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论有没有党性?这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也是今天哲学战线上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回答是肯定的。列宁曾明确地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学正象认识论一样,是一门有党性的科学。” (一) 所谓认识论的党性,就是认识论的党派性,就是认识论的派别。从认识论上来说,最主要最基本的派别,就是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从哲学一产生就存在着。这就是说,认识论的党派斗争,  相似文献   

2.
惠施是先秦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现有哲学书籍多把惠施哲学说成是“合同异”的相对主义诡辩学说。本文拟就惠施的哲学性质做一点辨析,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惠施的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一、从惠施的哲学命题看,他是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出发的;他的宇宙观的命题,也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哲学史上任何一派哲学都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这一基本问题.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象一根红线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但是,哲学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之外,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还存在着哲学出发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神灭论》这篇富有战斗性的哲学论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代表作。在这篇著作里,范缜抓住佛教神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捍卫并发展了先秦两汉法家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法家反对佛教唯心主义和儒家天命论的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发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儒、佛合流,成为当时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 毛泽东在1941年读西洛可夫和爱森堡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时写过一条关于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批语。这就是:“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和中国的德波林派)、唯物形式(法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者之中,只有最后一种是正确的。”①应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关于四个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见解呢?我们认为,与传统的划分方式相比较,毛泽东的划分方式是更为深刻、准确和科学的。按照传统的哲学派别划分方式,哲学中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鲁迅的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鲁迅的唯物论从科学的客观性出发,正确地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且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者“崇实”的优良传统,把唯物的观点化为方法,既富于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一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这两大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是对“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  相似文献   

7.
黄老最初出现于汉代,黄老之学亦形成于汉代。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一次使用了黄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第一次使用了道家,但这些都是汉朝的学术称谓,并非指先秦已有了“黄老”或“黄老之学”,先秦既无“黄老”,亦无“道家”。因此,主张先秦已有黄老或黄老之学,或者认为先秦黄老乃道家的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所谓先秦黄老,实际仍是老庄哲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外化。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进步史学家和进步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法家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文学理论或文艺思潮,作为艺术实践的指导,它总要受到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制约,并且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王夫之正是在深刻批判后期儒家唯心主义反动思想宋明理学的斗争中,在深刻批判复古守旧、借古非今、分裂倒退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斗争中,产生了他的法家唯物主义的进步文学思想。王夫之在文艺理论方面对于儒家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言──逻辑──历史的辩证关系入手,试图解析“形名”与“刑名” 在先秦名家、形名家、刑名家以及法家的衍变中的承启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叛徒林彪为了给他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涂脂抹粉,制造理论根据,炮制了“唯物主义物质刺激”这个谬论,明目张胆地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究竟“物质刺激”是不是唯物主义?只要我们看一看经典著作家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的,就能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上是否存在“中间路线”(或称“第三条道路”)?如何看待?眼下一些哲学教科书都断定:“在哲学领域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条路线。”对此,我们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们认为,哲学上的“中间路线”,从德国古典哲学以来,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表现为:一些哲学家极力想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与法家都有“政者正也”的表述,以“正”界定“政”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创造性表达,政治化为“正治”。先秦儒家立足于先王之道论“政者正也”,主张回归家国一体格局下“名正言顺”的礼制,并以家为基点涵养君主体正性仁的理想“正治”人格,进而以仁爱之“治人”推动礼制之“治法”,达成“天下一家”的治世。先秦法家则在哲学层面与道家接榫,立足自然天道论“政者正也”,强调“名正法备”的制度建设,引申出君主去私就公的理想“正治”人格,力图以公正之“治人”与赏罚必信的法治同频共振,达至“天下公平”的治世。两种不同的“正治”主张是先秦儒家和法家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困局所作出的不同回应。以辩证的思维继承儒法通而不同的“正治”主张,对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基《拟连珠》思想理论的来源主要是孔子、孟子、苟子、墨子以及《易》学、名家、法家、兵家、老庄道家辩证法等先秦元典文献,充分体现了刘基作为“一代文宗”而有的“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为学风格与理论旨趣。《拟连珠》的哲学思想既有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等一般理论原理,又涵括了人性论、修养论、治国论、人才观等中国传统哲学要义。刘基的哲学思想与学术成就是建构在先秦子学思想体系之上的,具有“先秦诸子学”的秉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
凡是稍稍有点欧洲哲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莱布尼兹是个唯心主义者,狄德罗是个唯物主义者。而且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阵营内部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莱布尼兹可算得近代初期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狄德罗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唯物主义派别中比较最彻底、最典型的一派,即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一位领袖。莱布尼兹虽在青年时代一度也曾表示为霍布斯、伽桑狄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原子论”的观点所吸引,但当他抛弃了这种观点而回到唯心主义阵营,创立了他自己的“单子论”这种唯心主义体系以后,就对机械唯物主义以及洛克所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展开顽强的斗争,同时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在哲学界历来有争论。我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和功能。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和功能,哲学界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大致的看法,即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揭示哲学派别对立的实质。如在《哲学基本问题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一书中,作者们或者把哲学基本问题确定为揭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或者把它确定为既揭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质又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史的内容很丰富,不可能逐一探讨,下面选出四个主要学派来对比研究。 (1)古希腊唯物主义者的“原初物质”和“原子”与“道”的对比研究; (2)近代唯物主义者斯宾诺莎的“实体”及二元论者康德的“物自体”与“道”的对比研究; (3)近代西方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道”的对比研究; (4)结论:道家哲学的“道”,是精神性的东西,因而它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哲学。 下面我们依次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前读《慎子》时感觉:扑面而来的是法家气息,但字里行间也闪耀着道家思想的光辉。实际上,学界对慎到学派的归属的确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有列慎到于法家,如《汉书·艺文志》和《荀子》。郭沫若也说:“严格地说,只有这一派或慎到一人,才真正是法家”(《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庄子》说他是道家。治思想史的大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里,虽将慎到列入“前期法家”的题目下,但又同意说:“慎子的确是《天下篇》所描写的那样的道家的慎子”。吳光在1985年新出的黄老专著《黄老之学通论》也列慎到于“前期道家”;有人说:“从哲学上看,慎子属于道家,从政治思想上看,则为法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中“势”的论述,体现出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承续和扬弃.在对“势”的来源问题上,同法家类似,《淮南子》强调尊君,肯定“势”的权威性,但同时,对于“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也进行了道家式的理论论证.在“势”的运用上,《淮南子》同样运用道家资源,暗示出对于“君势”的节制.由此对君人之道和君臣关系也体现出法家、道家和儒家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有两种方法 ,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先秦老庄道家以“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的哲学的负方法 ,使得道家思想一步步逐渐发展起来 ,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道家思想体系。道家思想的这种负方法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保守的一面 ,但最终难免彻底滑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工夫之的《说命中二》这篇文章,是一篇用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批判程(颢、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战斗檄文,是对法家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卓越贡献。透过这篇文章,使我们看到了一场封建社会中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为当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