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马克思在《185 7- 1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述了资本的文明作用 ,它表现为由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产生的剩余劳动 ,由交换的扩大而形成的世界市场 ,以及由缩短劳动时间而出现的自由时间 ,这些因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文明作用的理论 ,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特别是对于加快我国社会的发展 ,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包含马克思重要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辩证关系,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并揭示了生产关系与伦理关系的关联性。马克思从所有制的历史沿革与主体性的关系上,研究了经济主体的伦理特性,论证了物的依赖关系是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作为理解资本主义伦理关系实质的中心范畴,对资产阶级社会视为永恒的平等、自由等经济伦理范畴给予了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4.
5.
在马克思看来,古代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而现代世界,生产是人的目的,财富是生产的目的.就生产目的而言,稚气的古代世界比发达的现代世界显得崇高得多.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提出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今天,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论述,坚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基本形成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观点、结构。从该文本入手,以市场为症候来分析资本运作的过程,有利于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市场在劳动力购买、资本家利润的实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市场交换所体现的自由、公平、平等原则,都被马克思斥为表象的关系掩盖了真实的关系,即掩盖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所以市场在整个资本主义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而且这种对“市场意识形态”的批判,被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生产与消费的内在关系之中探索和揭示了其中蕴涵的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内在利益的相关性 ,进而使我们对生产—消费伦理本质的理解有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 ,其中既有主体的方面 ,又有客体的方面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因为人需要通过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生产自己的身体。生产与消费的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 ,因而 ,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  相似文献   

8.
9.
在《1 8 5 7~ 1 85 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对交换价值这个异化的社会关系的分析 ,发现了交换价值本身包含着社会关系的异己性。在流通中表现为平等的人的社会关系 ,实际上蕴涵着本质是工资与资本的对立。马克思用劳动的二重性原理对社会关系物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的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层的解蔽 ,说明了作为交换价值的物化劳动同作为使用价值的活劳动之间的交换是社会关系物化发生的最终原因。因而马克思此时是把异化看作是一种现实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客观自反性。此外 ,马克思还从主体———人的角度出发在交往的历史形态中准确定位了社会关系物化这一现象并论证了其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性质.人的社会性或社会联系既指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又指处于这种关系或联系中的各个个人.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发展自身,而社会关系的规律性则给人们的发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社会关系的前进变化显示了人的日益趋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的运用是全面理解其唯物史观思想的重要途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用物质生产力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现象做了深刻分析,另一方面又强调这些现象和物质生产力都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的。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包括纵的和横的两个维度,既唯物主义地说明了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又唯物主义地说明了这些因素的历史发展。以往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纵的维度重视不够,对其历史性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全面反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要理论不仅体现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跃迁中,而且展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探讨了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人的需要从极少的需要转化到多方面的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从而显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提出了现阶段培育"社会的个人需要"的指导性建议,即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从而对人的需要的发展也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了热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对资本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解是马克思展开其资本批判的前提,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必须首先弄懂的问题。马克思对资本的思考是从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开始的,又本质地关联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本质也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而其起源则是资产阶级社会制度的确立。因此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进而,他呼唤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诺齐克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其"持有正义"理论为分析交换正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线索。对诺齐克交换正义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对交换进行哲学上的界定,有助于寻找规范交换的正义原则。诺齐克虽然突出了自愿对交换正义的重要性,但他对自愿行为的分析忽视了认知对自愿性的影响,也无法表明自愿是交换正义的唯一原则。洛克限制条款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与自愿交换相容。与此同时,诺齐克忽视了交换对第三方的影响在交换正义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仅将交换正义的论题集中在我们应如何交换这个问题上,忽视了我们能够交换什么及我们可以和谁交换这两个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术词语的研究,往往是学术思想研究的关键。之所以要对"资本"进行"文化哲学"式的"反思,"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从欧洲语文的古代文化境域,从拉丁语文的解释,以及在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到"capital"原始概念的规定性及其文化意义的嬗变。"capital"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具有西方人类文化的根本特征。当代研究需要关注"capital"自身的文明化问题,以更好地把握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对于《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方法把它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来看,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这一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劳资关系作为矛盾统一体,内含着劳动与资本两个对立面。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社会积累结构学派从资本一极出发,视劳动一极为被动的适应资本要求的客体;而意大利的"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劳动一极,力主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的自主性而非依赖性。在劳资关系的研究中,应综合这两种方法论倾向,将劳动与资本结合起来予以辩证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