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非常重视中国艺术精神的阐发及重建。从道德文化哲学角度,他把艺术精神理解成道德精神之"用",显出浓厚的儒家本位的立场,但当他悬置"道德理性",论中国艺术"虚实相涵"之特质,"生化无穷"之"化"境,都深契于庄子哲学,并呼应着他早于徐复观近20年提出的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一说。唐君毅对"郭象注庄"之"自然独化"一义的延伸阐发,揭示出庄子之"道"实通于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颇具后现代颠覆与创新精神的纳博科夫将关于文学艺术的一切"先见"与"定见"悬置起来,对小说艺术的本质存在进行了无限度的"还原":首先,消解外在"异质价值"对艺术作品本质存在的遮蔽,将艺术作品中并列而置的"真、善、美"标准简化为"美(内蕴真与善)",即确立"美"(诗性)在艺术作品中的中心地位.第二,再一次"回溯":对小说"诗性"的本源问题进行还原性思考,他察觉到了艺术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异质同构关系,从而有效消除传统摹仿论、唯美主义及现代文论中的某些理论缺陷,并从源头上保证小说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无限可能.纳氏艺术本质论不但为实验小说的大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小说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中,石涛的画论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倡导的中国画艺术的美学精神即强调画家主体的心性表达,抒写画家自然美感情趣。这在中国画艺术表现里体现为水墨结合、水墨相融、水墨一体所产生的艺术丰富表现力,它是艺术家追求艺术审美理想的结果,这一结果就包括有"絪缊"之美的内涵。"絪缊"是画家把对宇宙自然的审美感悟抽象化为理性思维观念,并使其形象化、视觉化所创造出的具有混沌苍茫的意象之美,它对中国画艺术审美创作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园萃思     
由批判而来的作品的历史展开和作品真实内容的哲学展开是处于相互影响之中的。艺术理论不应成为远离艺术的东西 ,而应专注于艺术的运动法则 ,而艺术作品则是封闭性地与这种法则的意识相分离的。艺术作品作为某种客观精神的相面术是捉摸不定的 ,而客观精神在其外观显现的瞬间是从没有被看出的。属荒谬范畴的事物 ,即最讨厌地敌视解释的东西 ,就存在于必须由其得到解释的精神中。作品对现出其真实内容之解释的需求 ,同时就是其本质上不完满的表现。作品并没有达到要客观地存在于解释中的东西 ,未实现事物和实现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区域便构成了作…  相似文献   

5.
庄子对空间的体认既达到了相当的哲学高度,又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他以"道"为思想核心,由"道"的本质属性的支配而构建了两个互相对立、互为依据的空间——现实空间与道论空间.这两个空间以主体体验的形式呈现,既是对"道"论的完整丰富,同时又不期然间体现出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内在沟通.双重空间经由主体人格之超脱、主体精神之飘逸、主体生命之流注,融贯而为中国艺术的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84-88
元代是中国古典艺术史上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性张扬的时代,元代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与前代迥异的审美理念。元代艺术精神的形成与当时的主导意识形态——新儒学息息相关。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元代士人对以程朱理学、象山心学为代表的新儒学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接受和改造,发展和完善了"心境说"、"性情说"等审美范畴,拓展出独具特色的元代艺术精神。正是在此基础上,元代艺术家最终确立了中国古典文人艺术的基本范型。  相似文献   

7.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在建构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时,试图把艺术作品之真理性的基础建立在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性质上,从存在论角度来解释艺术作品之意义的发生,并将之判定为真理的自行发生。这种作法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区分艺术作品的存在论意义和艺术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意义,并试图用存在论意义来填充艺术作品的意义,这有违艺术作品的意义结构,并丧失了艺术解释所应具有的限度。存在论上的真理性应当建立在符合论意义的真理性之上,以艺术作品之意义的历史生成为主体,从而形成以内容意义上的真理性与生成意义上的真理性相互支撑的艺术作品真理性。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作家吉本芭娜娜代表了当代日本文学中一种崭新的倾向 ,她在创作中并不刻意地思考所谓主流的东西 ,而是反复琢磨如何通过展现人之共性 ,触发心灵的共鸣去赢得读者。这种文学观直接带来了她作品的一大特色———“通俗性”。芭娜娜为实现通俗性而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渲染情绪以及叙述语言的简洁化和口语化。与通俗性紧密相连的是商业性 ,二者都是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点。芭娜娜的创作以及读者对她的接受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 :文学创作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界限正日渐模糊 ,艺术作品和精神消费品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步缩小 ,文学兼容了文化与经济的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9.
金雅 《学术月刊》2012,(8):112-119
"境界"和"趣味"作为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诉求与人生诉求相谐的致思路径,发扬了中国美学融审美艺术人生为一体的精神传统。从生命之欲到静观到无我,王国维的"境界"最终回到了生命之欲不可消、人生之苦不可解、艺术与审美终不能拯救人生的审美救世之悖论中;而从生命之力到迸合到化我,梁启超的"趣味"则将人生审美推向了春意蕴溢的超拔之境,既是诗意的也是乌托邦的。两种人生美学旨趣呈现了民族美学和谐蕴藉的人生情致在中国现代的演化与分化、深入与拓展,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自觉的重要始源。特别是梁启超之后,经朱光潜、宗白华等的丰富发扬,远功利而入世的趣味化诗性精神蔚成中国现代美学精神之主脉,聚焦为人生艺术化等命题。这种追求现实生存与人生超越相统一的诗性张力品格,跳出了王国维式的纠结,在今天这个实利化、技术化的时代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萨尔瓦多·达利的绘画艺术多与梦幻、奇异、非理性等术语发生联系.通过对感觉的"拼贴",在"拼贴"的感觉中,实现其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利画作中的日常生活元素在非理性内重新组合,作为一种视觉性的意象与超现实主义的客体,突破理性对真理的遮蔽,进入超现实主义所宣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中大致说来,其深层所表现的丑,首先是与(羞)恶相联系的,进而与道德发生联系.唐宋后,在艺术领域丑演变成一种无关道德的精神和旨趣,丑其实是怪异,艺术对丑怪的表现也就表征了一种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的审丑精神.总体看来,中国古代的审丑艺术实际上体现了"以丑为美"或"化丑为(中和)美"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导演黑泽明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King Lear)拍出的电影<乱>(Ran)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作,我们认为,虽然评判艺术作品之美,须秉承独立精神,即把该作品置于其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去考察,避免电影改编作品或其他"改编"作品陷入向不属于自身艺术特性的门类中寻求欣赏的标准的境地,但文艺创作的繁荣,却须知彼(其他艺术门类)知己(此艺术门类),摈弃门户之见,即以"乱里春秋"的艺术手法运用于艺术创作,将任何可能性都视为根本追求,所谓艺术创作的自由与新意,才是不受限制与拘束的.而实际上,"乱里春秋"的方式,就是人类文化自身运行的方式,即"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新儒学艺术化、宗教化、哲学化三个方向中,方东美对艺术化(审美化)方向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宇宙本体论中,他揭示了中国哲学、美学中"普遍生命"的艺术性,以之为艺术价值的根源与依据;在人格超升论中,他致力于建构包括诗人品格在内的"综合人格",将艺术精神的主体内在地包含在综合人格建构的努力中。方东美的哲学同时也是一种美学,其哲学探索的主题是追寻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艳 《阴山学刊》2010,(5):56-59
钱穆以历史和国学为径,阐发出了独特、精微的传统美学与艺术精神:贵族文化与审美精神——中国古代早期艺术与审美的一个视角;抽离现实,存神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欣赏与刺激——人生的艺术化生存;园亭化和复式化与堡垒化和单式化——中西艺术之差异。钱穆思想的美学之维为拓宽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路径和思路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8,(9):31-37
道教是一种非常美学化的宗教,道教信仰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道教审美的独特内涵。随着"道"的宗教化过程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道教的基本信仰与宗教关怀表现出"终极关怀"和"现实关怀"的双重进路,道教的美学思想也相应地兼具超验与经验两个维度。以形上本源之"道美"、澹然无极之"真美"、境智双绝之"玄美"为代表的超验之美和以自由逍遥之"仙美"、长生久视之"寿美"、享乐太平之"生美"为代表的经验之美,是道教美学思想发展与演进的两大宗趣,绝对的精神超越与此岸的生命体验是道教审美活动难以割舍的两种旨归。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弄错了凡.高名画《鞋》的主人,从而在凡.高自己的鞋中直观出了一个农妇的世界。这个错误,使得"存在的真理在艺术作品中自行发生"成为一个谎言。它的发生显露了现象学方法在解释艺术文本时的局限性:理论家本人的体验与想象被强定为艺术作品的"真理"。错误产生的根源在于,现象学要研究的是意识的意向性活动,而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是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而是利用自身与世界的符合关系规定着意向性活动,如不服从这一"规定",就会导致对艺术作品的过度体验。现象学把个体性的审美经验的发生等同于"真理",这就使审美经验的个体性被放大为艺术作品的本质性内核,而这种个体性经验在被还原为作品的本源时缺乏说服力。因此,现象学真理观在解释艺术作品的内涵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
张晚林 《阴山学刊》2006,19(2):24-29
徐复观对中国画人艺术修养之嬗变的心性学考察,论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一画"之间的精神升进关系,而这种升进正是画人人格修养工夫之所致.在此基础上,徐复观进一步提出"画的究竟义",由此可以解明艺术在以心性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几乎成为半个多世纪中国学界的"共识".其实,作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重要范畴的"意识形态",具有四个基本品质:利益、价值的判断性,思想观念的倾向性,领域广泛的统领性,精神文化的引导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艺术与意识形态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同样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彼此可以互为对象--艺术可以反映意识形态的内容,意识形态可以反映艺术活动的规律;彼此可以互相影响--各种思想理论,如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宗教思想,包括艺术思想理论,可以影响艺术活动,而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影响各种思想观念的形成.二者不可能互为本质.因为,艺术只能是"意识形态"可能的表现"形式",而非意识形态本身.意识形态,也只是艺术作品可能表达的思想倾向,是构成艺术特殊性质的元素之一,而非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吴明 《东南学术》2012,(4):245-250
本文主要探讨艺术如何在当下社会中发挥道德建设的作用。以优质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发掘出不同于形式主义艺术批评与旧式人文主义的新人文主义艺术道德观。通过辨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真善美的矛盾与统一,将"希望"确立为艺术在当代道德关怀中的核心价值。探讨艺术现象学的观看方式对树立这一核心价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艺术是对艺术技术化"遮蔽"艺术本性的"去蔽",其文化本质在于使技术和艺术成为人类在生活世界中的存在状态的显现。新媒体艺术不仅体现后现代的种种文化特征,而且彰显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批判精神。作为一种利用技术进行反思与批判的艺术,批判性是新媒体艺术最本质的精神内涵。这种批判性在美学维度和现实维度两个向度上展开。中国新媒体艺术积极参与中国文化精神之建构,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