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若冰 《东岳论丛》2015,36(1):61-71
日本动漫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后现代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直接影响日本社会消费文化而生成的结果。而由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文艺作品而衍生出来的角色、角色消费和角色市场则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日本符号消费的典型表现。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和角色消费异化的消解,日本动漫角色消费模式逐渐从"物语消费"转向重新"组装"角色元素的"数据库消费"。这种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不仅反映了日本动漫文化产业的开发深度,而且也给动漫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观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众消费的发展,单纯靠制作"动漫故事"及销售所带来的收入已远远不能支撑动漫业的发展需求;于是,日本动漫业开始探讨如何拉长其产业链条来获得利润,由此,角色市场得以产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角色具有一切商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基于角色生产和角色消费这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和消费活动而形成的业态就是角色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动漫角色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扩大了动漫创作者和经营者的收入来源,而且成为日本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3.
陈梅婷 《东南学术》2021,(4):134-145
社会性别的建构往往围绕身体这个媒介展开,男性通过改造和消费女性身体来支配女性.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是复杂和双向的:在福建省大岞村的社会性别建构中,一方面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力量松动了传统的性别社会规范,被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利用来重建新的社会性别规范,使支配女性身体的方式从隔离、压制转变为鼓励、约束,但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以隐蔽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两次"物化"使过度关注身体和身体消费的女性受到批判,从而成为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帮凶".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以一种米利特所言的最巧妙的"内部殖民"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坚固、持久,并且会灵活地转变运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美君 《理论界》2015,(3):87-92
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阐述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机制,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是人的生存需要,消费满足人的需要,生产是消费的目的,个人和社会围绕着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与消费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消费是人类社会发展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建国以来我国消费制度的变迁和社会发展机制的转型是同步进行的。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抑制消费的制度和"重生产、轻消费"的社会发展机制。改革开放初期,重视消费的作用,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成为新的社会发展机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上世纪末,我国开始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并逐渐形成"消费推动生产"的社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抓住文化消费机遇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应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的动漫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原创作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少等现象.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动漫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研究不同类别地区动漫企业的发展机制及发展潜力,以探索发展动漫产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日本"御宅族"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动漫文化以及现代资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熟悉互联网,是运用现代通信手段的高手;在各种文化消费市场上,尤其是在动漫市场上往往扮演着市场意见领袖的角色。作为社会亚文化先进性代表的"御宅族",其行为方式和消费理念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御宅们也逐渐由"小众"演变为"大众",并汇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昕 《兰州学刊》2010,(3):127-130
在传统社会,性别形象是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对个体而言是“先赋”的社会约束,没有选择的余地,性别本质主义以及结构功能论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当代社会,商业化浪潮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市场为主导、由媒体来强化的“消费”,把原本不可挑战的性别形象拉下了神坛,性别形象成为消费对象,成为人们既可以选择,也可以创造的新商品。更重要的是消费也使个体拥有了更多的主体性,社会性别形象因此处于不断的主体建构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以独到的视野,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背后蕴藏着的深层次"符号"消费,符号消费主宰当代社会一切基本风貌及其发展走向,切入当下人生活的现实境况;在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必须通过"象征交换"的方式对大众文化进行解码来代替建立在符号控制中的现代性生产体系,从而终结符号消费社会的统治;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分析,扩展和深化了人们对于资本本性的认识,揭示了资本文明在当代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我们分析人类当前的生存境遇和探索摆脱符号操控而获得自由的解放方式提供了新角度,但鲍德里亚只是在理论内部维持着一种彻底性,是对超越符号消费社会的一种空洞的呐喊。  相似文献   

9.
当下社会审美文化呈现出一股尚"轻"的趋势,体现在小说、动漫、影视等多个文化领域,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轻"的特质。"轻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体现出互文式和语境化的特征,反映了后现代的多重症候,映射出当下消费主义的文化状况。从美学角度来看,"轻文化"是审美泛化和大众趣味权力化的产物,我们应该从正反两面对"轻文化"现象进行美学反思,进而为建构和谐健康的社会审美文化生态提供一种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建构探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废物处理)、"四个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生产之间循环、社会整体循环、物质能量循环)、"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对社会机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机制建构包括:宏观调控机制的建构、激励驱动机制的建构、社会参与机制的建构等。  相似文献   

11.
王东  张慧霞 《天府新论》2008,(1):102-106
社会公平是社会政策的主流价值观,男女平等是社会政策诉求之一.但是,社会政策与男女平等并非天然相关.从实践来看,社会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条件下,社会政策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可能会"事与愿违",成为巩固男女不平等机制的保护伞;在性别平等意识主流化的条件下,渗透了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必将成为维护女性权利、实现男女平等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及其社会性别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从来都不在文化之外,特别是女性身体,它是承载社会、文化信息的工具.消费文化作为规训身体的话语,使得女性身体的呈现更加"多样"和"复杂",其形式包括作为消费的身体和身体消费.消费文化一方面回应着传统的社会性别体制对女性身体的呈现要求,一方面又遵循资本的逻辑,将女性身体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仍然也只是在缝隙中滋生.  相似文献   

13.
陈新梅 《东岳论丛》2011,32(10):113-117
作为高成长性的全球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在新千年进入动画、漫画、游戏三位一体的ACG时代。韩国动漫产业抓住机遇,焕发出勃勃生机,一跃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全球第三强。韩国动漫产业在ACG时代的最新特点是游戏产业异军突起,网络动漫大行其道,动漫外包转向原创,卡通形象脱颖而出,"一源多用"模式流行,海外营销成效显著,其突飞猛进的态势得益于政府主导作用、全新产业链切入点及持续升温的文化消费潮流,其未来发展趋势表现为游戏产业的引擎地位不变,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嫁接融合加速,动漫产品共同制作延续,衍生品市场多元化拓展持续。韩国这一成功崛起范例,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社会经济的现实境遇下,将动漫产业简单地视为"艺术行为"或"经济行为"都未必妥当.全球化背景下的动漫产业发展,既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和互补,又受制于全球化文化扩张.在动漫产业领域,"话语霸权"因世界性的市场竞争而产生,同时对动漫产业"话语霸权"的警惕和反抗也由此而来.动漫产业的世界性竞争和"话语霸权"不再以明显的意识形态来演进,而是通过更为隐蔽的亚意识形态来推广.动漫产业中的亚意识形态,主要以审美方式作为其表述形式.同时,"资本-国家"通过文化政策,推动动漫产业中审美背后的亚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对此,不能简单地排斥和取消动漫产业的国际间交融和竞争,而应合理借鉴外来文化观念、适度利用跨国文化资本、挖掘与传承本土文化,这是保证全球化语境下动漫产业既具有世界竞争性,又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媒的"她世纪"极大地激发了女性的消费需求.在传媒的影响下.新的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的现代女性形象在不断地被建构,而与此同时,受男权意识审视、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仍在不断地被强化.在传媒的"她世纪",女性作为媒介消费的主要受众群,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和作用,陷入了被消费和消费自我的双重诱导之中.传媒正塑造着我们的时代标准,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媒介消费观和媒介消费意识的重要责任,因此,其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消费引导作用,对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高等教育中的若干性别差异现象出发,揭示了在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性别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下,高等教育中人们长期习焉不察的性别权力关系;探讨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性别不平等机制,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时父权社会中性别权力结构的复制和再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动漫是典型的产业链运营的产业,但当中国动漫年作品产量达到22万分钟,而动漫市场85%以上却被日本和欧美动漫占领时,我们有必要去反思一下我们的产业链结构性问题;在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与动漫藕合产生的新媒体动漫是一种结合互联网、手机终端、IPTV等以数字动画技术完成的动漫艺术,它既有对传统动漫的继承和利用,又对它有扩展和超越.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媒体与动漫产业的互动机制研究,探索在这种互动机制中弥补传统动漫产业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漫产业滞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两个"符号"问题:其一显现为对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认识不清,悬置了"武侠"这一具有品牌意义的风格符号;其二凸显在对动漫"幻想"符号的误读,导致受众锚定的失误。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在于构建"武侠"动漫符号品牌与健全动漫产品的幻想度区分。  相似文献   

19.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地位符号",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并体现有价值(显示地位)的事物(如财富、声望、权力等),因此消费文化成为社会学分析社会分层的基本范式和角度。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机制主要体现为生产消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的作用;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特征表现为炫耀性、类别性、区隔性、品位性、冲突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宁坤  苑岚冰 《河北学刊》2014,(3):213-215
河北省动漫产业经过数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在层次偏低、规模较小的状态。通过对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及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河北省应更新观念,加强人才建设机制,以动漫教育带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