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批图书出版张英杰《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从现在起,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摆在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理论教育的主要地位”。为配合这一重要的学习任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围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思...  相似文献   

2.
高扬共同富裕的旗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初探王至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观,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化的。只有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相似文献   

3.
<正> 为配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央党校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干部培训读物和理论研究著作。这些书主要有:《邓小平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学习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明读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这些著作在内容上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一) 以邓小平论著为依据,以党的十四大文件为线索,全面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编了邓小平同志从1978至1982年间的有关论著60篇,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关于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人民公认”为基本指导思想选人用人──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吴教练,关向东《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系统地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才问题、干部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保证之一,在二、三卷中从各个角度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粗略...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5,(3)
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对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州党政干部的网络教育培训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片面追求完成培训学分、培训实效不理想、课程资源整合不够、干部在线学习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北京、上海、大连三个城市较早开展干部在线学习培训平台建设,投入大量财力加强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在线课程开发,推出分级分类课程菜单,实现干部在线学习的全覆盖。借鉴三个城市的经验,建议加强广州全市干部在线学习的组织领导和统一管理,加强在线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干部在线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指尖上的课堂"优势,实现在线学习培训与党校(行政学院)在校轮训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包括十八个理论观点,其中,邓小平着力阐述的是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三个关系,这些阐述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这一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当代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高概括。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社会主义的一般与社会主义的特殊的有机结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程焰 《社科纵横》2008,23(2):158-160
根据新时期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出发,高校应加强干部自身思想理论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主要是从其理论的功利目的、依靠力量和价值标准三个方面集中体现的。由于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与政治现、人民现与实践观、人民现与真理现的高度统一,因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短短15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显示出勃勃生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研究、运用好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建立一个新的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强党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其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创立者,其社会改革论《社会改革观》,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理论性创造。本文试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仅就其社会改革观的基本内容、理论贡献等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国家利益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国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国家利益观。他提出以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判和处理国际问题的思想,实现了中国对外政策向扩大国家经济利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马斌惠 《唐都学刊》2004,20(6):156-158
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青年时期,他赴欧求学,寻求救国真理。在革命紧要关头,他毅然归国,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显示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从20世纪30年代到粉碎"四人帮",他在政治上遭遇坎坷,但他不屈不挠,坚持正义。在新时期,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以及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废除干部终身制,他坚决要求辞去一切职务,体现了他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奚义生 《唐都学刊》2002,18(1):46-4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党风建设思想 ,既有对比鲜明的时代特征 ,又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不同时期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金辉 《学术交流》2002,1(5):65-67
西部的发展是一个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的具有战略性的全局问题。邓小平审时度势 ,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 ,在西部发展中 ,依靠少数民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教文卫综合发展等理论思想。其西部发展理论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农业问题 ,其农业思想内容深刻而丰富。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一是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二是在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相似文献   

15.
田猛 《唐都学刊》2005,21(5):66-68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主题,从社会主义政党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关系,从执政党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问题,从有效提升执政党主体素质的哲学高度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并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邓小平有关弱势群体问题思想的论述,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南:共同富裕是根本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基础;改革是基本出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理论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论,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晓伟 《唐都学刊》2004,20(3):66-70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邓小平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和斯大林问题的重新评价,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认识。这一认识为他在苏共二十大20多年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来看,邓小平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评价,为中国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根基。由此,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这成为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泓 《学术交流》2001,1(2):10-13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邓小平在新时代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路线,并把这条"实践唯物主义"发挥到更高阶段.正是这种世界观的指导,才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一条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20.
"两个大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指导必须关注的两大战略重点,是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在战略层次的升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这一战略构想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对逐步缩小东部沿海与西部内地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