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族是甘青特有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五个地区—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三川地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以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土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 ,尤其看重婚礼。热闹而隆重的婚礼仪式 ,从娶亲、送亲、结婚仪式、谢宴等每一个程序几乎都伴随着婚礼歌而进行。不同地区的婚礼歌具有不同的风采。互助土族婚礼歌的唱词内容十分广泛 ,涵盖了互助土族人宗教信仰、审美文化、文化艺术、伦理道理、生活习俗等方面内容 ,是一幅浓缩了的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美丽画卷。一、互助土族婚礼歌的…  相似文献   

2.
<正> 回溯藏民族历史,没有人会忽略使藏族社会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巨大因素——佛族及佛教文化。早在吐蕃王朝时期,佛教及佛教文化潮涌般冲击而来,经过相当一段时间,佛教如油浸纸,渗透到了藏族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影响之广之深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在青海,这股强大潮流不仅波及到整个藏区,也波及到了土族、蒙古族等聚居区。使青海藏族、土族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尤为突出的是绘画、雕塑这类艺术,它们直接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服务于寺院、宣扬佛教的艺术手段。这种融  相似文献   

3.
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民众酬神和庆丰收的民俗活动。该活动本是一种神圣性占重要地位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而伴随着社会转型,正在由神圣性向世俗性游移。文章以民和县祁家纳顿为例来考察纳顿在当代的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认为这种变迁既可以使其保持特有的信仰内涵和文化连续性,又进一步凸显了现代性诉求。土族纳顿的当代变迁也折射出了地方社会将本土文化资源传承与发扬的自觉性受到了国家话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历史上的明清时代,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土司制度,同样,在甘、青一带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了这一制度,其中以土族地区十六家土司势力最大。从土司制度的形成(明初)到废除(1931年)约五百多年间,这些土族土司多能协助中央,调和民族关系,成为封建政府在西北边陲的得力助手。他们“与民错杂而居,联营结社”,与各族团结融合,携手本地建设,“绝不类蜀、黔诸  相似文献   

5.
青海土司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体制。明清时期青海地区的土族、撒拉族中也实行了土司制度。本文从土族、撒拉族所处的历史背景、民族属性、地理环境条件、生产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土司产生的原因。认为土司制度是明清中央政权在这一地区实行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地方行政体制,对稳定边疆地区的局势、调和民族关系、维护明清的封建统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无论是境内早已消亡的羌族、月支、鲜卑、吐谷浑等民族,还是至今仍然发挥着蓬勃活力的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不仅为我国大西北的开发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等不同领域的发展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今天我们在青海省境内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与这些民族相关的历史遗存。然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当中一般却很少有关于这些民族完整而系统的记述,我们研究他们的历史往往都是在凭借着散见于汉文史籍中与之相关的点滴资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正>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一里许莲花山中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的诞生地,自明嘉靖39年(1560年)创建以来,经400多年的不断扩建发展,逐渐成为国内藏传佛教格鲁派6大寺院之一。长期以来,它不仅成为一座为藏族、蒙古族、土族以及一部分汉族佛教信徒们从事佛事活动的宏大场所,还因为保存了大量的佛经典籍和文化艺术资料,而成为一座具有辉煌建筑的民族文化艺术宝库。我们今天研究这座寺院的历史沿革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追溯这座寺院的建成发展时,就会发现它不仅与明清以来中  相似文献   

8.
关于土族族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土族是元朝在青海的驻军与当地前霍尔人通婚后形成的;一种认为土族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而形成;三是源于沙陀突厥。高启安在《西北民族研究》一九八九年第一期发表《“红帽子”考略》一文,对土族来源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指出:明嘉靖、万历年间及以后的一些西北边疆史料和甘肃、青海的一些地方志中出现的一个叫作‘红帽子”的部族,至少是现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土族的先民。作者引证  相似文献   

9.
浅析土族民间文化中的多重宗教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属古代东胡系统的民族 ,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起源于大兴安岭 ,后南徙辽东为慕容鲜卑。后因慕容鲜卑中吐谷浑与慕容★不和 ,率部西迁 ,由阴山到今甘肃临夏一带 ,继而在今甘肃、青海境内氐羌故地建立政权。随着吐谷浑国的强盛、衰落、灭亡 ,逐渐吸收融合周围民族 ,在明代演变成土族。土族民间文化不仅绚丽多彩、异彩纷呈 ,而且给人一种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之感。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仅是承袭其先祖文化的结果 ,而且也是土族形成过程中与羌、汉、藏、蒙古等民族相融合的结果。一土族民间文化中多重宗教信仰 (包括萨满教、…  相似文献   

10.
<正>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诉讼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在人民司法工作中的体现.青海省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区域,除汉族以外,还有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保安族等35个少数民族约18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63%.藏族、蒙古族、土族不但有本民族的语言,而且有本民族的文字;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等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因此,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在我省具有特殊的意义.既体现了各个民族在诉讼活动中的一律平等,又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诉讼参  相似文献   

11.
<正> 土族文化,是这一民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又由于土族在形成过程中曾与汉、藏、蒙古等民族相融合,土族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因而,土族文化在以本民族为主体和内核的基础上,又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从现存的有关资料及诸种文化现象看,土族除了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农耕文化之外,还有大量的畜牧业文化遗存。 土族早期曾崇拜自然现象,饮酒前先用无名指蘸酒向天空弹溅三次,对天以示敬畏。互助土族人家在款待客人时,在煮熟的方块肉上插上一把五寸刀子,在酒壶上系一撮羊毛,也是牧业生活遗俗.民间还流行长诗《合尼》,演唱羊的来历和生长习性及  相似文献   

12.
<正> 大约在二百五十年以前(即清乾隆初年),一个新的伊斯兰教派开始出现在今青海省循化、化隆地区的撒拉、回回等民族的信仰领域里。这个教派以它神奇的号召力,博得了广大教众的拥护,以它旺盛的生命力,扎根成长,甚至原来虔信佛教的今化隆卡力岗、德恒隆、群科尔等地的许多藏族也抛弃原来的信仰,纷纷皈依到这个教派。它就是“华寺”门宦,马来迟是这个门宦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民和官亭地区土族的“七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关于土族“七月会”的起源 民和县的土族主要聚居在官亭、中川两个公社,也有一部分居住在与官亭邻近的甘沟公社,约三万人。官亭地区位于民和县南部八十多公里的黄河北岸,四季分明,以农为主。 “七月会”是土族人民本民族传统的集会活动,土话叫“纳顿”。“纳顿”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直到农历九月中旬才结束。若追溯到“纳顿”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土族婚礼仪式是土族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精神的总体反映;是研究该民族文化形态和审美心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该民族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歌词是构成土族婚礼曲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手法独特,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民族特点;其内容丰富,引经据典、包罗万象,涉及历史、人物、典故、天文、地理、气象等各方面。涵盖了土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堪称土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本文通过修辞手法、唱词的韵律、歌词的结构特点、歌词的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土族婚礼曲的歌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回族使用汉语,由来已久。这是历史所形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探讨回族的语言呢? 对回族之使用汉语,众说纷纭。大致归纳为二点:有人认为这是语言的“同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语言的“转用”。持第一种意见的人担心语言的“同化”会导致民族的同化。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在中国不足为奇。青海省大通县的土族使用汉语。土家族、畲族、满族、仡佬族也放弃了原来固有的本民族语言改用汉语。同样乌孜别克族除老人外,一般都转用了维吾儿语。这种甲民族使用乙民族的语言,不能简单地说成是  相似文献   

16.
<正> 土司制度自明初开始至1931年明令废止,在土族地区存在了560余年,今天考察土族地区土司制度时,对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应给予重视。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土司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较长久地适应了土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一种政治制度的可容性,决定于它对社会的发展是促进还是阻滞,是推动社会经济,还是成为它的桎梏。土族地区土司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在它的形成、发展阶段,曾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这就是这一地区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 ,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和少部分汉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考察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演变过程 ,搞清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结历代中央政府处理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教训 ,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维护青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青海在历史上受西藏吐蕃王朝的重大影响 ,今海西、青南的一部分地区曾经由吐蕃直接控制 ,唐朝安史之乱时吐蕃势力进据海东河湟地区。据史籍记载 ,佛教最早传入吐蕃大约在公元 5世纪拉脱脱聂赞普时期 ,到了公元 7世纪时吐蕃王朝政治恢宏、国力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为个案,通过对土族民间信仰中主要神祗和相关仪式的初步调查,以求进一步开展对土族民间信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土族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并且随着土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从土族的聚居地——河湟谷地入手,多维度探讨并诠释土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能够持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正是土族聚居地具有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包容性和民族的迁徙、贸易的繁荣等因素促进了土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土族是一个爱歌善舞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极其独特的"花儿"这一艺术品种。"花儿"凝聚着土族的文化精神,体现了土族人民的精神美、文化美、生活美、行为美的崇高境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花园中的一束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