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  相似文献   

2.
通过就业保护立法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已经11年,其效果如何,能否有效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女性劳动者工作过程中的不平等待遇,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从工资收入、社会保险参与、工作时间及加班补偿等多个角度,根据2016年CLDS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劳动合同对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能够显著提高女性劳动者工资水平,并且高于对男性工资水平的保障作用;劳动合同能够有效提升女性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与,同时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险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劳动合同签订能够有效降低女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提高收入,但对加班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建议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同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普遍运用到各个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探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改善劳动者工作待遇,调整社会分配结构;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作用,强化劳动者参与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全面提高劳动者政治文化素质,进一步发挥劳动者主体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2,(4):5-5
新施行的《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明确劳动合同签订的双方都有知情权,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向劳动者说明岗位用人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情况,劳动者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和学历、就业状况、工作经历,职业技能等证明。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有关情况,却无权扣押劳动者相关证件,更不能收取劳动者抵押金。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发生了极大变革。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工作搜寻模式变革、网络招聘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分析,运用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了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作渠道的多样化体现为岗位信息投放方式、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数字经济新政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割。(2)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应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都非常显著;相比非国有部门,网络招聘政策对国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国有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更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求职特别是与网络招聘相关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问题是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对于身处数字化进程中的每个劳动者而言,数字化工作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为劳动者提供倾斜性保护为根本宗旨的劳动法,在数字化进程中应当围绕数字化对劳动者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不利影响,从数字化工作带来的工作模式和时空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以及可能导致的对劳动者个人数据的滥用等问题出发,逐步推进并在立法上承认远程办公权、不回应权、不可及性权等新型权利,并强化对劳动者个人数据权的保护,实现劳动法的自我革新,最终为数字时代的劳动者权利保护提供及时可靠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7.
加强职业培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劳动者分为已经工作的劳动者、下岗待业的劳动者以及在校大中专学生这一大群待就业的劳动者。对于前二者,学界已有较多论述,但对于最后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则较少从加强职业培训的角度来讨论。本文对我国这三类劳动者的素质如何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所谓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加入到劳动力使用者(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下同)的集体之中,遵守内部劳动秩序,按照一定的职务(职业、专业、熟炼程度)完成一定种类的工作,并有权参加劳动力使用者的经营管理;而劳动力使用者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保证提供完全的、符合健康的(无害劳动者的健康)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作条件,关心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每一方的义务都是与对方的权利相对应的。从上述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劳动者应加入劳动力使用者的集体。劳动者必须加入(无论是长期加入或者是短期加入)到劳动力使用者的集体之中,成为它的一员,即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身份上的隶属关系。同时,根据其专业熟炼程度和能力大小,劳动者要担任一定的职务,如科长、技术员、工人等。劳动法律关系是在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发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发展、远程劳动模式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得以从众多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劳动观念的转变,劳动者也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体面,劳动者似乎正朝着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王国”迈进。同时,远程劳动也给现行劳动法律造成了适用上的龃龉,具体表现为远程劳动者人格从属性减弱造成的劳动关系认定困难、远程劳动工作场所不固定造成的工伤认定困难、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未能涵盖远程劳动者面临的新型健康危机,以及信息技术模糊劳动者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界限,劳动者处于随时可联络状态,雇主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现象。因此,应从劳动关系角度出发,强调以雇主的营利性和劳动者的经济从属性角度确立远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重新界定远程劳动工伤认定原则,扩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并设立开放性条款、赋予劳动者“拒绝联系权”等措施以期在数字时代更全面地保护远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待命假期是指让劳动者在假期内保持通信顺畅,以便能够随时召回工作。这使劳动者处于一种"准"工作状态,可以说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犯。待命假期和软性加班的出现对我国劳动者休息权和加班的法律规定提出了挑战,文中在分析待命假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劳动者休息权和加班制度规定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本书中强调指出,外国劳动者问题不仅应该在接受方面加以讨论,而且应该深入考虑日本的社会制度。外国劳动者问题,是有关日本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的问题,必须对日本如何开放(或者关闭)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本书的内容如次: 第1章:输入外国劳动者的逻辑;第2章:正在发展的事态;第3章:接受外国劳动者与地方的课题;第4章:城市社会与外国劳动者问题;第5章:国际化社会中外国人的人权;第6章:现代国家与“走向差别的权利”;第7章: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同企业(机关、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按照这种协议,劳动者应当根据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责完成工作,并应遵守内部的劳动规则;而企业(机关、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工资,并保证提供劳动法、集体合同及  相似文献   

13.
职业信息     
<正>上海:用工体检原则上不查乙肝指标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不再是劳动者健康体检常规项目而人人必检。上海市卫生局近日作出明确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各医疗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和谐社会,全面实现人劳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环节。劳动和实现劳动的价值是劳动者的天赋权利,谁有劳动能力,谁就有义务工作。让和谐社会接纳更多热情工作的劳动者,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保护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权益,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它有利于化解劳资冲突,推行劳资合作.企业吸纳劳动者工作,劳动者投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应当与投资者投入企业的物力资本共享企业盈利.湖南省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尽先通过地方立法来保障劳动者人力资本权益,将对我们做好利益增量文章,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让劳动者共享改革红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劳、资、政三方共赢,意义重大,应加快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探析了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相对于用工者所处于弱势地位,与其用工者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契约过程中,存在着实质上的以法律形式平等掩盖了双方的实际不平等地位。这就要求现代劳动法应以约束和规范用工者劳动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价值取向,要在法律上形成劳动基准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劳动监察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衡平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而言,同样需要我们要做到劳动立法、司法与执法工作并举,为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机制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就业工作的基本法律,而劳动者签订的协议必须要有合同契约的作用,如果对方违约,那就可以凭此协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针对劳动者就业合同指导的培训应该从合同意识培养的案例教学引入、开设劳动法的教育课程出发,全面了解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和签订策略。本文分析了劳动者合同观念缺失现状,并提出了劳动者培训中合同观念意识的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下,综合运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询办公室工作环境中人与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尝试发现合理地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以期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实现人与组织和谐共存、科学发展的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赵常民 《社区》2014,(21):33-33
劳动者在单位连续工作几年以上,就将面临是否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因此产生分歧,劳动争议纠纷也因此而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