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娟  苏涛  杨轶 《理论界》2004,(4):239-240
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以及货币政策扩张无力的原因分析,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扭曲是制约货币政策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其中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和银行改革滞后又是发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堵塞和扭曲的重要原因,所以说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强化货币政策效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3):139-146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作用受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以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这一理论所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价值、收入与现金流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政策透明度效应三个子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则通过阻碍三个子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风险承担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且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削弱这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完善了有关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行为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并对我国经济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了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主体、传导途径、传导时滞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学术论坛》2002,(1):77-8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近期发展 ,比较了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的不同。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阻塞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8):53-60
本文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下对中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展开述评,认为货币政策在实际传导过程中确实存在结构性效应,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和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使其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响应不一;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是导致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性效应的重要原因,而其区域结构性效应的成因主要源于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特征;我国目前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维护整体社会融资成本稳定,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我国央行应全面考虑不同行业和区域生产要素异质性,持续创造更多具备定向调整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使货币政策在定向和微调上更加精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复杂性,揭示了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存在的混沌现象、分形现象,论述了混沌、蝴蝶效应、分形在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的机制、价值和政策含义。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复杂系统也具有蝴蝶效应、制度结构分形、运行(过程)分形、功能分形等非线性系统行为。在文中,首次将复杂性科学思想引入到货币政策传导系统这一特殊经济系统研究中,用混沌方法对货币政策改变过程建立了动力模型、用蝴蝶效应对货币的乘数效应、金融危机等现象提出复杂性科学的阐释,用分形思想对金融和银行的制度、机构进行细致考察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从理论上提升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上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政治法律传统、金融体系等现有特征决定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机构传导途径,并进而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的金融结构影响着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效丰和经济增长,也影响着金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宏观经济稳定.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应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文章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认为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应该是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并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国民生产总值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模型(IRF)、方差分析模型、协整关系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初步论证了理论观点,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一国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可控性、可测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作为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补充的影子银行的存在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有较大负面影响,但同时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大概率的正面影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估测发现,2018年影子银行信贷总规模达729万亿元,占当年GDP90万亿元的809%。对此我们必须思考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快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进程,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既保证有效监管也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注重预期的引导与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因此,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是否可以及时做出反应.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深,中国的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传导与信贷传导并存的模式,以信贷传导为主的传导方式仍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式.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这一观点,得出改善传导效率,强化商业银行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本文在阐述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以信贷途径传导机制为贷币政策主机制的局限性.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加强,重新构建以利率途径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是货币政策效应得到有效发挥的关键.为促成这一转变,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规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企业,是改革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实际经济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一直是西方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总结归纳当前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各传导途径的特点 ,在借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基础上 ,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使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下降;使金融资产之间替代转换程度提高;金融资产价格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结果是,IS曲线变得更加陡峭,LM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致使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及效果减弱,广义利率传导机制也变得模糊.但信用渠道仍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政策的原因之一.因此,金融创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更应关注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同时为稳定经济,不可盲目快速推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反向观察”视角,通过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机制及顺畅性来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无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用渠道都无法遵循传统传导路径,并且从中国特有的传导渠道看,中国货币政策难以对实体经济施加预期作用,货币政策具有“被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仅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引入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载体的概念,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载体的发展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贷配给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明 《学术界》2006,(6):159-16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的信贷配给渠道作为市场欠发达国家的主要传导渠道,因信息非均衡问题的存在致使其有效性难以发挥。如何深刻了解信贷配给理论,细致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理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配给渠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并尝试探讨证券市场改革对传导机制的影响。只有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陆蓉 《学术研究》2003,(3):40-43
在货币政策的信用渠道削弱后 ,资本市场传导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挥这一传导途径的作用 ,不仅能加速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 ,更可通过股东激励机制 ,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组织结构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提出对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的划分原则 ,并据此梳理了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理论 ,剖析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效率的决定因素 ,结合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94-2007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利率传导途径、汇率传导途径、托宾的q效应和居民的财富效应传导途径以及银行信贷渠道中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较弱,以上各种传导途径在我国都不畅通.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8~2017年共38期季度数据,通过货币供应量M2、货币市场利率R、国民收入GDP、物价水平CPI、投资K、消费CO之间构造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一定的梗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国有企业与金融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建议,以构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