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正>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昔日的黄鹤楼有  相似文献   

2.
在华中腹地武汉市,有一座古楼耸峙在蛇山之巅。它俯瞰着长江汉水,以其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把江城的天际勾勒成一种梦幻,吸引着八方来宾亲临这"白云黄鹤"的地方,这就是黄鹤楼。武汉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又为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历史悠久,它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以后历代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重修过七次,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历代黄鹤楼轩昂雄伟,辉煌壮丽,被世人赞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其中有许多有关黄鹤楼的动人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到此登楼畅游、吟诗作赋,流下不少吟颂千古的名篇佳作。其中唐代诗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有四大名楼,其中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及江西滕王阁,皆因有北宋名臣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唐朝诗人崔颢作《黄鹤楼》、  相似文献   

4.
清代黄鹤楼建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鹤楼建筑始建于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现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了,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文章就清代黄鹤楼建筑形制及被毁情况作一考证。  相似文献   

5.
黄鹤楼建筑始建于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现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了,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文章就清代黄鹤楼建筑形制及被毁情况作一考证。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北大道赣江东岸的滕王阁,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它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使其在江南三大名楼中最  相似文献   

7.
"如何养老"这是个热点话题。同学们聚会时,我们这些老同学,话题都是围绕着"如何养老"。我们这些40后的古稀老人,大都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楼房里,好多还居住在五楼、六楼的高层。腿脚不灵便,上下楼不方便。可怜天下  相似文献   

8.
《老友》2003,(1)
2002年9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评选出了新"豫章十景",它们是:1、滕阁秋风滕王阁位于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所创建。后因王勃所  相似文献   

9.
正蛇山是我童年的乐园,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它特别的爱。——题记挺拔俊秀的蛇山,位于武汉市武昌城内,绵亘蜿蜒,形状似蛇,头临大江,尾盘东城,与汉阳龟山夹江对峙。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巍然  相似文献   

10.
黄鹤楼景区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基于深度旅游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鹤楼景区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一,但目前面临着旅游文化主题不够明显、展示载体单一、生态景观效果不佳、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旅游深度吸引力不足的困境。提升黄鹤楼景区旅游吸引力,对于顺应国家最新旅游战略导向、提升武汉都市文化品位、迎合深度旅游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突出历史名楼文化休闲产品的参与性、倡导都市绿脉低碳旅游产品的宜人体验性、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数字化是培育黄鹤楼景区深度旅游吸引力的适宜路径。  相似文献   

11.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历史悠久,巍峨壮丽,始建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是一座用于军事了望和指挥用的岗楼,其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登临游憩、吟诗作画、观赏景色的胜地。自魏晋南北朝时起,历代骚人墨客登楼讴歌,感景抒怀,如唐代诗人崔颢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  相似文献   

12.
日前,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黄鹤楼法庭一审审结武昌同心楼名吃中心侵害天津“狗不理”包子注册商标名称权案,同心楼名吃中心败诉。 原告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诉称,被告未经其许可,擅自使用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名称,侵害了原告对该商标名称的专用权,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恢复名誉、赔偿经济损失10000元。  相似文献   

13.
崔颢之于黄鹤楼,无疑是一个文化符号。这归功于那首为人称道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赋比兴?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黄鹤楼上空。  相似文献   

14.
怀人黄鹤楼     
己丑夏六月,入楚地,风乍起,游黄鹤楼.知斯楼悬有"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之名联,然闻花荫深处童蒙歌讴"文革"时期歌舞剧<井岗山的道路>插曲<八角楼的灯光>,遂忆得亡兄时逢青衿,曾为红卫兵文艺宣传队一员,在此剧扮演毛委员之化身形象党代表,继而念及先公,哀哀不已.  相似文献   

15.
心灵的故乡     
利芬萍 《老友》2008,(4):21-21
去年"五一"去湖北旅游,曾登上黄鹤楼。乍见黄鹤楼时,第一个萌生的感觉是失望,一种轻轻淡淡的微痛继之横弥于胸臆。沾满诗意灵气的黄鹤楼,竟是这般地不如人意,在阳光下绽放的令人不忍多看的俗气,一下子砸碎了久积心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的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它的东南横亘着中条山,西南是奔腾不息的黄河,东面是著名的古蒲坂城遗址。万里黄河边气势宏伟的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与象征,与武昌黄鹤楼、洞庭  相似文献   

17.
自元以来通俗文学作品中"结彩楼"、"抛绣球"的故事情节可归纳概括为"绣球卜婿"的情节模式.该情节中的"结彩楼"部分发端于印度,于唐代随佛经传入我国.在元代,我国少数民族中"抛绣球"择偶的婚俗,经改造、加工后,与"结彩楼"共同构成"绣球卜婿"的情节.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他常常到各地游览,写了许多奇伟瑰丽的诗篇。有一次,他来到了湖北武昌,登上了名满天下的黄鹤楼。这黄鹤楼建筑在蛇山的黄鹄矶上,依山傍水,面对着浩浩荡荡的长江,十分雄伟壮  相似文献   

19.
滕王阁杂谈     
古时,阁者,楼也,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南昌市滕王阁,又名西江第一楼。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号称江南三大楼阁,是我国有名的胜迹。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江西,就会联想到滕王阁,莫不以一登为快。尽管阁早已焚毁,但人们仍在谈论着它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雨中岳阳楼     
汪金友 《中华魂》2013,(24):50-51
每一次乘着风驰电掣的列车驶过湖南岳阳,我都会想起岳阳楼。江南的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看过两次,南昌的滕王阁也看过两次,而只有这名扬天下的岳阳楼,一次都没有看过。所以这次到衡阳参加杂文研讨会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岳阳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