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与分会之间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抗战文艺》的编辑出版,以及文协的理论批评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协旨在组织和领导全国抗战文艺运动的历史特征。在抗战初期的历史情境中,文协试图组织和领导全国文艺运动的组织目标迅速获得了全国文艺作家的广泛认同,文协发动和组织的许多活动也因此而演变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运动,对抗战时期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社科院、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抗战文艺研讨会于1990年11月20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包括当年党的南方局领导下《新华日报》、军委会第三厅、文工会、中华全国抗敌文协的老战士,围绕“回顾与展望”这一总的主题,就抗战文艺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抗战文艺与国际反法西斯文艺的关系,对有争议的、被忽视的抗战时期作家、作品评价,提高抗战文艺研究的学术品位、拓展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基础上,我国文艺界曾就文艺大众化问题和民族形式问题,展开过两次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从内地影响到香港,香港的文艺界也就此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然而,在过去和现在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近年来一些专题论文中,关于这两次论争,只提到延安和国统区的情况;对香港文艺界的讨论,几乎没有什么论述。为了反映出当年论争的全貌,本文打算就香港地区的讨论略加介绍和评述。一、讨论的经过香港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在《文艺阵地》上进行的。《文艺阵地》是茅盾到香港后主编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文艺半月刊,于一九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茅盾先后五次到香港:第一次(1937年12月底——1938年元月初),茅盾从上海取道香港,经广州到长沙。第二次(1938年2月底——1938年12月29日)茅盾在香港主编《文艺阵地》。第三次(1941年8月中下旬——1942年1月9日)茅盾在香港经历了太平洋战争的炮火。第四次(1946年4月13日——5月下旬),茅盾在香港为和平民主建国而大声疾呼。第五次(1948年1月——1948年12月)茅盾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在香港迎接新中国的曙光。茅盾在香港的文学活动是他整个文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新诗发生期,校园期刊是新诗及新诗观念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场域,《新潮》和《清华周刊》作为典型的校园期刊,深度参与了当时新诗批评场域的形成。《新潮》强调办刊人的"共同主张",紧随《新青年》办刊理念,选诗以白话新体为限,重视诗歌的思想意义和具象式写法;在议题设置上更重视新旧文学之争,理论批评主要是为新诗合法性找理据,在"自然"和"自由"的诗体解放旗帜下,扩展新诗的写作题材和写作手法;《新潮》与《新青年》《少年中国》构成同盟关系,增强了自身影响力,为白话新诗派壮大了力量。《清华周刊》及其《文艺增刊》虽然也强调办刊人的"共同兴趣",赞同诗体解放,但更强调"诗体创造",将情感、想象视为诗的本质,丰富了新诗表现手法;在议题设置上更注重理论建构,多围绕诗体规范与创造的具体细节展开,注重相互评鉴;《清华周刊》与《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因诗学趣味相近且有合作,为新格律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茅盾先生在现代我国文坛上,素来以主题深刻、场面宏丽的小说,切中肯綮、寻幽探微的文艺评论独树一帜。茅盾先生的文艺评论,至今读来仍让人为之心折。其知识的广博,见地的深邃,说理的透彻,语气的和霭温婉,怕是无人能比的。尤为可贵的是,茅盾先生常慧眼独具地率先看到文艺的大动向,并从全局上把握它。《夜读偶记》(以下简称《偶记》),就是当年全国第一篇系统地阐述现实主义与现代派关系的理论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文协发起的活动中,有保障作家生活、作家权益的运动,也有救助贫病作家的运动。运动得到社会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可是文协内部内藏着难以调整的矛盾,以至成果好像不很理想。政府方面开始给《抗战文艺》以稿费援助。可是,保障公民权方面没有什么前进,相反,言论统制越来越强了。1944年下半年,文协又发起了救助贫病作家运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茅盾先生曾在《最理想的人性》中提示我们:以鲁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的探讨作为准确理解鲁迅的视觉,“也许比从其他方面下手,更能把握到鲁迅思想的中心。”(参阅《茅盾论鲁迅》,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77—81页)研究鲁迅的文艺观,茅盾的方法也同样适用。鲁迅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并为此奋斗了一生,根本的原因是要改变国民精神。作为一个启蒙主义的文学巨人,此后凡三十年,他的文艺观念的发展、演进直至走向马克思主义,以及他在文艺创作实践中所获得的惊人的成就,始终都是与这一初衷紧密联在一起的。有起伏,有嬗变,但没有  相似文献   

9.
国统区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之争,与毛泽东在延安提出的有关理论并无直接关联,这是一场由文协在抗战初期组织和倡导的通俗文艺运动引发的论争,论争双方分别是通俗读物编刊社和新文学同人.论争起源于抗战初期利用旧形式问题引发的分歧,向林冰挪用延安的意识形态话语,把通俗读物编刊社的"旧瓶装新酒"和"民族形式"直接等同起来,导致了论争的复杂化,也造成了研究者长期的误解.今天看来,这场影响深远的论争,本身并没有多少理论价值,而在论争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显然比论争本身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离开革命之"经",而郭沫若则从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学之"经"与时代之间有内在关联,"经"应具体化为具有时代性的"权"。郭沫若的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内在一致,这是他被引为知音的根源。四十年代,郭沫若及国统区左翼作家的观点,与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是基于左翼知识分子实践经验的结果,在国统区的传播则借助了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家的象征资源;郭沫若等人对《讲话》及创作成果如《白毛女》的评价,经历了从旁观者的评点到自我改造并认同的过程。郭沫若的相关言论对毛泽东文艺体系的最终确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审美理念的转变,早先的新文学审美体系逐渐让位于工农兵文艺标准,《讲话》从新文艺的权变发展为革命文艺之"经"。  相似文献   

11.
笼统地把文艺视为意识形态,或认为文艺是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意识形态性,都把文艺泛意识形态化。这些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意,也不符合中外文学史的实际。马克思在《序言》中明确把文艺视为一定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部分属于意识形态文艺。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意识形态文艺和带意识形态性文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和自由的精神生产区别的观点,说明应使意识形态文艺和自由生产的文艺并行不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延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胜利地到达陕北后,茅盾就曾和鲁迅在一起,给党中央拍去“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的电文,表达了他们对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深切希望和信赖。事情过了五年,到了一九四○年,茅盾才有机会亲身到革命的圣地延安去了。关于这件事,最早见于文字材料的是在《文艺阵地》四卷十二期(1940年4月16日出版)上发表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1940年代中后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除了在广大解放区广泛传播与得到接受之外,在重庆、上海、港粤等"非解放区"也得到迅速的传播与认同。来自延安的文艺政策,通过流动的左翼文艺界人士在"非解放区"进行宣讲、传播,渗透进入当地文坛而落地生根,引发了方言文艺运动,其中本身具有母语方言化优势的港粤方言文艺堪称典范。不同"非解放区"方言入诗的诗潮与"讲话"的散播具有密切的关联,是"讲话"精神从西北高原东进、南下之后进行理论旅行的结果。方言入诗是"非解放区"广大城镇诗坛新的名片与生长点,最后因解放战争胜利前后外省诗人的离散与文艺重心的重新转向而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4.
说明茅盾同志一九五六年四月八日在答复毛丹、黄治正、施大鹏三同志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及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笔名的),因此,不但人家常常弄错(把别人的算是我的,把我的算是别人的,而主要是把我的算是别人的),我自己也弄不清楚。”①由此可知,茅盾同志曾在《申报·自由谈》发表过不少杂文,而这些杂文不但当时没有结集出版,解放后出版的《茅盾文集》也没有收入,现在《茅盾全集》正在陆续出版,收入的也不多。因此,我把这些杂文收集起来,略加注释和考证,重新发表出来,供矛盾研究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卓越的小说大师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茅盾在现代文坛一度普遍轻视报告文学的背景下,热情而及时地扶持了这一文学家族中的新品种。他在《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短论中指出:“伟大作品也可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不仅如此,茅盾还以自己创作的实绩表示他对报告文学的支持和热心。检视茅盾创作,可知他发表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有数百篇之多。出版的散文报告文学集有《速写与随笔》、《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来部。约略计算《茅盾全集》散文卷中半数当属报告文学。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实绩的重要的报告文学家。诚然,茅盾并不是第一流的报告文学家,他并没有创作出夏衍《包身工》那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品。然而.他的创作自有特征.因而也自有价值了。  相似文献   

16.
本刊作者     
钱振钢,1954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仟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茅盾研究》编委。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走向新大陆——中国现代作家与中美文化交流》,主编由全国20余所高校教师合作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参加编写由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及其他学术著作10余种。担任《茅盾研究》第八辑、第九辑的执行编委。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等期刊上发表鲁讯研究、沈从文研究、张爱玲研究、老舍研究、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其…  相似文献   

17.
<文艺阵地>作为一个以理论批评为主体的文学期刊,在其出版的5年中先后组发了一大批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引领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艺理论批评的方向,在中国文坛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不仅捍卫与发扬了"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原则,而且扬弃与消解了战时"旧形式"、"公式主义"等浮泛的文学创作之风.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环境,<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憾.  相似文献   

18.
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进入学术视野,始于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此前它曾是奏折中的"海防议";之后近30年,它一直被"性质之争"所困扰:历经淮系与湘系利益之争、爱国与卖国之争和两种策略之争三个阶段.至20世纪末,在近代化视角下,关于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研究,摆脱了"性质之争"的局限,研究空间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19.
回首百年"五四",需从其"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双重气质说起。置于历史时代背景之下,从"文艺"和"启蒙"双重维度审视新文化运动的起伏、颉颃、变奏,可以清晰把握其"来龙"与"去脉"。以"文学"作为共执的支点,胡适"改良"的谦和、不确定性与陈独秀"革命"之坚定无比、彻底决绝正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气质的根本差异。"问题与主义"之争、"自由与解放"之争、"提高与普及"之争等都是胡适与陈独秀等《新青年》同仁对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不同拣择与流布,是"复兴"与"运动"的分理。最终在中国语境下,新一代知识分子纷纷从书斋中走出,与工农大众为伍,"运动"以强劲态势压倒"复兴"。从双重气质到单一气质,由复调到单调,"五四"经历了由乐章到华章之血与火的历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茅盾对毛泽东文艺思路的阐发 ,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执著 ,对作家作品的评价等三个方面简要地评述了建国后 17年时期的茅盾文艺思想 ,并较中肯地论述了茅盾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程中的功过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