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休之后,常有友人关心地问我:“现在闲着在家干什么?”我的回答是:“退休无事,读书写字,老有所学,快活如仙。”黄树则(前卫生部副部长)老人的两句诗“到老更觉知识浅,余年应是读书时”,成了我老而好学的座右铭。 古人有“读书最乐”、“读书更佳”的说法,又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所以也就有许多人终生读书不倦,晚年更觉读书好。《南史》说沈攸之“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徐广“性好读书,年过八十,犹岁读《五经》一遍”。陆放翁云:“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正是老年读书感悟的至理名言。 老来读书悟性深。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有则妙喻:…  相似文献   

2.
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我见王绍曾清代著名学者、“儒藏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周永年曾经说过:“书籍灿陈,且如淮阴用兵,多多益善。”大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黄丕烈也说:“读书在广见博闻,余谓藏书之道亦然。”藏书的目的在读书,读书要广见博闻,首先要藏书广见...  相似文献   

3.
陈益 《社区》2014,(35):11-11
那天,在一个饭局上,谈起读书,一位企业家朋友说:“我读书很少,如今我是像打麻将一样读书。”他的话,让我十分讶异。他也许不知道,很多年前,鲁迅先生也说过“读书如赌博”这样的话。在《读书杂谈》一文中,鲁迅曾以打麻将的趣味来比喻读书。他说:“嗜好读书,犹如爱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打,有时被捕房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目的并不在赢,而在有趣。”  相似文献   

4.
祝嘉先生一生于书学研究 ,乎书法创作 ,在长期的书法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其书法教育思想可以概括成“相济相助”说、“全身力到”说和“读书养气”说三大方面。“相济相助”说要求学书者从深层找到各碑帖、各书体之间的互补之处 ;“全身力到”说要求习书者全身总动员 ,把笔力流露到字里行间 ;“读书养气”说要求学书者胸罗万有 ,从字内字外两方面养气。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如何读书呢?这里介绍五种读书方法。一、带题求读法。带着问题,带着渴望正确的解答去读书,就好像给你的思想多上一个钻头,不会泛泛而读,空无所得。例如不知道“秋天枫叶为什么会红似火?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谭可(广东高州中学525200)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在教者指导下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朗B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叶圣陶大师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立人     
彭训文 《社区》2012,(11):8-8
《东坡易传》中记述,苏轼从启发童蒙的学习自觉着眼。曾提出“自达”、“自得”、“自胜”的观点。所论虽是启发式的教育,但通于读书之法。自达,即是启发读书的自觉要求;自得,是说读书要保持自我,多思多悟,方能有所得;自胜,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破除蒙蔽“正心”的故我。“养正其心”。展现自觉读书的新我,达到读书圣境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谁解书中味     
林振宇 《社区》2011,(23):14-14
古人读书是非常刻苦的。比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等等。对于古人这种苦读的态度,有些今人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样的读书榜样不宜效仿。还有不少作者在报刊上撰文说.“读书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儿.而古人的这种苦读又何乐之有呢?”  相似文献   

9.
狗狗大变装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我若不读书,便不会知道这个比喻的存在。这就是读书的第一妙用。文献综述,知道别人说了什么,省得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10.
读书之乐     
说到读书,明代学者宋懋澄说:“吾妻经、妾史、以稗奴,然待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古代的读书,那是为了学而优则仕,我现在的读书,你说是猎奇也行,说是增加知识也罢,纯属消遣而已。  相似文献   

11.
叶履森 《社区》2014,(17):5-5
古往今来,或许是因为读书人多,所以做有关读书文章的人也多。谈到读书,有人称其乐,如古人所说的“一卷陶然”,而“红袖添香夜读书”简直就是一种浪漫了,如钱谦益、王闽运等皆是;也有人称其苦,如称读书为“苦读”或“十年寒窗”。宋人黄庭坚称读书既不言苦,也不言乐,说是“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譬如人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须臾不可离的事体。  相似文献   

12.
夏德锦 《社区》2010,(23):51-51
古人谓读书有“三上”之说,是说“时光容易把人抛”,劝读书人“莫辜负了好日头”,抓紧一切可用的辰光来读书。白日苦短,黑夜漫长,还得焚香以继昝。似这等读书行状,岂不显得匆忙了一些?目下读书种种:读应考书,为达龙门:读实用书,为强技艺……实是经世致用,目的性明确。  相似文献   

13.
程立海 《社区》2008,(11):59-59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决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睑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入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  相似文献   

14.
读书,是人们取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要读书,即须了解书的情况,掌握读书的要领。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刊资料中,一个治学者欲能抓住要领,以有限的时间取得较好的读书效果,就必须懂得一点目录学知识和依靠图书目录的指引。清代学者张之洞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①著名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在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也曾指出,读书要“从目录学入手”。他说:“肖何入关,先收秦图籍,为的是可以了解其关梁阨塞,户口钱粮等。我们作学问也应如此,先要知道这  相似文献   

15.
马斗全 《社区》2008,(11):15-15
“读书种子”一语,近年常被人提起,亦多有文章谈之。一般都用来指爱读书的人、大学问家,例如说“陈寅恪是杰出的读书种子”、“钱钟书是难得的读书种子”、“在全国招三十名读书种子推荐出国”等。此间的有些大词典也释为:“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16.
也说读书     
当今社会,许多人发出了“没有时间读书”的慨叹,同时引出了更多人关于读书的思考与议论。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对读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好处认识不足。古人说,开卷有益。今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科学文明的海洋。更有人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暗夜  相似文献   

17.
秋夜怕读书     
王跃文 《社区》2008,(35):15-15
秋深之夜,清静微寒,最是读书的好时候。陆游多次写到秋夜读书,“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自发无情浸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秋夜读书,易得书中三昧。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古时说的二鼓大致是夜里9点到11点之间。陆游是懂养生之道的,活到了85岁。我夜里读书却习惯到更晚,有时兴之所至,击节扼腕,唏嘘长叹,不知东方既白。  相似文献   

18.
秋夜怕读书     
王跃文 《社区》2010,(8):10-10
秋深之夜,清静微寒,最是读书的好时候。陆游多次写到秋夜读书,“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白发无情浸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秋夜读书,易得书中三昧。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古时说的二鼓大致是夜里九点到十一点间。陆游是懂养生之道的,活到了八十五岁。我夜里读书却习惯到更晚,有时兴之所至,击节扼腕.欷欺长叹,不知东方既白。  相似文献   

19.
卜大道 《社区》2009,(8):10-10
加藤周一写了《读书术:快捷有效的读书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在这本书里,加藤周一别开生面的推荐是“不读”的读书术——以“不读读之”,这对那些日理万机的同志最有实用价值,但加藤周一心里想到的却是年轻女子。他说,年轻女子都希望自己不仅美貌,而且还要像是一个知识女性。但一个女子如果花太多时间读书,那就没有时间去化妆了。因此她们尤其需要掌握“不读术”。  相似文献   

20.
秋夜怕读书     
王跃文 《社区》2008,(2):9-9
秋深之夜,清静微寒,最是读书的好时候。陆游多次写到秋夜读书,“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白发无情浸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秋夜读书,易得书中三昧。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古时说的二鼓大致是夜里九点到十一点间。陆游是懂养生之道的,活到了八十五岁。我夜里读书却习惯到更晚,有时兴之所至,击节扼腕,唏嘘长叹,不知东方既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