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炳炎 《社区》2014,(31):58-58
俗语说:“冬季进补,来春打虎”。冬季人体生理功能下降,适当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冬季该吃哪些美食来滋补身体呢?饮食界的相关人士开出了“冬季进补食疗方”。  相似文献   

2.
问:不少老年人选择外出旅游时,为了保证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身体健康,在旅游中应当讲究适当进补,请问如何在旅途中进补呢?  相似文献   

3.
王后强 《社区》2011,(3):43-44
进入冬季,一年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也随之到来。尤其是在冬令时节进补,既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又可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而炖品无疑就是进补的最佳食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郎仲 《社区》2008,(33):28-34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两句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也精所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后,人的体力、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都消耗了很多,到了冬季,就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  相似文献   

5.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如今,为了增强体质和保持身体健康,不少人开始注重进补。有人认为晚补不如早补,以致闹出了小孩长胡须的后果。医学专家提醒说,进补有年龄限制,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  相似文献   

6.
黄存垣 《老友》2009,(2):57-57
冬季进补,一般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冬季进补利"封藏"。冬季进补首选羊肉。冬季吃羊肉是我国人民进补的传统习惯。羊肉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略高于猪肉,含的钙和铁也高于牛肉和猪肉,胆固醇的含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而对夏季进补却了解不多。其实,如果身体虚弱需要进补的话,就不必局限于哪个季节。对老年人来说,冬季常常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如老年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此时因发病较重,一般不宜进补。而在夏季,这些疾病一般处于稳定阶段,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夏季进补,冬季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  相似文献   

8.
冬令进补可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因此,每当冬季来临,许多身体虚弱的人,按自身状况,适当进行滋补,无可非议。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但如盲目进补,应用不当,对健康反而是有害无益。冬令进补必须因症因人而异,因为补品有寒热温凉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异。进补前,必须弄清楚自身体质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损。如肾虚,还要分清楚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做到有的放矢。如果阳虚者进补大量滋补品,反而会“重伤其阳”,阴虚者进补大量助阳补品,反而会“耗伤其阴”。冬令进补还必须注意保护脾胃,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进补…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伴侣》2006,(10):52-52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天气渐冷,又到了进补之时。许多中老年人偏爱中医膏方进补,认为"吃膏方总比不吃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花钱吃膏方才能少吃药"……事实真是如此吗?冬令进补可以随性而为吗?怎样进补才更有效呢?按照中医学理论的观点,每个人体内的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情况均是不同的,因而在冬令进补时,应辨明体质的寒热、虚实、气血、脏腑、阴阳,按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补。如果盲目服用补药,不但达不到调理脏腑的目的,甚至还会产生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已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八忌: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冬天天气寒冷,是匿藏精气的季节,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之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进补尤其重要。冬季进补,通常以冬至开始为宜,直至立春。进补又分食补与药补,人们应根据个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13.
黄存垣 《老友》2014,(12):57-57
正一到冬天,人们都关心冬季的养生和进补问题。这里,我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谈谈冬季的养生与进补问题。一、冬季养生与进补总体要求1.辨证进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泄之。须在辨别各个体质的情况下,实施辨质调补。辨证用药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如气滞、血瘀、火旺、湿热等实证的人,则不宜补,否则会恋邪、闭门留寇、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4.
李艳鸣 《社区》2011,(2):43-44
进入冬季,一年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也随之到来。尤其是在冬令时节进补,既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又可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而炖品无疑就是进补的最佳食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狗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言 《社区》2008,(27):1-1
有个聪明人,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并依此行事,果然身体舒爽惬意,并叹曰“唯此不难”。  相似文献   

17.
进补,人们一般习惯于冬季,即所谓“冬令进补”。那么,夏令要进补吗?实际上,夏令进补很重要。 虚则补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用现代医学的观点解释,就是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修复组织和增强功能。夏天,由于日长夜短,睡眠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比其它季节要大。而消化功能大多有所降低,进食减少,所以一般到了夏天,就出现了补充进人体的营养物质少、消耗的营养物质多的情况,许多人会显得消瘦起来,人的体质都有所下降,出现“无病三分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又适逢节日放长假,于是一些平时工作忙的上班族纷纷趁此时抽空给自己补补身子,但进补关键要对症,盲目进补容易造成反作用。为此,中医专家特地盘点了十大补品的适用范围与禁忌。  相似文献   

19.
虚则补之补药并非人人可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倘若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肌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此,服用补药要注意体质。一般说,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温补药,阳虚阴盛的人不宜服养阴药。因人进补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人至老年,精血亏耗,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失调的人,如需进补,宜佐以陈皮、木香等品健运脾胃,少量频补,持之以恒,切忌重剂骤补。按时进补药物养生要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因四时不同,肌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20.
饶先华 《社区》2009,(12):39-39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冬季比较适宜进补。而新兴的基因学说则提出了“冬补不如春补”的观点。此学说认为,春补可以将细胞中的废物更换成“活力之物”,从而实现人体结构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