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萨特存在哲学的无神论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无神论立场所指向的是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 ,他认为 ,以崇尚科学方法、追求实证知识为基本特征的近代西方哲学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的无神论水平。他本人坚持从无神论立场上接受存在哲学 ,从而使存在哲学在当代获得了一种无神论的发展形式 ,他力求将无神论立场贯彻到人的道德实践领域 ,强调人的自由、责任只能在道德基础上找到答案 ,为此 ,他设定了自由论与决定论的根本对立 ,但由于受到存在哲学自身理论的限制 ,他最终未能为存在论建构出一门系统的道德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萨特伦理叙事中的"审美距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萨特早期的自由主义伦理叙事中,他强调叙述者要与作品中的人物保持一定距离.这形成了他的"审美距离"理论.本文从"叙事距离"和"情感距离"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理论:在叙事距离上,萨特指出叙述者要与作品人物保持稳定、一致的距离;在情感距离上,叙述者要对人物情感立场保持静观态度,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道德悬置立场.萨特的"审美距离"理论,对后来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有所启发.同时,对其作品中道德悬置之后的情感立场缺失,也有不少争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上帝的观念在从帕斯卡到萨特的存在哲学代表人物思想中的流变,勾勒存在哲学思潮中的信仰消长的脉络,指出在宗教沉思主题之下存在哲学基督教与无神论两大分支的相契之处,乃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注。  相似文献   

4.
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头面人物,是他的时代"神学领域的罗伯斯庇尔",一生致力于宗教批判与研究。他阐明了法国无神论启蒙的来源、成就与局限,认为宗教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上帝是异化为人的人。鲍威尔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并以上帝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在一定前提下宗教信徒及神学家是无神论者的论点。就否定神(上帝)而言,很难说唯物论的无神论与唯心论的无神论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5.
D·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提出了神话立场是研究耶稣生平新方法的立场。B·鲍威尔批判了这一立场。他指出神话立场是“神秘的”,其理论基础是错误的,历史依据也不可靠。自我意识哲学是鲍威尔批判神话立场的依据,也是他提出宗教异化思想的理论基础。自我意识是活动着的“大全”,活动、创造与自由是它的本性。上帝只是实在思维的非思维,现实存在的非存在。鲍威尔以无神论对抗施特劳斯的泛神论。作为同是青年黑格尔分子,他们之间的论争是“兄弟之争”。  相似文献   

6.
自巴门尼德以来,虚无问题就是哲学家们探索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海德格尔通过将虚无阐释为使存在得以显现的,此在超越的对应物。然而,尽管萨特继承了"此在"作为"存在"这一条海式路径,来探究自己的生存本体论,但萨特还是对海德格尔的虚无观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萨特将海德格尔的"此在"改造为"意识",进而认为这种"意识"就是"虚无",这种虚无的本质就是一种否定性意识。尽管基于不同的构建本体论的出发点,萨特对海德格尔关于虚无概念的批评和改造还是切中要害,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董琦琦 《晋阳学刊》2007,7(5):82-85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著名的神学家,面对宗教体系日益理性化的趋势,回归人类本心,使"信仰"植根于"体验",其倡导的现代宗教观为基督教辩护另辟蹊径。在通往神圣精神存在的过程中,柯尔律治极富创造性地将"体验"元素融入其中,使得神学义理在浪漫主义提供的解释坐标中得以被理解,基督教教义与浪漫主义原则并非面临着"非此即彼"的局面,上帝对人的直接启示,人对上帝的直接体验因而成为可能。柯尔律治充分回应浪漫主义的时代特征,将审美经验有效施用于神学领域之内,为宗教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同时,艺术之思也因为领悟神启而获得了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8.
《魔鬼与上帝》(以下简称《魔》)是萨特完成于1951年的一部三幕剧。在该剧首演时,萨特曾明确指出:“整个剧本探讨人与上帝的关系,或者可以说,人与绝对的关系”。①据此,有学者认为,该剧实实在在是论证了上帝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简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明 《文史哲》2006,(3):138-143
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观出自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虽然他们对启蒙的宗教批判持有不同的态度。基于相同的理性主义的立场,他们提出了目标一致的建立道德性宗教的主张,但在对宗教的性质的解释上却有所不同。康德将宗教看作是出自道德的需要,“上帝”是为了实现至善而设定的“公设”;黑格尔则把宗教看作与哲学一样都是纯粹的“思”,其目标是把握真理,“上帝”即是一种真理。他们的宗教哲学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忽视了宗教最本真的意义在于它作为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0.
存在自由环境和人──萨特存在主义评析刘欣萨特的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代表,本文拟从萨特哲学关于存在的意义和形式、存在的实质以及环境和人三方面对萨特存在主义作一简要评析。一、关于存在的意义和形式萨特是从一般的存在出发,以人的存在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斯宾诺莎被逐出教门是在17世纪中期荷兰黄金时代的犹太社区中发生的一个著名的思想事件,犹太人与加尔文新教徒此后不断控告他是危险的无神论者。但斯宾诺莎本人对这一称谓非常敏感,并专门写作《神学政治论》一书予以了严正的驳斥。但这本书不仅没有达到为神学辩护的理论目的,反而使无神论的名声在知识分子中愈演愈烈。关于斯宾诺莎何以未能成功地反驳“无神论化”涉及复杂的解释学问题,前提是要重构斯宾诺莎是如何捍卫他的神学的。他提出真正的宗教是人神相爱的“普遍宗教”,人爱神就必须相信上帝是必然存在的、唯一的、无所不在的、等级最高的,神爱人就必然会拯救人、赦免悔过人的罪。神学就是以普遍宗教的信条为基础的、爱人如己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正的哲学”就是对神、人及其幸福的理智论证,因而神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自罗尔斯正义理论面世,罗伯特·诺齐克就以其"持有正义"的理论对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提出挑战。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为个人拥有绝对的私有财产权提供了依据,也为最弱意义国家的存在提供了道德上的正当性,从而体现了一种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哲学立场,其实质是对私有财产权利的坚定捍卫。然而,诺齐克对自我所有权和持有正义的论述存在种种逻辑上和修辞上的不一致,所有这些都严重削弱了他对广泛的私人所有权的理论依赖。重新审视诺齐克的持有正义与个人权利学说,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自由市场给个人选择和个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自由市场观念并不能简单地否定和取代社会正义的整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寒 《北方论丛》2016,(4):112-117
萨特“人学空场”的基本含义是: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采用抽象的教条主义的方法,忘记了具体的、实在的人,把人吞没在抽象的观念中.萨特认为,其根源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主张用存在主义方法补充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萨特这一时期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转变,其理论实质是历史的辩证法.这一理论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其存在主义方法也存在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学研究的问题,刘泽华先生主张应采取"二分法"的态度、立场和方法,对此,梁涛先生站在片面提倡和弘扬国学的态度和立场进行了批评.但依笔者之见,梁涛先生本人所持儒家道统论的"国学观"及其学术研究的态度和立场就是极成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偏颇,片面地曲解刘先生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在有关古代王权的问题上,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认识上的谬误和自相矛盾的问题,因此,他对刘泽华先生的所谓学术批评是缺乏充分理据而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薛立伟 《理论界》2022,(6):29-35
知觉信念的辩护问题在当代知识论和心灵哲学中存在持续的争论。戴维森认为,知觉经验是个体持有知觉信念的原因而非理由,不能为知觉信念提供辩护;麦克道威尔则认为,知觉经验具备了关于周围环境特征的客观表征内容,能够为知觉信念提供辩护。实际上,两人观点的分歧比他们所认为的更大:首先,麦克道威尔认为,融贯论会导致知觉信念失去外部世界的限制,是对戴维森的误解;其次,虽然两人都拒斥单调的自然主义对知觉信念的解释,但给出的替代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并且,麦克道威尔对其概念论中的理论困难的回应不充分。因而,戴维森可以针对麦克道威尔的误解及理论困难予以更有力的反驳。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2)
萨特既将情绪的本质视作一种意向性意识,又把它当作人理解自身在世存在的一种方式。"意识"与"存在"构成了贯穿萨特情绪理论的双重径路,且前者更为根本。意识的意向性根源于意识结构中自为对自在的趋向与虚无化,也正是情绪意识的意向性决定了情绪对存在世界的认识、否定与超越功能。萨特的情绪理论既指明了"意识"与"存在"维度一体两面的关系,同时也是对现象学心理学与经验世界的贯通与综合。  相似文献   

17.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表达了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思想.在词--态度--世界的构思模式中,词的双重性造成了态度的双重性,并通过这种态度决定了世界的双重性.在双重态度"我-你"和"我-它"中,只有在"我-你"境遇中才会实现超越,创造出关系世界.要言之,人对上帝的信仰可以说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了处于"我-你"的关系世界之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卢毅 《社会科学》2022,(10):39-46
无意识学说可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石,对它的态度与诠释构成了不同思想立场的判断基准。从《存在与虚无》到《弗洛伊德剧本》及之后,倡导“存在精神分析”的萨特对弗洛伊德的整体批判尽管有所缓和,但其对无意识概念的拒斥不仅贯彻始终,而且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理论来替代它。此外,尽管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结构主义构想曾得到萨特的赞赏,但两人对无意识问题的诠释与阐发仍存在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精神分析的思想深度与发展前景,具有值得发掘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19.
萧红一生辗转几地,日本之行(1936.7.16-1937.1.3)尤为显著,这段时光被其自诩为“黄金时代”,其间经历强化了萧红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了其独立作家精神,加深了其对中国国民与日本国民性的理解。而这一切,也反哺作家后期的人生与写作,使其认识到了中国国民性的觉醒,能够客观公允地认识和评价日本民众。这些所思、所为、所写展现出萧红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沉着、严谨与冷静态度,在面对日本问题上所持有的公允态度与客观立场,并展现了其所持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相似文献   

20.
胡鹏林 《天府新论》2011,(1):141-144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其戏剧也贯穿着自由之存在的哲学观念。以《禁闭》为例,萨特不仅提出"他人即地狱",更加认同一种自由意识冲破他人禁锢的存在方式。《禁闭》中呈现出来的哲学戏剧观,关键在于在场之自由和行动之自由,只有达到两种自由,才能实现个体之自由和人类之自由,最终无限地趋近于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