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1950年1月26日颁布印度联邦宪法并成立共和国,1951年4月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其间于1966至1969三个年度因经济困难暂停执行五年计划,目前正在制订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年4月至1995年5月)。总的说来,印度经济的发展是平稳的,其主要特点是国民总产值呈稳定、持续和缓慢的增长。据印度官方统计,从1950-51年度至1989-90年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9%,如果把这40年分为两个时期,即从1950-51年度至1979-80年度的前30年和从1980-81年度至1989-90年  相似文献   

2.
印度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后不久,就决定实行经济计划发展战略。1950年3月,权力极大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尼赫鲁总理亲自担任计划委员会主席,广泛招徠经济学家和各方面专家,于1951年开始实行印度的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51年以来,除1966—69中断三年和1978—79年中断一年而外,印度已实行过五个五年计划,第六个五年也计划于1980年开始实行。印度这样一个按资本主义道路进行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是怎样通过五年计划来制定和实行其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如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印度的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47年独立后,为发展民族经济,用经济独立巩固已获得的政治独立,印度在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国家所有的公营经济,从而形成了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为加强对混合经济的宏观管理,印度在不放弃市场调节机制的同时,又坚持实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从而形成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从1951年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以来,印度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四个年度计划。40年来,印度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不断调整,逐渐改造,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某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比中国解放要早两年多。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1950年1月26日)却又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了将近4个月。独立前的印度与解放前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毛主席在建国后不久给印共总书记兰那迪夫发出的复电中曾经指出:“印度过去的命运和将来的道路和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也说过:“印度和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有差别,但非常相像。”五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国执行了六个五年计划,现正进入第七个五年  相似文献   

5.
一、战略和措施印度独立以后,经济上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为此,从1947年至1951年开展了“粮食增产运动”和“统一增产计划”。从1951年4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时期,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满足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二是加强和巩固资产阶级在农村的阵地,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印度政府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措施,通称印度农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印度历届政府在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上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因此提出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大的方面大致可以6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47年  相似文献   

6.
(三)国民经济问题 1.第七个五年计划中的新方针正好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制订出来的时候,人们对印度实行经济计划的前景进行着猜测。有些人(特别是人民党内的“社会民主派”)认为,印度独立后曾抱有费边主义理想,许诺按“国家计划”发展经济,而拉吉夫·甘地现在却在把这种理想埋葬掉。在这种情况下,据说计划委员会本身已不再是制订公共政策的主要工具,新的方针正由计划委员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自1955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进行了五个五年计划,198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第六个五年计划(1983—84年度至1987—88年度)。新的五年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逐步调整各经济部门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自力更生能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计划总开支按可变价格计算为4,950亿卢比(约合38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5%,工、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各为9.3%和4.9%。同前几个五年计划相比,“六五”计划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尼赫鲁执政时期采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印度的第二、三个五年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这一战略不尽符合印度国情,致使印度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本文拟从总结印度经济发展的教训的角度,对印度“二五”计划中选用马哈拉诺比斯模型的背景和效果作一浅析。 (一) 印度在“二五”计划中对马哈拉诺比斯模型的选用,体现了当时印度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工业是中印两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986年中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五倍多。从1973-74年度到1984-85年度,印度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产值也增加了1.5倍。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七五”计划还规定,乡镇企业总产值到1990年要比1985年增长一倍。印度计划部长马德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失业是印度农村一直存在的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独立以来,“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政权的最漂亮口号,也是历届政府喊得最响亮的施政方针。早在1955年国大党阿瓦迪年会上,尼赫鲁就提出“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并把这个口号作为实现他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自此以后的各个五年计划中,印度政府都把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作为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扩大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第三个五年计划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国内人力资源,保证大量增加就业机会,逐步达到机会均等,减少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第四个五年计划特别强调尽各种努力,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村人民收入;第五个五年计划再次重申扩大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福利计划以满足国民最低需要,加强和发展为给贫困的人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必需的消费品而建立足够的公买和公卖机构;第六个五年计划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奥罗宾多·高士(Aurobindo Ghose,1872-1950)是印度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和杰出的诗人。 在印度,奥罗宾多被人尊称为“室利·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室利”在梵语中有“崇高”、“智慧”、“吉祥”之意,通常放在神或圣者的名称之前,以表崇敬之情。“室利·奥罗宾多”,在汉语中可译为“奥罗宾多大师”。奥罗宾多由于对印度现代的特殊贡献,亦被誉为“圣哲”,他  相似文献   

12.
印度独立以后,政府曾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封建势力依然强大,村社制度和种姓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农业生产非常落后。但是旁遮普地区农村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却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注意。从1951年印度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旁遮普的农业增长率和每人平均收入一直领先于其它邦它的耕地面积只占印度总耕地面积的2.9%,1969—70年度粮食产量却占7%。近几年拖拉机台数一直占全印度四分之一左右,到1977年底共68,762台(全印度为298,610台)。七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3.
世界梵文学家大会已有30余年的历史。自1972年3月根据印度学者的倡议,在印度教育与社会保障部的资助下于新德里召开了第1届世界梵文学家大会之后,至今在国际梵文学研究协会的组织下已连续召开了11次世界梵文学家大会。据俄罗斯《东方》杂志2 0 0 4年第1期报道,第12届世界梵文学家大会于2 0 0 3年7月13~18日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来自31个国家的2 7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期间按专业分别召开了14个分组会。各分组会的主题为:(1)“吠陀教”;(2 )“叙事文学”;(3)“印度古代作品集”;(4 )“鬣蜥与密教”;(5 )“语法”;(6 )“语言学”;(7)“诗…  相似文献   

14.
二、联邦政府各部联邦政府各部是主管政府某一方面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各有其明确的职权。印度政府各部的设置,随着印度“公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增加。印度独立后,实行“公私营经济并列发展”的方针,在扶植私人资本的同时,采取“计划经济”和大量依靠外援等手段,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1951年时,印度中央政府所属的企业只5家,投资总额为2.9亿卢比;到1983年,中央政府所属企业已增至200家,投资总额高达3,003亿卢比。“公营经济”不仅垄断了印度的铁路、航空、海运、邮电、军工、  相似文献   

15.
印度国大党的经济计划思想产生于它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印度取得独立、国大党执政后,它的计划思想又有某些发展,并且经历了六个五年计划的实践。计划对印度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现就国大党的计划思想及其实践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喜中有忧的当前印度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美国高盛公司的估算,印度经济在2020年之前可以连续保持8%的高增长率。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执政三年来,印度经济创下年均增长8.6%的优异纪录。2007-2008年度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预计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0亿美元。这个成就应归功于曼莫汉·辛格总理在1991年担任国大党政府财政部长时设计的经济改革方案和以后历届政府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保持对外友好政策的连续性也使印度的国际形象迅速改善。目前,印度发展经济的内外环境相当有利。印度既已成为“世界办公室”,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也有望实现。然而,喜中有忧,印度经济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罗米拉·塔帕(Romila Thapar)(1931—)是当代国际上素负盛名的印度古代史历史学家,现任新德里尼赫鲁大学教授。曾两次访问我国。一次在1957年漫游敦煌,最近一次是1981年应南亚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邀请来华讲学。她的主要著作有:《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衰落》(1961)、《印度史》(1966)、《历史与偏见》(1972年广播讲话,1975年单行本)、《印度大陆史》古代部分(《英国大百科全书》,1977年版)、《意识形态和古代史的解释》(辑入《社会和变化》论文集,1977)、《教派主义与印度史的撰写》(1977)等。她继承马克思主义历史家高善必的研究工作,从事语言(梵语、巴利浯、德拉维达语)考证,运用社会经济史实解释历史,批判殖民主义和教派主义的历史观。近几年来,印度史学界开展史学思想论战。1979年,《印度教徒报》聘请阿特勒亚博士提出18个问题,向印度五位著名历史家征求答案。塔帕是其中之一。她针对13个问题畅抒已见。问答纪录发表于1979年12月29日《印度教徒报》。塔帕的对话坦率纯朴,是史学界的可贵文献,现在摘译原文中我国学者特别关心的部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生平近代印度著名社会活动家、“贱民”运动的领袖安培德卡尔(Bhimrao Ramji Am-bedkar),1891年4月14日生于中印度一个叫穆霍(今属中央邦)的镇上。祖籍孟买省(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因其父在英-印军队中服役,驻扎在中印度,全家随父来到这里。父母皆出身于马哈拉施特拉地区最大的“贱民”种姓马哈尔。其父信仰印度教“巴克蒂”教派。印度的“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是印度教社会中地位最低的阶层。他们从事被认为是最卑贱的工作,如清扫、制鞋、搬运尸体等,印度教徒认为他们是污秽的,不可与其接  相似文献   

19.
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粮食生产不能自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口问题。一九七五年齐亚·拉赫曼执政后,调整了各项经济政策,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搞了个两年探讨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齐亚政府把增产粮食、控制人口和普及教育作为“革命”的三  相似文献   

20.
三历史上斯里兰卡岛是印度佛教向南传播的第一站和中转地,曾对佛教的传播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二次大战后,斯里兰卡佛教徒在复兴佛教弘扬佛法的旗帜下,热衷于向世界传播和交流传教文化,努力扩大佛教的影响。1950年建立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和1966年建立的世界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