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学问》2015,(5)
<正>关于如何认识中国历史疆域问题,人们存在着不同认识。有人主张"以当时各王朝的疆域为历代国土范围"1,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范围来处理历史上的国土问题"2,有人主张以历史上的秦、两汉、隋、唐、元、明、清统一王朝的疆域为"确定历史上中国疆域范围的主要标志"3,有人主张以"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化浪潮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从集中到扩散的技术城市化、从文化到文明的人文城市化及从人口膨胀到人口萎缩的周期性城市化浪潮。这揭示了城市化问题的复杂性,也生成了人们对城市化的恐惧感,诸如生存性恐惧、正当性恐惧、价值性恐惧和同质性恐惧。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化都会不断遭遇风险、危机、质疑和批评,但是城市化也是一个不断激活和打开生活空间的过程,城市形态映射社会权力、城市环境呼唤生态伦理、城市治理拼贴出城市秩序。追求城市生活的可能性是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城市策略是成就“希望空间”的基础路径。城市文明的融合叙事、微观叙事和多元叙事是不断突破城市化自我限度的方式,也是不断重构城市创造力的共同策略。因此,人们对栖居空间的美好向往一直充满着现实的希望,即“城市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一个专注于大楼、工厂、公路等"现代化建筑物"的过程,还是一个"树人"过程,即对"城市人"培育塑造的过程,因此,如何渐进实现从"城市化"到"城市人化"的嬗变更为关键。本文通过实证考察淮河流域小城镇东县"刁民"社会类别在建国以来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被建构过程,纵向描绘了小城自身的城镇化演变,对城镇化浪潮中小城镇人力资本提升困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淑华 《社科纵横》2014,(12):102-10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其中城市贫困儿童的困境成为引人注目的时代问题。作为社会转型时期杰出的女性思想家和改革家,简·亚当斯积极参与到"拯救儿童"的改革潮流中。她对童工、少年犯罪、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健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为改善儿童的处境作了大量工作,为美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约生 《日本研究》2003,46(4):41-47
城市化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化 ,从广义上说是指传统的、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从狭义上说 ,它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 ,城市人口迅速集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功能更加适应工业化、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强化的历史过程。1本文将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 2 0年代作为日本早期城市化的阶段。 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是日本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城市化的发展 ,对日本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  在前工业社会 ,农业始终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城市“不…  相似文献   

6.
空间转向主要是指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空间具有社会性.从列菲伏尔、卡斯特到哈维和索亚等人对这个转向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问题的兴起和突出,理论上与法国哲学中重视空间的传统有关,实践上与近代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化有关,与当代信息化和全球化下空间问题变得突出有关.空间转向对我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哲学研究以及城市问题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城市的变化过程始终与社会整体,更为具体地说,与其所属国家的整个发展极为紧密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B.F.霍斯利茨就是以这一认识为前提,纵观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的趋向,并对不同城市的作用加以论述的.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生产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两个概念.所谓生产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形成、延续和发展,对该城市所属的地域和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8.
关于浙江主要城市功能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迈向21世纪的征途中,我国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地域形态的变化、城市布局的调整、城镇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新一轮城市化高潮的到来,浙江城市化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增长极”效应,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轴心。本文以浙江1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本背景,力图对未来15年及其后一段时期内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作一初步探讨,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欧阳仕文 《社科纵横》2011,26(4):128-131
孙中山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思考了中国城市化的诸多问题。对于现代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功能已有一定认识和体察,对于中国城市的市街建设、住宅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卫生状况的改善、花园和绿地建设的内容有清晰设计,并提出了建立现代交通、通过工业化推动中国城市化、通过特大城市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通过"平均地权"解决城市化所需土地资金等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帕克与美国城市移民同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山 《求是学刊》2008,35(1):133-137
罗伯特·E.帕克是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创建人之一和领军人物.20世纪初帕克深入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对当时城市外来移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提出了种族关系周期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距离"和"边缘人"理论.帕克的研究由此开创了城市社会学之先河.他非常关心外来移民同化问题,通过调查认为.族群社区和外文报刊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融合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伯君 《创新》2007,1(6):73-79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这些资源和产业的趋势就越强。成都"城乡一体化",科学地利用了城市化进程中"逆城市化"的规律和力量,其实践意义就是解决了长期困绕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和"大城市病"问题,具有在全国推广的普适性;其理论价值丰富了城市化。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为我们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创造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杨丽佳 《探求》2001,(6):13-17
一、广州城市生态结构建设的主要经验 广州的生态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在这之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主要是侧重于污染防治。回顾改革开放后广州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初,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广州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以破坏为主。 这一时期工厂遍地开花,人口迅速膨胀,房地产开发高潮迭起,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人们对这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未考虑过“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13.
苏南城市郊区化与社区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 《社会》2003,(12):24-26
自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步入了城市郊区化的新阶段,这不仅对其城市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城市郊区化一般是指人口、就业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西方国家的郊区化经历了城市中心人口、工业、商业及办公业等先后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全国整体而言,现阶段的城市化仍然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集中城市化阶段,但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苏南等地区也已经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现象,并由此引起了原由部分社区的分化与重组。因此,重视城市郊区化过程中的社区重建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十九世纪是美国文学赢得独立性、民族性而引起世人瞩目的世纪,那么二十世纪就是美国文学创新变革、流派叠起从而走在世界文学前列的世纪。在十九与二十两个世纪的交替时期,美国由于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一面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一面又不能适应观念的剧烈变化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伍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的温斯堡》就是描写这个时期的小镇生活和小镇人的种种变化的作品,成为当时这类作品的典范。德莱赛的《嘉莉妹妹》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世纪交替时期受金钱支配的中产阶级和社会下层的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超先增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无论人们的认识有怎样的分歧,大城市超先增长是事实,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城市之所以超先增长是因为这种模式具有经济、社会和人口的聚集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中有辐射和扩散作用,有比较完整的城市化内涵。然而大城市在其增长过程中也有自身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发现困扰大城市发展的矛盾焦点是城市人和城市区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北京农业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民国时期北京的农业很少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大概是由于严格地讲,北京经济中并没有农业这一生产部门。在1928年以前,北京的行政区划只包括内外城区。当时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可以从全国调入各地的农副产品,郊区农业在城市经济中也不占有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和客观上都似乎没有农业。 1928年以后,北京城发生了变化,由首都降为普遍城市,失去了在全国各城市中的优势地位,周围农村对北京来说,就比以前重要多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四郊农村由原河北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品质、效率令人瞩目,但其拓展与深化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化解高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市危机,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满足人类居住的向往,生态城市化理应成为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理想路径.要真正认识并走向生态城市化,应充分了解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价值观念,最终将对生态城市化的把握和认同落实到人类的道德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以上海石库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徐慧霞 《学术交流》2007,(10):119-122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可考虑通过旅游开发促进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对它的开发可从"内部功能转换"和"外部角色创新"两个方面来考虑。前者包括把传统民居改造成旅游景区、景点等吸引物,或家庭旅馆等旅游接待设施,后者包括创新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创新利用其符号象征价值等。开发工作应切实遵循保护性、协调性、居民参与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关于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一直追溯到城市的产生这整个时期。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广泛使用起来是在190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个时期中,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城市化理论著作,但是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已有不少论述,,有些论述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都有论述。第二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作为政治现象产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空间"与"治理"视角对城市政治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个体、社区、城市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本文总结评述了市民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社区发展非均等化、社会资本、城市中的"邻避"现象与城市政体理论等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政治研究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特点,发展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政治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