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境内的东汉永寿四年(公元一五八年)“刘平国治关亭颂”刻石,是国内外历史考古学界早就注意到的一块重要摩岩石刻。自十九世纪晚期发现以来,国内不少学者曾予著录、研究,如王树柟《新疆访古录》(此书除著录了王树柟自己对刻石文字的分析外,还附录了王仁俊、叶昌炽对刻石文字的记录、分析)、罗振玉《西垂石刻录》王国维《观堂集林》、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书,对刻石均有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刻石探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刻石纪功,此事看似已成历史常识,其实尚存一系列未解之疑。诸如,秦始皇究竟刻石几何?《峄山刻石》究竟是为何人所“排倒”?秦始皇刻石究竟是何形制?等等。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秦始皇刻石不是历来所说的六块、七块或八块,而是九块;“排倒”《峄山刻石》的是三国时曹操;秦始皇刻石中并非只有一块摩崖石刻,而是有多块。  相似文献   

3.
铭功刻石,虽然秦已有之,但直到西汉末年,还依然少见。北宋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欲求前汉时碑碣,卒不可得。”直到今天,徐森玉先生在《西汉刻石文字初探》一文中说,就目前全国所能收集到的西汉刻石拓片,仅能列出十种,另外还有四种,只见记载,而无具体内容。东汉以后,刻石立碑之风却大为兴盛。据杨殿珣先生的《石刻题跋索引》统计,除去“石经”部分,凡碑碣、墓志、摩崖、杂刻等总计在内,共450余种。若再就已知的凡带有  相似文献   

4.
牙含章自少年时代就与藏族宗教、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特殊的涉藏经历和在西藏的工作实践以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修养,为他以后的藏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并完成了《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等藏学力作。  相似文献   

5.
王沂暖教授是藏学界一位著名的老前辈,他从事藏学研究几十年,在佛学及藏族文学、历史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特别是对于伟大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他从五十年代后起,就开始了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他的第一部格萨尔译作《保卫盐海之战》,曾在《青海湖》上发表。十年动乱之后,他更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在研究和翻译工作上,都做出了  相似文献   

6.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是中国学界了解美国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窗口,而西藏宗教史是该会刊藏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以宗教概说、佛教人物传记、印藏佛教的交流和比较以及佛教经籍等主题为切入点,对《美国东方学会会刊》中的西藏宗教史文献进行学术史研究,可以沟通国内外的藏学研究,为相关专业研究提供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7.
褒斜道自汉以后长期成为秦岭南北重要的一条通道。它不仅促进了秦、蜀地区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而且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在陡峭的石门一带,人们有的为开通或修复褒斜道而建立功绩者刻石纪功;有的刻石描写褒谷自然胜景;有的则留名题记……。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这些摩崖刻石虽然仅存百余种,但它们不仅是研究褒斜道的重要历史资料,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其电汉魏摩崖刻石十三种世称“汉中全汉”,更是驰誉中外。在十三品中,汉刻摩崖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宋刻隶书摩崖三品,而尤以《石门颂》和《石门铭》对书法艺术界影晌深远。本文试就《石门颂》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相似文献   

8.
藏学研究的新成果─—读《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李宗放藏学研究已有丰富成果,论题角度已很广泛,材料也已为学者们熟悉和运用,要在选题上突破和在材料中掘出新意实属不易。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石硕副研究员却闯出了新路,撰著出别具特色的《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为...  相似文献   

9.
王守仁的《大学古本序》石刻,是以其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白鹿洞书院讲学会后之定稿刻石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古本大学》是王守仁构建其哲学思想的营盘,而且他是在改写《大学古本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他的"致良知"学说的。  相似文献   

10.
云峰石刻群     
烟台市所辖莱州市城南十里,有云峰、大基二山,山中多北朝摩崖刻石,其中以云峰山(又称文峰山)《郑文公碑》刻石最为有名,故统称为“云峰石刻群”.云峰山今存大小刻石三十五处,其中北朝十七处.大基山共有刻石二十四处,其中北朝十五处,云峰石刻占今存汉唐之间摩崖刻石的半数,对了解北朝真书全貌,探求隶楷错变,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渊流,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刻石始于周秦,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后汉)。碑字体有多种,隶书是常见的一种。《西岳华山庙碑》是隶书的精品。此碑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相似文献   

12.
一、《诅楚文》刻石的历史背景 《诅楚文》就是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的秋天,秦楚大战于兰田(今陕西兰田县),秦惠文王诅咒楚怀王的文字。因为文章的目的是诅咒楚国,是希望神灵降祸于楚师,所以世人通称它为《诅楚文》。  相似文献   

13.
《汉代隶书的研究》之一:《杨淮表记论考》(1975年);之二《石门颂论考》(1976年);之三:《石门颂论考2 》(1980年);之四:《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论考》(1982年)等论文发表在东京学艺大学研究记要上。当然,发表这些论文之前,我并来访问过汉中,只是将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的拓本、印刷品放置在案首,进行观照、临摹;再通过阅读  相似文献   

14.
3月10日下午,《丹珠文存》出版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陈庆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等来自我国藏学、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丹珠文存》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热烈研讨。《丹珠文存》全书共六卷8册,总计400多万字。其中,三卷5册关于藏学和民族文化的专著、论文、访谈文章等,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纪念云峰刻石1500年暨中国书法名山名碑命名授牌仪式在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山广场举行。1500年前,时任光州刺史的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在云峰山上刊刻了以《郑文下碑》为代表的数十种碑铭、诗文、题记,  相似文献   

16.
李斌 《社区》2013,(20):9-9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和《孝经》。  相似文献   

17.
山东曲阜城内东南隅的古泮池,自春秋时的鲁僖公在公元前643年肇建以来,奇迹般地延绵2600多年,并赓续不辍地见载《诗经》、《史记》、《汉书》和《水经注》等文献,以及诸如《五凤刻石》等自西汉直至明代的众多有关碑刻中;到清代,以古泮池为依托兴建了著名的乾隆行宫。以此而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古泮池无疑是一座延续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园林实例,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德和(吉满·徳和),男,藏族,四川甘洛县人,出生于1955年10月。硕士,藏学研究员。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西昌学院彝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西昌学院藏彝走廊区域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二级)"主任,西昌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全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凉山州藏学会副会长、《凉山藏学研究》副总编;四川  相似文献   

19.
藏学是指专门研究藏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单一民族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藏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传统藏学学科体系和现代藏学学科体系。传统藏学学科只限于“大小五明”、地理、历史和传记等范畴,而现代藏学已形成了多学科、深层次、广领域的世界性学科。近30年来,藏学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但是,藏学作为一门学科,尚待建立合理的学科体系、科学的理论定式、统一的分类界限和规范的名称术语。  相似文献   

20.
金中期文人王寂《辽东行部志》记载途中所见苏轼书写陈舜俞《施食放生记》,经考确有可能,可补苏轼研究之不足;又记其子所寄葛次仲集句诗,经考为其《集句诗》集三卷,其所引集句诗例,亦可查明出处。金末文人苑中《题二苏坟》,评价二苏忠义,当时刻石,现鲜为人知。经过对其诗其题跋的考证,可以判断其诗当写于正大二年或三年秋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