法,或增加恐怖色彩,或用以表达希望。只有关注其色彩艺术才能解读完整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包含有众多的颜色词语 ,这些词语构成了规模颇大的形象色彩义类聚 :颜色词语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在鲁迅的小说文本中共有三种途径获得 :一是由颜色语素与其它语素共同构成复音节的颜色词语 ;二是借助特定的语境 ;三是利用颜色词语的对比和铺排构成作品基本色调。鲁迅小说对文本中颜色词语的运用 ,反映了鲁迅小说的创作性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省略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必不可少。本文结合着对叙事时间省略的分析,以鲁迅小说为例,对省略的几种形式进行阐释,并简要分析了其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言语反讽是构成鲁迅小说深刻思想意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技巧的运用,使小说摆脱了语言实指意义的束缚,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入到语义之外更广阔的领悟空间。从小说文本叙述语言的反讽、人物自我语言的反讽、人物对话语言的反讽三个角度论述了反讽艺术给鲁迅小说带来的文本内涵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鲁迅、高晓声对农民心路探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和高晓声是中国新学史上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他们都深切地关注农民的命运,揭示农村的苦痛和悲哀,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同样的题材选择、共同的关注对象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延续了农民所特有的精神特质,但同时他们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题的深刻和思想内容的巨大包涵力,而时代氛围、个人气质、人生经历以及学素养的不同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鲁迅早期曾在日本思索中国文学问题,日本文学作为一种氛围、一种场地背景引起过他的关注.在其文学生涯中,厨川白村、芥川龙之介、菊池宽和有岛武郎等人的观念曾激起他的共鸣,支持了他对于文学同现实、历史、未来以及创作主体等关系的思考.然而,他与日本文学之间不是简单的"被影响"关系,而是跨文化语境中的潜对话.日本文学在鲁迅那里作为一种知识已失去了原有的语法地位,转化成了新的言语单位,参与鲁迅的话语活动,承载着新的结构性使命,佐证、强化或推动了鲁迅的某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寇国庆 《江淮论坛》2009,(1):189-192
在鲁迅、余华的小说中,“看客”这种病态人格形象多有呈现,作者批判了专制社会政治压抑所造成的个体精神的蒙昧与麻木。“看客”,在某种程度上正体现个体人格的残缺与怯懦。他们的小说中的“看客”折射了“五四”一代与“四五”一代的不同的精神困境。“看客”形象所表征出来的时代精神困境深刻地预示着:对于信仰,应以批判理性加以审视,才能使启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质疑鲁迅思想与近现代人类“民主———自由”文化有着逻辑矛盾的观点,力图探寻鲁迅思想内在的、统一的逻辑构架。在社会历史观的角度上,青年鲁迅已经越过人类文化演进的表象而直取其背后的生命自由意志与“自由—独立”精神;作为一个决意投身文艺的人,鲁迅重视人的精神觉醒、精神创造力量的思路是一种回归其生命本根的思路;而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而言,鲁迅瞩目人之自由意志、“自由—独立”精神的觉醒的思路关注的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远远没有得到正视的重大问题,看取的是一个民族不断通向新的历史文化进程,包括通向“自由———民主”文化历程的生命本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目前中国文学生产体制中的“概念驱逐感受”和文学感受的“碎片化”两种倾向及其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概念驱逐感受与文学感受的“碎片化”共同导致了传媒产业化背景下审美精神的缺失和心灵的危机,从而构成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大困境。据此,作者提出了“去碎片化”以建构新世纪文学感受的任务,其中包括回归文学感受的精神性和价值关切,恢复对现实人生的关切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诗歌两种文体的严格界限 ,使二者之间能够进行对话和交流。他的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同时 ,象征手法的运用 ,又使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他的小说呈现崇高、深沉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鲁迅以言辞犀利、敢言人之不能言而著称,但在言其所欲言之外,鲁迅还有意识地借助"隐"来传达某些诉求,这里的"隐"是"说"与"不说"的结合体,是"言"而"不言"。鲁迅的"言"与"隐",互相解说,互相映衬,极大地拓展了文章的表意空间,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几乎处于同一时代,而又同源于桑女受辱的母题,《列女传》和《陌上桑》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情节架构,塑造了风采殊异的桑女形象。《列女传》道德层面的诉求使其在塑造桑女形象时,突出了桑女受辱的悲剧性因素。《陌上桑》则是由于传统的影响、时代的变迁、民间的立场使其塑造出一个民间虚构想象中的桑女形象和民间所乐于接受的喜剧式的故事结尾。与此同时,在汉代移风易俗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汉代普遍重视和强调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主流话语的影响下,二者又表现出共同的道德伦理诉求。因此,同时而异质的桑女形象又有着共同的道德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作家李佩甫的乡土小说以"绵羊地"的审美意境营造而闻名,里边的百姓一族是作为其国民性批判和探索主题的主要对象而出现的.他们身上所积淀的这块土地上的一种"有气无骨"的精神气质,成了这块土地上的"绵羊"族.因而这也造成了他们自身生存的严重缺陷状态,并不断地强化着自身的苦难命运.  相似文献   

20.
尽管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鲁迅自身的传统文化批判者形象所遮蔽,但这一研究在1949年之前就已开始并从鲁迅与思想传统、学术传统、审美传统等多方面展开。它因自身的开创性与深刻认识而构成一个明显而重要的阶段,对后来的这一研究具有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因而对这一阶段研究的时代环境、研究主体及具体研究的系统回顾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这一阶段的研究状态,而且为这一研究的继续与深入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