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世纪,随着浙江散文里的自我、个性的回归,其散文的地域性、现肛性也在逐渐觉醒,并日益成为自觉.强化散文的地域性、现化性应是振兴“浙军“散文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审美现代性作为启蒙现代性的衍生物和对立面而存在。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启蒙现代性长期处于一种显性位置,而审美现代性则往往被遮蔽。五四散文以其个性体验的自我诉求、艺术表达的激情美感和散文文体的形式自由某种程度地张扬了甚至是弥补了五四新文学思想启蒙的现代性追求。  相似文献   

3.
"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笔"、"絮语散文"、"散文小品"等是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共同指向是现代散文"现代性"、"自由性"、"真实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依照卡林内斯库的“人性时间和历史感”的标尺来划分,张尧学异域散文中的现代性体验分为回瞥、惊羡和反思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指向现代性的传统维度,现实维度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交融的维度,表现了张尧学对现代性的诉求与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追溯的双重心态。批判兼容的现代思维方式决定了其散文独特的审美品格,即呈现出高迈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理想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明清散文的审美现代性展示了自觉的人文理想和自由的世界观,文章试图从李贽、袁宏道、张岱、黄宗羲和汪中为文为人中发掘出这种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个充满了历史进步意识和自我解放内涵的概念。20世纪中国社会所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热门话题就是现代性诉求,《语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刊物之一,关键就在于其鲜明的现代性诉求。《语丝》散文的多样化和强烈的现代性意识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散文文学的发展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典散文的艺术表达技巧,拓展了散文的内在精神。通过工笔重彩、白描、留白等写作手法,现代散文语言呈现绘画美,对语言节奏和音调平仄押韵的追求使得现代散文语言呈现音乐美。受到现代媒介的影响,现代散文语言又呈现语言的杂糅与分化。中国现代散文语言的美学参与并促进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时间经验,也是一种鲜明的空间体验。20世纪80年代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蕴含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尤其是以战场与牛棚、广场与工地、乡土与山野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从形式方面来说,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空间叙事运用了历史化、政治化和美学化等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政治意识和美学精神,始终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与追求。总之,社会主义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9.
《雾里看伦敦》是冯骥才20世纪80年代初期访问英国伦敦之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从“他者”镜像的角 度研究发现,正是在这部散文集中,冯骥才表现出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学现代主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念,这种矛盾恰 恰反映了现代性的两种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的性质,即表现为现代性与自我批判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这一特征, 使得冯骥才突破了散文模式化书写,在文体上促使一种具有反思性主体的文化散文产生的同时,也从思想上为散 文书写增添了审美张力,从而对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流言》是张爱玲早期散文的合集,所收作品渗透着强烈的审美现代性,这源于她深厚的中西文化根基,审美现代性的核心就是"参差的对照"的美学主张,她的作品从女性视角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凡人俗事,从"那些不相干的事"中获得人生所谓的"生趣",表现复杂多变的人性境域,从而丰富了现代都市散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诗文体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有型"与"无型"、欧化与民族化、散文化与纯粹化这三对既冲突又和谐、既对立也和解的矛盾统一关系。而如何解决好这三对矛盾,乃是新诗文体现代性建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章士钊的逻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士钊的逻辑文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文体 ,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政治、文化因素使它的文学史意义未能得以充分的发掘。该文考察了逻辑文的得名 ,认为章士钊是真正具有明确的逻辑文体意识而进行逻辑政论创作的作家。逻辑文在文化转型过程中 ,代表了现代性的方向 ,在散文变革中 ,代表了朴实说理的理性方向 ,并最终促成了论说文与狭义的文学散文相互剥离。章士钊的逻辑文糅合了中西政论的优长 ,在语言、结构安排上别具一格 ,改变了自新文体以来的浮华文风 ,体现了强烈的理性色彩 ,对现代散文的作用是潜在的 ,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王雪 《东方论坛》2011,(6):53-56,64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转变以及纯文学意义上散文概念的出现,使写作主体的身份特征由以往的多重社会身份向文学层面转变,这种特点在现代主要散文家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钱钟书、梁实秋等的文学身份中集中体现出来。由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成就可见,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成就是和主体的文学身份质素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主体身份向文学层面的转变,是现代散文文学性增强、白话文语体魅力充分呈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笔论     
文笔之分是六朝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源于两汉时的文学文章之分。随着晋代文章总集编选的兴盛,文体辨析遂显示出其必要性;再加上魏晋时骈文初步形成,与散体文逐渐分途,并得以进一步发展。此二因素应是文笔之分出现的前提与条件。具体而言,六朝时的文笔,应包括“文学”中的文笔和“文章”中的文笔两种含义。前者是从文学性质上区分的,而后者则是从文章形式上区分的。  相似文献   

15.
王珂 《东方论坛》2003,(3):33-40
散文诗是一种世界文学体裁 ,散文诗文体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与诗、散文等文体相互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类似于散文诗的文体在特定时代契合的产物 ,是西方散文诗文体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文体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偏向于散文 ,在中国偏向于诗 ,甚至被长期视为新诗的一种诗体 ,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散文诗”作为这一文体的“称谓”是不准确的 ,造成了这种文体与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串义现象 ,导致了中国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与新诗的文体建设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文学思潮不是前苏联文学理论中所谓“创作方法”的应用,创作方法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思潮是文学的历史运动,是对现代性的反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现代性的不同立场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思潮。现代性发生以前,没有形成文学思潮。现代性开启了时间性,也开启了文学的历史,形成了文学思潮,并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在白马湖文学群体概念的表述中,主要有两种称谓:一谓“白马湖作家群”,二谓现代散文“白马湖派”。通过考察白马湖散文家群体之形成流派所显豁的共同美学追求与风格特征,讨论其认定流派的种种客观的学理依据,进而阐释现代散文“白马湖派”,作为一个体现流派特质的散文作家群体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其散文“白马湖派”的称谓是相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