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学者刘禾的《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在《浮出历史的地表》中引入"女性的眼睛"解读《生死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完全突破多年以来的传统权威阐释,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再解读。两种解读虽同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域之下,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对这两种批评做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更为贴近作者萧红本意及《生死场》文本表达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3.
《重返〈生死场〉》采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作者刘禾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将作品主题置于与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位置,使得萧红的《生死场》再一次陷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其创新和偏颇之处相当具有典型性.从对男性批评家的否定、女性身体状态的描述、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写作模式的不同、男性特点的削弱、男性与女性归属的对比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个人性评论,以此解读刘禾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结合萧红个体生命体验对《生死场》创作的影响,从生存危机体验对宏大叙事话语的遮蔽、女性生命体验与自虐性叙事策略、个体情感体验的自传式体现三个方面,讨论《生死场》与萧红生命体验的紧密关系,试图还原文本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再返《生死场》--评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是"重写文学史"的重要篇章,其创新与偏颇之处都相当具有典型性,在"重返<生死场>"时又陷入了民族国家文学话语与女性主义话语的误区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进行女性主义的文本解读,阐明《到灯塔去》是小说家伍尔夫在文学创作中对女性主义的有意识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大陆女子新武侠"的代表作家,沧月试图透过文本探讨世界秩序问题。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现行国际关系体系不仅遮蔽了世界秩序的真实图景,更在深层机制上影响了小说文本的生成,沧月《镜》系列集中体现了这样的影响。将《镜》这一女性主义小说文本纳入文化视野来观照,可以由此解码女性主义的世界秩序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女性主义对构建一个和平正义、和谐关怀、互助互补的世界秩序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虽然不如鲁迅、冯至一样具有鲜明的存在思想,但以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眼光视之,萧红仍不乏许多深刻的存在思考,主要体现在其三大文本《生死场》、《后花园》、《呼兰河传》上。论题在这三大文本基础上立论,从而发现当前萧红研究中许多还不为人所注意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杰出代表作《名利场》长期以来一直颇受学界关注。小说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泼表现出的冒险和反叛精神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消极定位的挑战。该作品在国内的译介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原文本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在目标文本中是否得到相应还原。以杨必女士翻译的《名利场》中译本为个案,从直接和间接方面探究目标文本对原文本女性主义精神还原过程中发现,杨必女士在翻译中对原文本女性主义精神进行了对等还原。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下文化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走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文本的干涉主要有增补、加写前言与脚注、劫持3种方式。文章从文化翻译层面探索了兰斯顿·修斯短篇小说代表作《初秋》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对译者张白桦所采取的增译法、自序副文本、换序加增减的“创造性叛逆”3种文本干涉方式,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译者通过上述文本干涉方式,再现了《初秋》中的女性形象,强化了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为当代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提供了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重华同志在《<呼兰河传>是<生死场>的姊妹篇——略论<呼兰河传>的思想性》一文中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肖红创作前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描绘的是人们“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刻板、单调的生活。这和《生死场》描绘的“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社会现实没有区别,只是作者思想感情较之写《生死场》时又“忧愤和深广”了。它所表达的仍然是作者写《生死场》时急欲希望改变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的美好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与《葬花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分析杨宪益、戴乃迭、霍克斯和许渊冲等译者在英译《葬花词》中的不同风格和取向以及对《葬花词》三个译本的音、词、句、篇章各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可以发现,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强弱程度直接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产生影响,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充分体现类似作品的创作用意。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同样值得研究,应引起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从父权制意识形态和性别角度,对小说进行研读。首先探讨了菲茨杰拉德所处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情况及他的女性观;然后对文本进行女性主义解读;论证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特殊历史环境所造就的特殊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主义作品之一。小说在被埋没几十年后重新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而近年来,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产生了后殖民女性主义,并形成了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他们眼望上苍》的主题和写作策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经常被评论界以一种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但也有论者认为,这部作品其实是非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笔者借助探讨小说中包含的婚姻、自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含有女性主义的因素,但并非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的文本,而具有多重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野,选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中译本中的典型译例,通过文本比较和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肯定了萧红的创作成就。《生死场》所体现出 来的艺术结构的多元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较为追求结构关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审视《红字》中的人物形象,读者不难发现,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中渗透着女性主义心声。全知叙事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和珠儿反叛、美丽、勇敢、独立并让人同情,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丁梅斯代尔虚伪、懦弱、胆怯,齐灵沃斯阴险、丑陋。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红字》中的男女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阐释了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的女性主义心声。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生死场》由于特殊的发表背景,对其抗日主题的解读在阅读史上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80年代末,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不断有评论者重新以女性视角对该作进行解读。作者通过身为女性的特殊情感体验.在民族、国家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时,使女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在一起,不但萌发出强烈地民族意识,更实现了女性意识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