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崔维乔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3):46-49
十八十九世纪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头号大国,其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独特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时代背景下,笛福刻画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他的经商活动、荒岛生活以及信仰变化无不带有该时代的特征,表现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资产者的精神风貌.对小说中鲁滨逊形象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该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宗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7-10
通过解读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发现,新教伦理及其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即资本主义精神是推动近代西方理性资本主义勃兴的重要力量,而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的形成,是新教伦理孕育的不期结果. 相似文献
3.
陈旭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80-83
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学界争论的问题。仅仅根据韦伯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而认为韦伯的观点是一种唯心史观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该搁置价值观的争议,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看待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说。本文通过阐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完整的关系链条来解释经济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宗教,宗教反作用于经济。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未能彻底回答资本主义精神的意识形态合法性与内在矛盾之间所存在的悖论。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的变革促进了资产阶级职业精神的塑造,以此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但是却疏漏了二者之间的裂变。他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头足倒置,并忽视了禁欲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矛盾使资产阶级必然坠入意识形态合法化危机的窠臼。只有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精神再生产的唯物史观叙述出发,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精神的时代局限性。新发展理念不仅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关照一种全新方案,也是对资本主义增长的意识形态的超越,是对文明冲突论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全球治理新意识形态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的竞技场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不同的思想家给予了不同的解读。作为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可谓是独辟蹊径,从新教伦理的视角切入,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历史发掘,阐释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缘由。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重拾马克斯·韦伯的思想脉络,对于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徐俊川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8):58-59
马克斯·韦伯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中发掘出的经济理性精神,并转化为经济生活的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机制,是促进资本主义得以迅猛发展的精神性作用,对于我国目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相应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关于宗教改革与现代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研究,此前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此类研究,但是韦伯在此作出了一番新颖的解释,指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亲和性:通过正当的经济活动而全力地投身于财富的追求,与避免把这样得来的钱财用于个人享乐,两者独特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阐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静怡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本的本质和运动。韦伯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带有浓重的德国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色彩。韦伯的研究证明,西欧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以及这种伦理的传播制度不仅对资本主义形成所需的种种特定历史条件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特定历史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0.
胡悦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48-51
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看出,韦伯定义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以禁欲和理性化为内在特点,以无限制赚取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普遍社会伦理。它起源于宗教救赎目的下的“非理性地将自我投身于职业劳动”,并对其劳动成果加以“理性算计”的职业伦理思想。资本主义精神的世俗化进程体现出接受工具理性、背离禁欲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兴起三个特点,由此既导致了物质救赎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和人类灵魂放逐的局面,也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的女性缺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汉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2):34-37,103
文章运用了文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女性缺席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析,认为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不仅体现着笛福和戈尔丁不同的女性观,而且体现了孤岛文学特征,深化了主题意义,使人物形象得到了更为生动的塑造,并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12.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吉拉尔·热奈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跨文性”的概念,从诗学层面分别阐述了副文性、超文性、元文性、互文性和广文性五种文本关系。文章借用跨文理论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进行分析,指出该作品不仅是一部探险文学或是后殖民重构的蓝本,其内部纵横交错的各类文本中更暗含着作者潜意识话语诉求。分析了建立在以副文本为代表的“边缘文本”与超文本反衬下的正文本间的Z-元叙述模式,同时指出这种叙述模式造就了叙述者所推崇的宗教信仰与叙述对象身上殖民精神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适应西方历史化发展新趋势而出现的经典本,也是18世纪中叶产后作家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进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从而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及其上帝创造一切的荒廖理论,作品通过鲁滨逊荒岛28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4.
吴广丽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6)
韦伯抽象出"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等理想类型,发现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发现资本主义起源的独特精神动力,从而促使人们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韦伯的新教伦理观对我们现在还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没有人的现代化,即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理合法地追求和获取属于自己的财富,提倡靠勤俭致富、敬业信用;传统文化必须向现代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愫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24-27
商业伦理建设是商业行业合理有序发展和壮大的保障和基础.加强商业伦理的探讨与建设,将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商业伦理的建设中,确立合理的伦理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是其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久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12-116
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悠久的中国古代大学精神与汉民族精神是统一的。它随着中国现代西化大学的兴起而走向消亡。这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危机所以发生的深层历史原因,因此要复兴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彻底变革中国现代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