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4-10月,在中原大地上发生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反对蒋介石的战争。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次军阀混乱。这次大战基本结束了国民党新军阀集团纷争内斗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蒋记中央政权,揭开了蒋介石在大陆20年独裁统治的序幕,对30年代的中国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中原大战的发端和结局,尤其是中原大战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建立的作用和影响,作些初步探讨。一、中原大战发端:争权、争利、争地盘1927年上半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峙。在激烈的争夺继承…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八年的下半年至一九二九年的八月,国民党新军阀蒋桂阎冯四派为编遣裁兵发生了多次严重斗争。这场风波由蒋介石策划掀起,目的是想削夺各实力派的兵权,进而建立蒋记军事独裁统治。但是,蒋介石的“削藩策”遭到各派军阀的反对,激化了国民党各派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连续三年之久的军阀大战。要了解新军阀的混战史,有必要研讨一下新军阀的裁兵之争。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根据蒋桂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领导红四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面开辟奠定了基础,这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4.
古申国《国语·周语》曰:“齐、许、申,吕由大姜。”《左传》庄公12年曰:“夫姜,太岳之后也。”《史记·齐世家》曰:“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复之际,封于吕,或于申,姓姜氐。”其说申、吕始封甚早,殊不可信。因虞夏之时国家形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分封之事是不可实现的。可是,据《国语·周语》韦昭往曰:“申、吕四岳之后,商周之世或封于申”。此说可信。申、吕封地应在何地?目前尚有争议;一说在南阳,一说在信阳。笔者认为对周初中国封地的认识,其实质是关系到周初政  相似文献   

5.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走的是一条从比较开明的新军阀到为了国家复兴和民族的解放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人生道路。“九·一八”事变摧毁了张学良做为一个新军阀的基础;“家仇国难”使‘抗日救国”成为张学良的主导思想;为实现“抗日救国”伟大目标的艰苦实践与探索使张学良成为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兴办私学的大教育家;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自己从整理古籍中选编教材的大编辑家。孔子在编纂学方面的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去发掘。 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孔子给学生开了六门课:《诗》、《书》、《礼》、《乐》《易》、《春秋》,称作“六艺”。孔子认为:学好了这六门课,“学而优则仕”,便可  相似文献   

7.
高本汉直线型研究模式述论──汉语史研究理论模式论之一李葆嘉汉语语言史研究中的每一具体项目的作业都与特定的汉语史观密切相关,尽管研究者并非明确意识到这一点。那种不适当地夸大语言事实的自明性而漠视理论模式研究的倾向,除了表明研究者已经接受某种模式的支配之...  相似文献   

8.
在许地山一生所创作的二十余篇小说中,受到人们一致称赞的,莫过于《春桃》了.这是一篇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小说,是许地山一九三四年三月第二次去印度考察时在船上完成的.其时,许地山在给他的夫人周俟松的信中说,他原想将小说取名《咱们底媳妇》,后来觉得“偏重写女人方面,那两男子并不很重要”,便改成了《春桃》.可见作家着力描写的正是春桃这个妇女形象.那么,春桃究竟是怎样一个妇女形象?对于她,我们应当怎  相似文献   

9.
作为四大天然纤维——棉、毛、麻、丝之一的蚕丝,是中国人最早生产的,吐丝的蚕是中国人民最先驯化而家养的,蚕丝织品也是中国人最早织造的。这些,目前已在世界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这是独特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又一实例。出现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蚕桑丝绸生产,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百般青睐,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中国的丝绸生产在向人们提供舒适、精美和华贵的衣饰的同  相似文献   

10.
从1917年到1928年,国民党相继发动了六次北伐战争。孙中山领导的前三次北伐因条件欠缺而未能成功,但他的作战经验和奋斗精神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坚实基础。蒋介石领导的后三次北伐因条件成熟,指挥得当,逐步取得了胜利,作为北伐军总司令他是称职的。经过十几年的北伐军事实践,国民党人在军事战略方面创造了诸多成功的经验,包括注重组织力量,实行正确的作战方针,选定正确的作战方向等。  相似文献   

11.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史与修辞史研究注重史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学术史,宗著表现为:史料丰富,搜罗详尽;视域宽广,所涉及的理论范畴丰富;取舍精到,主次分明,将最有理论价值的遗产介绍给学术界。表现在理论上的特征是:全局笼罩,将理论的触角深入到历史阐述的各要素中;现代阐释,以新的理论成果、新的理论框架对历史遗产作出符合原意的解释;卓识独见,表现出许多独创性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发生了数百次战争,其起因大致可以分为13种类型。本文的统计和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起因引发的战争的比例和趋势在变化,我们试图从中寻找出战争发生的规律。鉴往可知未来,研究欧洲历史上战争起因的目的在于分析未来欧洲有哪些问题可能引起战争。当然,知道未来可能引起战争的原因并不等于把握了战争就会真的发生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但希望它有助于人们对欧洲安全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扬剧是江苏省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她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数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是她和其他姊妹剧种一样,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扬剧也时起时落。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和有关扶植地方剧种的具体政策的指引下,扬剧才有可能按照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为了探索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从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语言是具有一切社会现象、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词汇为语言建筑材料,所以它必然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在汉语中由于音义的贯串和字形跟音义的联系以及先民文化程度的高超,表现得特別明显而突出。可惜过去的小学家没有建立历史唯物观点,现在的语言学家又或墨守西方学者的学说而忽视祖国语言遗产,都没有注意到此。我现在试举一些关于自然現象和人类生活的基本或主要词汇结合音义来阐明这一问题,以便引起大家注意和批判。先举山、水及其有关词汇为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满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比较多的一个民族。汉满两个兄弟民族在历史上长期混居杂处,在经济文化方面互相促进,在生活习俗方面互相影响,逐渐自然融合,形成今天的局面。这是汉满民族关系的主流。但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双方也有冲突与斗争,甚至兵戎相见。明清战争就是后者的突出表现。在今天,正确评定明清战争的性质及其是非功过不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总结,而且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民族团结。对此想谈几点粗浅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中国独特的教育遗产 ,它历时千余载 ,其制度完备、成就辉煌、影响深远。循历史的脉络 ,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大源头 ,是研究高等教育史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书院教育与当代大学教育有许多共性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同时 ,古代书院也存在一些至今仍有生命力仍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集中表现在“语俗”———语言习俗上。语俗与语言各要素(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有关,尤其与语言应用方面(如修辞)有关。汉民族语俗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语俗修辞也不例外。限于水平和能力,本文仅就口彩这种汉语语俗修辞现象作些初步探讨,切望方家教正,以期进一步开展语俗修辞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文化史上,郭沫若先生以其学识之渊博、著述之丰富而蜚声世界、饮誉中外,堪称学界泰斗、史坛宿将.郭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其才思敏捷的天赋亦不无关系,诚如李白凤先生所云:“窃以时贤聪明才捷莫过于郭沫若先生”(《东夷杂考》b第134页).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今笔者不揣冒昧,拟以一得之见,妄议郭老治史方法之一失.郭老早年习医,好以医生的眼光论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明,而且这种将自然科  相似文献   

19.
论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是指她对国民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拜之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影响着她的思想和行为,并使她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一再为维护、捍卫国民党的地位和形象而努力。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在其早年的革命经历中形成,其后的政治生涯都深受这个情结的影响。她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政治上走了一段弯路,后来认清了形势,与蒋介石、汪精卫分道扬镳,再到后来建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等等,都与其国民党情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纵观陕北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从1923年春,魏野畴来榆林中学任教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25年间,在陕北这块英雄的黄土地上,曾发生过两次轰轰烈烈的文化发展高潮。这两次文化发展高潮,对陕北现、当代历史的进程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国现、当历史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力图以教育的发展为线索,对这两次文化发展高潮进行概括地构勒,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