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民间社会的契约主要包括乡规民约、合同约和单契,明代民间契约习惯不仅规范了民间社会组织内部管理秩序,而且调整了民间社会的人身权利义务关系和民间民事行为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义务关系。明代民间契约习惯是明代乡村社会自发形成的民间法习惯,因此对民间社会秩序的调整有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是一个讲究诚信即诚实待人、遵守诺言和实践成约的国家.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管子也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可见,在古代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由于交易人格化已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明代 ,中国民间色彩民俗的显著特点是 :虽然统治者曾严格规定老百姓使用色彩的等级制 ,但至其统治的后期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种原因 ,这种制度都被无情地打破了。民俗文化现象发展的历史规律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4.
论明代的民间赈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昭 《中州学刊》2007,(2):160-162
明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高,波及的范围广。至中后期,由于朝廷腐败,政府救灾不力,多次激起民变。于是,士大夫阶层自发组织民间赈济,代行政府职能。这固然是出于维护阶级本身的利益,但也决不能排除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作用。明代民间赈济不仅力度大,而且组织严密、方式稳妥,为近代义赈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展龙 《社会科学》2021,(11):143-155
明代生员时常突破学规禁例,以"文化人""自由人"的特殊身份,自觉承担起制造舆论、传播舆论和监督舆论的历史使命,并表现出鲜明的批判性、建议性和监督性特点。他们秉循道统旨归,心系天下,无畏权势,勇于担当,以清议、上书、谣谚、诗文等独特话语方式,申述意愿,发泄激愤,敷陈王道,讲论治化,发出集体意见,形成群体舆论,催生了超越个体意识的情绪特征,蔚为伸张大义、洞观舆情、监督政治、澄清世风的社会力量,成为活跃于民间社会最富激情、最具活力的舆论清流,并以异样的情绪效能、舆论力量不断调适着明代复杂多变的舆论生态和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6.
明代官吏考核制度探析董倩明代的官吏考核制度与前代相比,具有更详细完善、政治效力更突出的特点。其主要方式有二方面,即考满和考察。“考察、考满二者相辅而行”①,其中尤以考满为主。考满是对每一个官吏而言的,“论一身所历之俸”②主要考资历和治绩,是一种经常性...  相似文献   

7.
明代女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官之制是中原王朝一项传统的宫廷制度,本文耙梳正史、类书及笔记资料,认为明代女官制度之机构完备、职掌明确、系统独立等均超佚前代。明太祖朱元璋力图用设置女官严阃围之政、杜阉宦之祸,将女官制度作为强化君权的措施之一。明代女官制度对于禁女宠、贬外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对宦官势力的阻遏却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民间收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各国贵族已把藏有钟鼎彝器视作地位的象征,苏秦、惠施等学者博学多识.以富有藏书闻名天下。秦汉晋唐,私家收藏者不绝于缕。宋元时代,文人收藏之风兴起,把收藏活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民间收藏真正成为社会时尚.是在明中叶后才出现。明中叶后,收藏爱好者已不限于社会上层的达官显宦或富商大贾,也有一般的文人士子,中小商人,甚至奴仆。明人沈春泽在《长物志》序中说,“近来富贵家儿,与一二庸奴钝汉,沾沾以好事自命。”①姚廷遴记明末松江城风俗,“至如极小之户,极贫之弄,…  相似文献   

9.
徐嘉露 《中州学刊》2022,(8):129-136
“过继”是明代户绝家庭宗法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民间“过继”文书有“立继”文书、“出继”文书、赠与文书、遗赠抚养文书、招婿养老文书等。明代民间“过继”的内容有“奉祀”“继产”“当差”等,“过继”的方式有全部权利义务承继的“过继”、养老“承分”不“奉祀”的“过继”、以养老换取继产的“过继”、只继产不奉祀不养老的“过继”。明代的“过继”不仅继承了传统社会的做法,而且在继承方式和范围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则,为现代民事继承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明代民间服饰的流变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考察不同时期的服饰形制和流变,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的跳动脉搏,而对明代民间服饰流变的考察,则能了解黎庶百姓的某些世俗心态。作者认为明代民间服饰姿彩纷呈,出奇更新,流变性突出;士庶着装由俭到奢,违礼越制渐成潮流;服饰纹样蕴意宏富,吉祥图案渐成模式。明代民间服饰这种流变的成因与当时王朝兴衰与社会结构深层变动息息相关。手工业的长足发展,新经济因素增长,政府控制能力弱化,社会层级流动活跃,异端思潮和市井文化的崛起,价值审美观的多元化等都是影响明代民间服饰流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本身故有的客观存在,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校园文化舆论环境作为连接高校系统内各部分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在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融合的过程中起着点金石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舆论环境概念,分析了21世纪校园文化舆论环境的特征、功能、路径,希望籍此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朝廷针对普通百姓、官员群体、宗室人员及其他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口,制定了不同的优待政策。明代老年人口政策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如阶层的广泛性、政策相对完善、营造尊老尚贤的社会氛围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保障,起到了尊老敬老、安定社会的作用;但明代老年人口政策也存在着享受政策的老人有限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江泽民新闻舆论思想进行了概括。原则论,指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祸福论,指舆论工作是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真实论,指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效益论,指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更重要。队伍论,指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监督论,是指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16-123
明代各省直乡试冒籍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既有差异,又有共性。为维护科举录取的地域公平,明廷制定了各种制度和措施对冒籍进行防范和惩治,但仍难以杜绝冒籍,且惩治方式的区别对待也显示了专制主义弊端。时人对冒籍也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有言不必禁者,也有坚决反对者,实质反映了明人对科举公平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15.
虽然明代婢女的整体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具体的政治法律、婚姻与家庭地位方面已经出现松动迹象,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且这种空间呈现出顺次递增的层次性,其中以家庭地位的上升幅度最大.上述现象得到了明代国家的肯定,这与现实中存在的主婢矛盾激化相关,明代政府试图以"恩威并举"的措施达到麻醉和安抚婢女群体的目的.但从社会变动角度来看,这种"激励"举措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明代婢女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历代正史和文学作品中传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戏曲中关于曹操事迹的剧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元代三国戏以及民间传说等文献加以改编,大致勾勒出曹操风云际会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时期文学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明代戏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为西蜀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对立面出现的。通过对明代戏曲中许田射鹿、云长辞曹、义讨董卓、黄鹤楼论英雄、祢衡骂曹、文姬归汉等情节的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明代民间对曹操形象的广泛传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17.
当具有公共性、非常规性、冲突性、鲜活性及观赏性的法律事件发生之时,往往会随其产生一个民间舆论群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实践着群体性的观点和思想。透过民间舆论群体及其话语实践,可以间接地推知被扭曲或者被隐藏起来的民意,并从中可以看到其背后的诸多制度因素,促使中国的司法实践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但其意义也许仅此而已,它绝不直接表现真正的民意,司法在运作过程中,不但需要处理好自身与民意的关系,也需要认清民间舆论与民意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127-135
明代河南黄河水患的频仍与严重,给明王朝造成巨大影响。其加速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流、湖泊、平原等自然环境的恶化;制约了黄患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许多濒河城镇走向衰落;促使了包括总河在内的治河官职设置,也引起了官场生态变化,同时由于土地兼并加剧与人民不堪重负使社会矛盾激化;使明代治河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些影响促使清朝治河行动更为积极,也足以使今人对黄河现状加以深思。  相似文献   

19.
20.
明代江西人口外移原因探析□昌庆钟刘义程明代江西人口大量外移,而且“多持空囊走四方”,①他们移往外地之后,无论是经商还是务农,基本上是为生计而奔波。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导致明代江西人口大量外移的主要原因是“地狭民稠”。然而,众所周知,明代江浙地区的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