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他所建立的美学体系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虽以诗歌审美意象为中心,但诗画一律,其蕴含了古典诗歌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所共同追求的审美旨趣。论析王夫之诗论思想中关于"天人合一"、"神理论"与"象外说"等艺术观点与古代画学之道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其诗学理论的意蕴,也对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现代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尽管黑格尔、克罗齐等人的思想是邓以蛰融贯中西的"他山之石",但中国传统画学思想对邓以蛰艺术美学观的形成有着根本的构成性作用。其中,尤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对邓以蛰的影响最大。邓以蛰在"书画同源"、绘画"六法"之先后主从关系以及"气韵生动"等问题上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张彦远的观点,并在史论结合——"画史即画学"的视野和方法基础之上做出了深入推进。这一系列源自《历代名画记》的理论从绘画起源、创作技法(用笔)及最高理想等层面为邓以蛰以"心画"为核心的美学体系的建立作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基础上,邓以蛰汲取西方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以审美自主主义为出发点,建构了极具特色的书画美学体系,并对中国的戏剧理论作出了新的阐释,从而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换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心赏"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意思是心灵的欣赏,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所讲的"内在感官"类似。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冯友兰等人力图将"心赏"提炼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学概念。王一川在冯友兰和宗白华的基础上,用"心赏"来论证艺术公赏力。"心赏"可以成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概念,而且尤其适合作为艺术学概念,我们可以将"心赏"界定为针对艺术的高级"欣赏",以区别于包含自然、日常生活在内的一般"欣赏"。找到独特的概念,是艺术学学科建构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北京大学从1921年开始,在蔡元培先生的提议下,就设置了美学课,并亲自主讲,这是他在北大主讲的惟一一门课程,也是全国最先开设的美学课程。由此,北大便形成了重视美学与美育的传统。著名美学家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先生等先后在此传授他们的美学理论,他们培养的学生不少后来成为中国美学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骨干力量。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朱光潜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以及邓以蛰的艺术美学研究等,成为我国20世纪宝贵的美学遗产。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美学教研室,这是全国高校…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立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现有三个研究方向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向,致力于在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贯通、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的融合、美学和其他诸相邻学科的渗透基础上,试图建立一套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以促进当今中国的美学研究。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研究方向,发挥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美学研究重要基地的传统研究特色,力求在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方向,主要是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建设上发挥独特的作用。美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从1921年开始,在蔡元培先生的提议下,北京大学就设置了美学课,蔡元培亲自主讲。这是他在北大主讲的唯一一门课程,也是全国最先开设的美学课程。由此,北京大学便形成了重视美学与美育的传统。著名美学家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等先后在此传授他们的美学理论,他们培养的学生不少后来成为中国美学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骨干力量。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等前辈学者的美学著作。成为中国20世纪宝贵的美学遗产。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美学教研室。1981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美学博士点。2002年,北京大学美学学科点进入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学科行列。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美学学科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被确立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7.
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安徽省怀宁县人,清代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20年代,邓以蛰与宗白华齐名,当时有“南宗北邓”之称;50年代,邓以蛰、朱光潜和宗白华同时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一时之胜。在“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领域,朱光潜和宗白华有“美学的双峰”之美誉,少有提及邓以蛰这个名字。当得知他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父亲时,人们似乎才恍然大悟。邓以蛰几乎已经被历史遗忘了。邓以蛰为什么会被人们遗忘呢?…  相似文献   

8.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现代艺术之父,他以表现主义风格颠覆了西方艺术的古典传统,开创了激进的现代主义艺术。首先,从艺术与原型关系入手探究蒙克一生反复绘制同一主题的心理动因,进而阐释他的诸多重复性形象所具有的突出的原型美学特质。其次,着力分析蒙克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情感原型形象:死亡意象、爱欲意象和孤独意象。这三类原型形象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由此构成了蒙克艺术的独特气质,进而成为深受其影响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典型形象。最后,转向艺术家蒙克的一个个体性问题,他明显带有情绪障碍的不稳定状态,为何导致了生命力旺盛的长寿艺术生涯,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乃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家自我慰藉的心灵疗愈关系。蒙克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大师,其艺术为美学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就“意境”的构成而言,邓以蛰认为有“形”、“意”两个基本因素;其次,结合书法意境的基本构成,邓以蛰就书法意境美的生成问题,紧紧抓住书法形象抽象性的特点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发。邓以蛰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是中国美学史乃至学术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美学家,他超越了以往任何美学家,使美学成为一门完整的历史科学,作为一个艺术理论家,他在《美学》中以艺术作品为核心,从作品与艺术家、作品与世界、作品与读者(观众)等角度,对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独到的艺术见解。黑格尔关于艺术美的特征、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世界等方面的美学思想,曾受到研究者们高度的重视,至于他关于作品与读者方面的一系列精辟的思想,至今似乎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其实,黑格尔在这方面的艺  相似文献   

11.
王充的《论衡》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结构体系中的一环,深入探讨王充的美学思想,看他从前人那里拿来了什么,给后人又留下了什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从先秦到魏晋美学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王充,其在美学上的发现得力于何处,何处局限了他的发现,弄清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天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可能还有其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春 《江淮论坛》2003,(4):143-145
"妙"和"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两者之中"妙"高于"美","妙"超越了"美","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主要范畴都与它相关.悟妙是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的精神活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自然、人生与艺术的相通点,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家、佛家思想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中,石涛的画论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倡导的中国画艺术的美学精神即强调画家主体的心性表达,抒写画家自然美感情趣。这在中国画艺术表现里体现为水墨结合、水墨相融、水墨一体所产生的艺术丰富表现力,它是艺术家追求艺术审美理想的结果,这一结果就包括有"絪缊"之美的内涵。"絪缊"是画家把对宇宙自然的审美感悟抽象化为理性思维观念,并使其形象化、视觉化所创造出的具有混沌苍茫的意象之美,它对中国画艺术审美创作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莫里茨·盖格尔作为现象学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在他的现象学美学理论中,通过考察审美判断确立出三种价值与三重自我,他对存在的自我与艺术的积极内容价值的论述启示我们艺术和艺术家须保持其深刻而高尚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继承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等老一代美学家谨严扎实、不断创新的学人风范和治学精神。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探寻,前进。一方面化大气力整理、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富遗产,另方面又致力于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杰出学者。一叶朗196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开始踏上了他的美学探寻之路。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在宗白华的指导下,和于民一起选编“中国美学史资料”。这部资料选于1963年完成初稿。以后长期搁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王国维所提出的"古雅"范畴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这一范畴所包含的先验与经验、真与美、精神与形式的矛盾关系,揭示出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关键性难题,并以此难题将王国维与宗白华、邓以蛰纳入同一美学理路之中.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把美学从感性的漩涡里解救出来,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艺术哲学"的口号。在他看来,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他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命题出发,实现艺术美的"理想"之旨归,从而建构了其艺术哲学观的学理逻辑。沿着黑格尔艺术本质观的逻辑线索,可以对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8.
《庄子》美学特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美学特征论略王守国当我们从美学史的角度对作为美学家的庄子深表敬意的时候,是不该忽略《庄子》一书所显现的美学价值的。因为庄子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发生深远的影响,既是作为美学理论家的,又是作为艺术家的,甚至可以说作为艺术家的庄子比作为美学理论家的...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诞生二百九十周年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留给了我们一份丰富的美学遗产。发掘、研究他的美学思想,正确评价他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应该是我们对这位艺术家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深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精神三昧的宗白华以他独特的生命美学视角观照宇宙深邃的奥境,以宗教家的大悲心构建起一个映射天地诗心的有情有象的诗学体系,向我们开启了"由美入真"的幽邃之径,宗白华在实现其"世界美学"的理想范型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跨学科视域中建立将宇宙世界与心性、美学、宗教、伦理、科学、社会等领域完全打通的形上论,在跨文化视域中,以他生命本体美学观消弭"中国心灵"与"西方精神"之间的罅隙,寻觅人类心灵一体化的"美丽精神".其"求美学上最普遍的原理而又不轻忽各个性的特殊风格"的入思理路为开创比较诗学的论域空间提供了醍醐灌顶般的神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