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但是出于稳定和减少改革阻力的考虑,在1994年的制度中有明显的维护既得利益的特征,1994年改革前的补助、上解和有些结算事项继续按1994年前的体制运转。这使得分税制改革没有完全实现"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的指导思想,中央财力集中度仍然不理想,地方间财力不均衡的程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是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一种分级预算的财政管理体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创新 ,不断的历经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调整 ,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调动了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然而现实中却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基层 (县乡 )政府财力匮乏以及地区间财力的非对称性问题。应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责 ,适当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现行融资模式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述推进地方政府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地方政府直接债务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 ,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特别是 2 0 0 2年实行的所得税制改革更是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然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前财政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 ,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治理对策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如提高政府应债能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健全与地方政府举债相应的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风险和结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不合理的财税制度;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滞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助长了盲目举债等.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举措: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债务余额;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渠道;严格举债程序,设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完善债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地方主要决策者和金融监管负责人的问责范围.  相似文献   

7.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风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运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我国各省市未来三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东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可持续性较好,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大,可持续性较差;(2)在可支配比例25%的情况下,仅凭借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收入作为偿还债务的唯一来源,我国东北和中西部的部分省份会发生债务违约;(3)在加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情况下,我国各省份不再有债务违约的风险,债务可持续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一、认真转变政府职能:设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深层次目标我国传统中央计划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参照前苏联斯大林“命令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界限不清,政府部门经济职能过于扩大,往往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被视为理所当然。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是通过政府机构中的计划经济系统来组织的,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均按计划经济对总需求的管理程序,首先反映到基层政府部门,经基层机构加以审核和选择后,再向上级部门层层上报,其中包括各上级政府部门的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对地方分权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强化,由此而引起的竞争问题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多层次、多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中选择财政竞争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试图找到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现实下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考奚昌颐财政体制,指的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与管理形式,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既定财力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及其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个别利益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决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运用公权力时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机会主义行为;而在处理二者财政关系时,渐进式改革所特有的制度边界和制度约束的不清晰,对中央行政集权的制衡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是二者机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原因.因此,抑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上的机会主义除通过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尽量减少政府利益与相关方面利益的不一致外,关键在于改变现实条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的"参与约束".  相似文献   

12.
地方发债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不可避免,而隐性负债又极易引发财政风险,因此,应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制的举债权,对地方政府发债进行公开、规范的管理:对地方政府发债实行余额管理;限定地方债券资金的用途;为地方债券设置偿债基金;公开地方债券信息;加强对地方债券的市场管理;逐步消除地方或有隐性债务。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税制”财政体制虽然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分税制”与国家结构的关系,国、地税机构分设和地税垂直到省管理出现的管理矛盾,政府行为与地方“引税”问题久拖难止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新的视角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税制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而地方财政压力所引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动,形成了普遍的"占地竞赛".获取"土地财政"成为政府的普遍"偏好".分税制进而地方财政压力导致了对土地的掠夺;有必要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行测算;以阐明农地为什么会成为掠夺的对象.改善分税制的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府预算外和预算资金收入的约束和规制,特别是变革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以及对农民行使产权行为能力的保护,是改变"分税制"-财政缺口-土地财政-农地流失运行逻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有效的法律调整,必须始终贯彻整体以支定收原则、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相对统一原则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恰当原则。整体以支定收原则体现了财政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界线,保证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公共性;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相对统一原则维护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中央转移支付恰当原则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关系的连接点,维护了中央政府的调控权,确保了整个国家的政府收支活动的统一性、整体性与和谐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标尺竞争和财政竞争进行区分后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级政府之间的竞争机制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之前表现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而1994年之后表现出地理相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1994年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出现"重基本建设"的扭曲,这是财政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2012,(4):3
4月13日上午,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经济研究中心、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地方债务与财政风险国际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困境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间合作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步形成,但现实中这种合作存在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已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已有的研究围绕困境形成的原因和时幕进行了分析,可被梳理成三个研究视角,但都需要加以完善:制度的研究视角仅限于刚性的规则和规范,忽视了对制度丰富内涵的理解;治理的研究视角则需进一步说明如何构建多元主体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合作所遵循的秩序;政策的研究视角把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宏观的区域政策上,却忽视了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中观和微观政策的思量,忽视了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财税体制改革方案贯彻不彻底,税收收入大部分归入中央财政,造成基层政府税源分散和数量不足,导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匹配,地方财政创收能力下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力而大量举债,形成地方债务的迅猛增长,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面临着规模巨大、融资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披露和监管缺失、对土地收入和银行信贷高度依赖等严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加快发展市政债券、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债务问责和政绩考核机制、合理调整债务结构等措施,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债务及相应风险的存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本文在总结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际上有关地方债务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