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在传统政治哲学和历史学研究中,马基雅维利已经被固化思维定为权谋和诡计的代表。然而,将马基雅维利还原到他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著作中体现出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社会腐朽现实的痛斥。马基雅维利的法治观点与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马基雅维利学说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理论也颇有贡献。因此,对于马基雅维利及其理论,必须用多重视角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近乎公正的历史评论。  相似文献   

2.
宋洪兵 《文史哲》2023,(5):20-36+165
马基雅维利与先秦法家诸子,都以“政治家”立场提出各种应对政治生活复杂情况的谏言,公开了人类政治的非道德特质,从而陷入双重困境:伦理困境以及自我实现困境。中国学者对法家的研究,缺乏西方学界对马基雅维利研究那样的理论深度。借助西方学界马基雅维利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法家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方法与理论借鉴。马基雅维利与法家诸子的历史命运,给后世同情理解他们学说的“学者”带来困扰,同时也带来一种角色转换的契机。“学者”立场的法家政治思维,侧重思考政治的本质并寻求法家遗产的积极功能,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法家研究的角色转换,意味着将法家学说阐述的道理视为人类政治的固有特性,在深刻洞察人类政治本质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基雅维利著述的动机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马基雅维利著述是为了向现任的或未来的君主提供咨询,希望他们将祖国从遭受外族侵害和内部纷争的境地中解救出来;还有学者认为马基雅维利的目的在于传授邪恶.笔者根据马基雅维利在“统治的建立与发展”、“宗教”、“命运”和“新型君主”这些话题上展开的讨论渐次地进入其中观察、讲评,认为他的目的是引入他为世人制定的新的方式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君主论》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了世界,也重新发现了人,并带来了政治学的复兴。从马基雅维利开始,政治学研究开始恢复古希腊政治学的理性思考,进入了以人的经验为指导的新时期。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开创了通过历史和现实中的政治经验来研究政治本质的方法,并第一次将权力、国家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概念,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乃至后世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依次经历了先秦功利主义,德性功利主义和近代功利主义。德性功利主义近代转型的显著特征是构建新道德体系的尝试。然而,功利主义并未由此成为可普遍化的伦理原则。因此,德性功利主义的转型或功利主义学说的构建仍是我们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6.
乔欣欣 《理论界》2013,(2):51-53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思想家,其非道德的政治观历来饱受争议。从义务论的角度出发来接近这位思想家,通过对其"德性"概念的分析以及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辨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马基雅维利,也是更加完整和丰富的马基雅维利。  相似文献   

7.
柯联民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51-155,158
处在十六世纪历史拐点的欧洲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和让·博丹,在各自阐述其经典理论中,都表现出理想追求与现实选择的矛盾和迷茫。而两者始终坚持法权对之于国家权力的优先地位,无疑受着源自古代的自然法理论的影响。马基雅维里和博丹对人性、国家与法的关系思考,开启了讨论近代国家理论的道路,闪烁着思想萌发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作用于公共领域,宗教已成为私人信仰问题。然而,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则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图景,其中有一种将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路向,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从历史的线索来看,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有一条渐进的基督教政治化理解的思路:马基雅维利深刻领悟了宗教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并从罗马社会汲取思想资源来加以解决;霍布斯和洛克分别对《旧约》和《新约》进行了政治化的解读,以使《圣经》思想符合并服务于现代政治哲学;卢梭最终提出"公民宗教"的概念,汇集了之前各个线索,显示出宗教对于政治社会的全面价值。这些思想揭示了近现代西方社会中基督教的政治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西方社会中政治与宗教、政治稳定与价值形态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尔都塞后期文本重点从马基雅维利入手寻找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前提",其认为"政治难题"是解读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重心,阐述了关联质料与形式的"政治难题"的创制方法,并从文本干预、政治理论干预两方面入手,阐发创制的"政治难题"对国家持久这一目的性的规定,以及对分别作为质料和形式的主体——人民和君主的同一,体现出对激进革命的建构和期待。这并非无主体性的解读,而是对其逻辑再建构的尝试,实际上可以观照阿尔都塞自身的思想理路和现实实践,但根本上仍存在缺少历史维度和完善的唯物辩证法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具有多维性和矛盾性,这种特性集中体现在他既为君主提供统治之术又为后世探索共和之途.善与恶,尘世与天国,德行与法治,强权与制衡,诸多看似矛盾重重的观点与背道而驰的政见实为马基雅维利双重面相的特定展现.这既是他对如何维护国家自由与公民自由这一双重价值的吊诡回应,也是他高超政治技艺与博大公共情怀的真实写照.用历史的眼光回到原著去探究这种矛盾与虚实,有利于在把握其思想脉络及运用之道的基础上解开“马基雅维利之谜”,谜底的揭示不乏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是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政治学说,其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关于统治的权力和统治技巧的研究。但直到19世纪中期,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才形成比较明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成为与民主主义相对应的重要政治学说。通常把这一时期的精英主义称为"早期精英主义"。新的精英选拔机制促使早期精英主义的产生。这种政治学说的出现也正预示着一个精英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关于国家和君权的学说切断了国家、君权与上帝的联系 ,推进了国家学说 ;其政治学说 ,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的束缚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休谟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伦理学方面的思想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且在近代欧洲伦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和介绍休谟伦理学中的关于道德评价方面的学说。  相似文献   

14.
对道德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目的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和中国伦理学史上,都存在着超功利主义的道德学说和功利主义的道德学说。超功利主义学说因为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义务性而缺乏现实的普遍意义;而功利主义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功利性,也存在着道德行为的彻底性问题。在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时期,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的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知识史上利益概念的源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概念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基础概念。从马基雅维利到边沁三百多年间,利益概念在两条基本线索上承担着启蒙作用。在人性论上,它意味着特定外部条件下具体个人的各种欲望的相互制衡;在方法论上,它所提倡的现实主义使政治学脱离了道德学说。斯密的效用概念和边沁的功利概念分别在外在和内在可能性方面,削弱了利益概念在人性和方法上的基础性作用。追溯利益概念在西方知识史上的基础作用,有利于摆脱唯理论的影响,恢复利益概念在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日思想史书写中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已与“马基雅维里主义”相剥离。由于深受行为主义知识和思想背景的影响 ,在“马基雅维里主义”日益被边缘化的过程中 ,对马基雅维里政治道德观局限性内在逻辑的分析却成了思想史书写的遗漏  相似文献   

17.
功利主义的张扬与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是欧洲思想发展史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支柱 ,代表了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方向 ,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 ,特别是英美 ,功利主义在道德、经济和政治领域得以全面张扬。今天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人们追求功利和利益的意识日益增强 ,功利主义在诸多方面得到张扬 ,如何科学认识和批判这一现实 ,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庸俗地理解为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 ,这是功利主义在生产生活中的最初萌芽。但功利主…  相似文献   

18.
徐曼 《学术论坛》2007,30(12):162-166
刘师培是中国近代有影响的伦理学家,他借鉴西方伦理学说,整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伦理学基本问题及个人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一系列范畴,形成了以西方伦理学观念和方法整理评断中国传统伦理学说、吸收西方伦理学原理来完善中国伦理学、以传统的体用方法和现代的知先行后来代替社会有机体论等学术特点,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作了宝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年来美德伦理学发展迅猛,似乎成为一个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互竞的伦理学流派.但"什么是美德伦理学?"仍然是一个未决的问题.纳斯鲍姆认为美德伦理学就是包含了美德学说的伦理学.沃森对美德伦理学的解释强调了美德概念的首要性以及伦理学理论基本概念的唯一性.麦卡尼尔承认美德概念解释上的首要性,否定基本概念的唯一性.对美德伦理学的这三种解释存在某些问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道德文明在近代既为社会变革提供着基本的精神动力,却必须作为批判的对象加以否定和超越,在这一困境中,近代以来道德学说呈现为不同的三种知识形态,即道德的社会批判学说、道德本体论学说和建构现代伦理学的尝试。在现代伦理学应当是对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的理论表达、应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哲学抽象和应当具有现代的知识形态的意义上,中国的现代伦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