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战国 《兰州学刊》2008,66(3):112-114
周谷城的古史分期观有其演变过程。就其演变的过程看,周谷城从关注历史实际转向了对“五种社会形态说”的认同。学界大都把周谷城的古史分期观等同于“东汉封建说”,这就忽略了其丰富内涵和复杂演变。  相似文献   

2.
周谷城先生的“无差别境界”说,是直接与唯物辩证法相抗衡的思想核心。这个核心,贯串于他的宇宙观、历史观、艺术观、幸福观等方面,成为一个与“合二而一”在本质上无差别的、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思想系统。虽然,它的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的货色,只是拣的剥削阶级的哲学唾余。并早在一九二三年起,周先生就通过撰写的《生活系统》和编译的《实验主义伦理学》以及其他的有关论著宣扬这个谬。现在,他又利用现阶段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时机,应运地旧货翻新,起着为反动阶级服务的作用,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坚决地予以驳斥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周谷城为了证明那一套所谓“时代精神”“汇合论”,他振振有词地把文化遗产也说成是“统一整体”;而且认为在这“统一整体”里,凡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一经出现了,便是独立的”,它的价值并不因历史的发展而改变。按照这种论调,对于遗产就只能是不分精华和糟粕,一概肯定,全盘接受。这显然是同马克思主义对待遗产的批制态度根本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无差别的境界”说,在周谷城先生的美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是他的美学思想的纲领性著作;劈头第一节,就提出“无差别的境界”问题。我们要评价周先生的美学思想,不能不先从这里入手。  相似文献   

5.
周谷城(1898—1997),湖南益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1932年秋至1942年,周谷城受聘于暨南大学,担任教授,并一度兼任历史地理学系主任。1913年周谷城进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7年考进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就读。在北京读书期间,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大学毕业后,周谷城回长沙担任湖南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英文和伦理课教员,与在该校小学部担任主事的毛泽东成为知交,他们相互交换、借阅马列主义和进步书籍。周谷城还参加湖南农民协会,参加湖南农民讲习所,并担任讲师。1927年周谷城受毛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周谷城先生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时代精神汇合论”,说“时代精神”是“不同阶级的不同思想意识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在阶级社会的各个时代,正是不同阶级的“各种思想意识汇合而为当时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汇合论”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周谷城先生多年来坚持  相似文献   

7.
李青果 《云梦学刊》2009,30(6):91-95
晚清小说名家吴趼人创作的《恨海》等写情作品,从情感的角度重新叙述和宣扬中国的传统道德.使他的这类作品成为表彰民族固有特性、恢复“中国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创作中,他以身作则,不断通过议论为其他作家示范如何写情,努力修复被才子佳人及狭邪小说所破坏的传统道德世界的作法,表明他同样重视“写作”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性.从而构成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1957年以来,周谷城先生发表了一系列的美学论文。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学术界环绕他的《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等文章,针对他所提出的“无差别的境界”、“使情成体”、“时代精神”等等哲学和美学观点,展开了批评和讨论;周先生也陆续作了答辩和反批评。目前,辗转的批评和反批评的学术争辩还在继续进行。据不完全的统计,截至今年七月底为止,包括周先生的论文在内,有关报刊共登载了三十多篇文章。为了有助于读者的了解和讨论的深入,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邢战国 《理论界》2014,(7):41-43
《生活系统》奠定周谷城文化观的基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研究使周谷城意识到产业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性,周著《中国通史》的"中外文化汇合演进"说是其后"文化综合说"的源头和雏形,周著《世界通史》的编撰使周谷城意识到了欧洲中心论问题。1978年后,周谷城在上述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辟独到的"文化综合说"。  相似文献   

10.
周谷城在《艺术創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对于艺术的創作过程有一个說法: “体现情感的东西之自身,即无异于实行的成果。这样的实现,可称之为理想的虛拟的实现。这样的实现,即艺术的实践”。“作家創作一件东西,体现清自己的情感,正如鮑山葵(B.Bosanquet)所說‘使情成体’。情感自身是不具形体的;虽很真切,却无法感人;摄入形体,成为一件东西,便能任人用感觉器官接触,使整个人格受到感动。形体构成之日,即創作成就之时。”对这段話略加分析,便可看出周谷城认为: 一、艺术作品即“体现情感的东西之自身”,也就是說艺术作品只表现情感,并非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的基本思想是调和矛盾、否定斗爭、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这是杨献珍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55年,他在《什么是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斗爭——批判胡风小集团的哲学思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題》等讲稿和文章中,就曾宣扬过这个思想。当时,他是通过大讲认识论来宣扬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批判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就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为《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主编。他来信说:“十年前我写王选、陈堃球研究激光照排的先进事迹,《中文信息》率先刊登(85年1期);如今我写石云程,写他为国奋进的贡献。我们应当宣扬健在的人,显示社会对他的承认和崇敬”。龚滨良的建议很好,本刊97年起开辟“每期一星”专栏,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13.
《读书》杂志一九八一年第二期的卷首,刊登了“人的太阳必然升起”一文。文章的作者,以十分引人注目的标题,相当激动的情绪,为人性论唱了一曲高音赞歌。作者说——“你要宣扬人性吗?你要宣扬人道主义吗?”是的,我要宣扬人性,我要宣扬人道主义。对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人,不宣扬人性,难道要宣扬神性或兽性吗?不宣扬人道主义,难道要宣扬封建法西斯主义吗?在这段宣言式的文字中,包含着一个似乎无庸置疑的逻辑,即:否定神性和兽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当代英美科学哲学界,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可以说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了.他的思想独特、发人深省,同时又令人不安.如果说他于1975年出版的《反对方法》一书中的“反对方法”—反对普遍有效的、绝对安全的方法论规则,宣扬“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方法论,那么他的《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年)中的“反对科学”则提倡“传统平等主义”.本文试图对费耶阿本德的“传统平等主义”作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认为人之有情犹天之有气,视情为人之本,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情感本体论有相通之处;王夫之将审美活动视为“自然之华”与人的“心目”“文情”的统一,实际上提出与近现代西方美学近似的“内在眼睛”说与“审美态度”说;王夫之将情与景的统一提到新的高度,他的“景语”说创造性地总结了中国美学中情景观,与现代艺术符号学中讲的“存有”说相贴切;他的“兴”说与“现量”说与近现代西方美学讲的情感思维、直觉思维相切近。  相似文献   

16.
六朝文论若干问题之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周汝昌先生《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说:“按陆机本意,‘缘情’的情,显然是指感情,旧来所谓‘七情’。”他举出陆机《叹逝赋》、《思归赋》中的例子,证明“缘情”的情与“闲情”、“艳情”、“色情”等并无干涉。其说至当。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证明“缘情”一语是当时人常用之语,并非陆机独创。如潘岳《悼亡赋》:“吾闻丧礼之在妻,谓制重而哀轻。既履冰而知寒,吾今信其缘情。”意思是,曾听说为妻子服丧礼,服制虽重而哀情却并不深;如今有了亲身体验,方知其服制之所以重,乃是依据人情而制定的。按儒  相似文献   

17.
一、所谓的“赤子之心” 自《水浒传》产生以来,人们对李逵评价大多是正面的,几乎是一致赞扬的。第一位点评《水浒传》的“李卓吾”就说他是“情真意实,生死可托”,甚至视为“忠义”的代表人物,并感慨地说:“此李大哥之所以不可及也与。”  相似文献   

18.
蒋士铨是清中叶极富盛名的剧作家,其剧作存世数量多,情节曲折,情感细腻,具极强的感染力.蒋士铨宣扬“万物有情”的情感理念,肯定男女之情的合理性.他的剧作以儒家忠孝节义思想为主导,同时又有着比较浓的佛道神仙思想.与之前及同时代的剧作家相比,蒋士铨对情的认识最为细致深刻,其剧作情感内含丰富,从多方面反映了他憧憬、追求、苦闷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一、“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戏曲艺术到底因什么而产生,这是戏曲创作理论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汤显祖有着颇具特色的见解。他说: 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憺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草木,洞裂金石。 所谓“世总为情”,就是认为人事都是以“情”主宰,“情”为人的本性。所谓“情生诗歌”就是认为“诗歌”(实际包括戏曲在内的一  相似文献   

20.
刘宋时代的颜延之说,阮籍的《咏怀诗》“难以情测”,钟嵘说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唐代的李善也说:“嗣宗身仕乱朝,恐罹谤遇,因兹发咏,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以下,难以情测。可见,对阮籍的《咏怀诗》,不要说我们读不懂,就是距他很近的人也莫明其妙。千百年来,对《咏怀诗》的理解,不少人都是在猜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