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学界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人本主义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思想",与唯物史观是根本对立、界限分明的,他后来抛弃、超越了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看法不符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根据表明,人本主义是马克思哲学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他在后来的"唯物史观成熟著作"中继承而不是抛弃了早期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其前后期著作的人本主义思想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与唯物史观之间并不构成"对立"或"冲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澄清上述事实,有助于科学评价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乃至其早期著作的历史地位,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雷 《学术探索》2015,(3):27-31
就启蒙运动的进步意义而言,启蒙理性在知性领域给予人以真理和自由,在道德领域启蒙理性把道德判断的主体还原为人自身,即有理性的存在者为自身颁布道德律令。然而由于启蒙运动自身存在着固有的逻辑悖论,启蒙运动特别是启蒙理性不正确地对待情感导致了现代社会诸多的道德困境。休谟的道德哲学不但证伪了宗教神学的道德基础"上帝存在"的观念,而且还诘难了理性主义道德认识论,因此,回归休谟的情感主义道德认识论为应对启蒙理性导致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物质生产与自由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二者的对立到二者的同一,再到二者的对立统一.其中第一次否定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标志着人本主义范式的最终解体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二次否定则发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正是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物质生产→自由活动"的上升逻辑出发,马克思在<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王国既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又在其彼岸"的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唯物史观的最高水平,为我们把握唯物史观的实质,划清其同"经济决定论"庸俗理解的界限,回击人本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对唯物史观的"颠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历史地位,国内外学界曾流行多种看法。本文按照"笔记文本的个案研究——笔记间关系的辨析——笔记主题的判定——笔记在马克思同一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中的地位的指认——笔记与马克思社会理想、革命实践的关系的辨认——笔记与马克思其他主题的理论探索活动的关系的考察——笔记历史地位的界定"的方法论思路,对"人类学笔记"的历史地位做了重新界定:笔记是为直接配合晚年马克思"根据世界人类学最新科学成果,系统探索和制定唯物史观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理论"的唯物史观创新计划而作的准备性材料,它们实质上是为晚年马克思系统阐明唯物史观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理论、写出一部系统阐明上述理论的历史哲学著作做材料、思想上的充分准备的,而就其终极理论使命、价值目标而言,它们也是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革命实践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对农村公社的再研究和《历史学笔记》中对世界历史的再研究,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些思想既不是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做纯粹的"西方社会理论"加以抛弃,从所谓"单线论"转向"多线论";也不是仅仅一般地确认社会形态演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限于指认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历史条件可以跨越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原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正是以这一突破为理论支撑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对他同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张曙光 《河北学刊》2008,28(2):11-19
在首次阐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构成原初历史的"四个因素",并随后论及"意识"和作为现实的意识的"语言",却未将其列为历史的第五个因素。深入分析个中原因,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发展,从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及文明进步的视角理解"意识"和"语言",则应将其提升到构成历史要素的行列之中。这一提升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经典形态的唯物史观,更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着眼于由人类所造成的现代历史中的许多新问题,人类的新启蒙已成当务之急。而这特别要求各民族文化的交往对话,要求人们对"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的反躬自省,以谦逊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亲近大地,关爱众生。  相似文献   

7.
在唯物史观视阈,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的"总问题".如果说"资本统治"属于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问题",那么,传统社会形成并作为残余遗留下来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方式",则是属于中国特有的"中国总问题".哲学作为在思想中把握的时代,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的哲学家们要有深邃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中国经验",建构"中国理论",破解"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应该成为何种人?”是现代人的基本困惑,也是麦金太尔与马克思批判现代性道德的共同旨趣,但二者理论路径却不同。麦金太尔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欲回归古典传统,马克思则在辩证思维主导下走向了对现代性社会的批判和扬弃,这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这个时代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他也无意于建构这一标准。马克思不同于麦金太尔的地方在于,麦金太尔将危机指向了启蒙道德筹划,马克思则将危机指向了现代性社会本身,认为正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现实带来了道德危机。马克思将所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视为通向真正的人类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认为个体的人、自由、对规则的遵守、科学技术、工商业等等,都是在为真正的人类解放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具有双重效应。认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二律悖反”关系的观点由来已久,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建构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环境是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演进序列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论著中,对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是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简称“五阶段论”,二是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从“五阶段论”到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梭的启蒙思想以其批判的激进立场而著称。他不仅是启蒙运动的赞扬者和辩护者,而且也是启蒙观念的批评者和检讨者。他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的道德败坏联系起来,将私有制的产生与人类不平等的发生联系起来,由此提出了他的异化观及其文化批判。根据他的思想逻辑,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社会的进程,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因为文明发展带来了异化的后果,这就是人为的替换了自然的,不平等取代了平等,不自由压倒了自由。他以一种道德主义的激情将异化问题与文化批判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启了西方现代性批判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12.
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在根本上是人的存在问题.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能够追问自身的存在意义.对自由意志的思考意味着人开始走向了对人自身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自觉确认与自觉承担.近世西方以自由意志和个体选择作为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从伦理精神本性上来说是正当合理的.但是,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悖反关系,即:道德"应该"既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又需要克服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这种悖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个体与社会本体的二律背反处境.在生活世界中,道德"应该"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偶然性情景和存在性事实的影响,也与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相联系.自由意志作为道德"应该"既是绝对的,又是历史的.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形成的划界关系乃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代中国的道德代价,必须看到"经济基础"的作用。要否定离开经济谈道德、离开道德谈经济的割裂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保证道德代价问题讨论的物质现实性;要避免机械地谈论经济决定道德、道德反作用于经济,而是要看到经济与道德的矛盾统一在道德代价生成中的作用;要对"经济基础"进行结构的、立体的全方位分析,考证经济活动、经济利益、经济关系、经济发展、经济形态在道德代价滋生中的具体作用;要以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共同标准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凭一种空想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道德理想来评判人类社会发展,轻率得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滑坡抑或道德进步的结论,也不能以纯粹客观的经济增长标准来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置道德代价问题于不顾。  相似文献   

14.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制度演进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生产力,其持续上升的运动,使其成为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其水平和结构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状态和人类的文明程度.但是,社会制度的演进奔不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而是由二者的关系决定的,即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程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而上层建筑对立程度而言,依赖于发达生产力的上层建筑能够自我固化,反而使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出现社会制度的跃升性更替、跨越式发展和跨越式制度演进构成社会制度进步的常态.文章通过社会制度更替的演进模型,具体说明了这种跃升的动力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所描述的资产阶级文明分别在其故乡与殖民地两副截然相反的面孔为契入点,全面梳理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文明伪善的系统理论,并指出该批判与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道德批判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本文呈现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文明在殖民地伪善的内涵并比较其与马克思的道德批判之间的异同,揭示资本主义文明伪善的原因以及指出超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纲挈领地勾勒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资本主义与殖民地关系的理论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对贸易摩擦加剧与单边主义盛行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6.
段迎晖 《天府新论》2010,(4):111-115
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正确解读需要准确把握两个重要维度:第一,马克思"文化"概念"缺席"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从社会实践背景看,文化问题尚不是马克思时代的"显问题";从思想史背景看,马克思对当时盛行的唯心史观保持着高度警惕.第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深层逻辑.从思想历程看,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发展同唯物史观的发展相伴随和交织;从表述方式看,马克思借唯物史观相关概念来阐释文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的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中心线索与方法论基石.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8,(3):16-2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是其社会发展观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从历史观和价值观辩证统一的视角,深刻洞悉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发展与代价的真实关系,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过程沉重代价的反思,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探寻扬弃社会发展代价的可能路径,其价值旨趣在于最终指向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冯景源 《东南学术》2006,(6):107-114
<东南学术>开展的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学术争鸣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表示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从一般原理的研究进入到重视文本的探讨.这种文本的探讨深入到唯物史观的三个方面:一是这一历史观在唯物史观制定初期没有也无法制定的部分,这就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内容;二是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三是马克思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这表现为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关系问题.对此,争鸣双方都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二,双方的分歧是同我们以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层面上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解有关系.长期以来,哲学教科书遵循的是"二分板块"结构(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的关系是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推广"或"应用"的关系.今天我们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争鸣,既涉及对"二分板块"观点下的唯物史观理论如何制定的理解,又与这一理论体系、历史使命或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个人"指的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基本范畴,也是贯穿唯物史观始终的一条主线。为此,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出发,对这一理论前提确立的方法论思路、本真内涵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展开分析与论证,有望推动学界同仁对马克思"个人"思想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5,(12)
最初由法国哲学家安东尼·特拉西提出的"意识形态"一词意指"关于观念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借用了这一概念,并从生产力发展、劳动分工及所有制的关系等唯物史观视域对意识形态进行剖析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生产力、分工及所有制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受到冲击,集体主义原则遇到巨大挑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视域的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提供了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