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隐喻思维是不断发掘语言的潜力资源,隐喻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方式,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者从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认知角度,对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透视语言的本质研究隐喻思维,探求隐喻思维机制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外部语言形式是作者思维语言物化的结果。研究文章写作不可不研究文章外部语言形成的内驱思维动因,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思维动因便抓住了文章外部语言形式形成的本源。本文从文章写作的思维主体动因和思维客体动因两方面对写作的内驱思维动因进行了论述,以求探索出外部语言形式形成的思维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语言孰先孰后?这个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把各家之言归结起来,不对乎有三种看法:其一,是语言先于思维说。这种观点流传很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就不可能进行思维”;其二,是同步说。这种观点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因而语言史同人类的整个历史同样长久;其三,是思维先于语言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和人类思维的发生,都先于语言。他们认为语言是在人类思维有了初步发展之后,原始先民为了固定和交流思维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谈灵感思维的发生和作用杨巴特尔人类的思维,从认识角度看,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几种主要类型。这几种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类型中的具体形态,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着思维的功能。灵感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及宏观发生过程如何?灵感思维的逻辑程序又是怎样的?它...  相似文献   

5.
思维形式与表达方式李富林语言与思维是彼此联系的统一体。尽管有人认为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存在,但语言表达思维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例如,可以从思维到语言的转化过程来研究,也可以从思维形态的语言特征上来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争论的焦点不外有二:其一是思维与语言孰先孰后?其二是语言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是先有了思维或思维能力之后,才逐步产生了语言的。大量的古人类学、古神经生理学和儿童生理心理学,已从人类思维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个论断。这点,我将另文论述。现在,我要着重论述的是在语言产生之后,二者的关系问题,即语言是如何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从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管窥人类思维之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语言的研究,去其外壳、深入内层之后,必将触及人类思维的研究、人类生存理念的研究、不同民族风俗文化的研究以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等。本文将以较富民族特色的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为切入口,从人类语言的形式、内涵以及人类思维共性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存理念、价值取向等加以剖析、概括和推断,尝试使人类语言比较研究跳出纯语言形式研究的框架,继而跃升到人类文化本质的探讨研究层面,朝着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再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式是人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形式,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无不打上其鲜明的时代烙印。根植于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显著特征。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现代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特征,是指现代人类不断拓展思维空间,转换思维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对象,用开放的观点看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代社会多样化、个体化发展趋势,要求人们从多侧面、多视角、多因素出发来观察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了传统计划经…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概念性思维只是一种最近发生的、较为年轻的思维方式,它曾经历着漫长的"前概念"积淀过程."前概念"阶段是人类思维空间(人类小宇宙)走向独立化道路必不可少的萌芽时期,它孕育着思维往后发展的一切胚胎."前概念"思维包含行为思维、集体表象思维、原始语言思维等人类童年时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一漫长过程的最大成果就是使得思维空间独立于行为空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符号、语言、图形等思维载体,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意象、感觉、表象、记忆等思维能力,这就为下一步的概念性思维的产生打下了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思维体现在隐喻和转喻的语言运作上。隐喻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品牌名称也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其命名和翻译也离不开人类的隐喻思维。品牌名的翻译体现了人们创造性地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人类思维发展的起点朱长超人类思维发展的起点问题,是思维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寻找人类思维发生的起点,对于正确认识人类思维的历史、了解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差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猿猴研究、原始思维研究的成果,运用重演方法和对现代人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片面观点的束缚 ,人们论及思维的有关问题时 ,只谈语言思维而忽略对文字思维的研究 ,从而遮蔽了对人类思维的历时性进程和共时性态势的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重新考察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我们就会发现 :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发明的另一套与语言并列的“为事物命名的符号系统” ,从而文字思维不仅是与语言思维并列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级思维形态 ,而且在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深刻性、严密性等方面具有超越语言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思维和语言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所谓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就是说思维的形成、存在与表达都借助于语言,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活动总是伴随着语言进行的。思维是无声无形的,它只有通过有声有形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离开语言的赤裸裸思维是不存在的。所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就是说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思维,它是通过表达思维来表示事  相似文献   

15.
论人类思维的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张浩,刘锐思维发生学,是现代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包括人类思维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原始思维和现代儿童思维两部分。本文旨在用比较的方法,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原始人类思维与现代儿童思维之同异,从而证明人类...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我们常说语法具有民族性,就是因为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思维反映现实要素的顺序。在世界各大语言体系中,汉语具有独特的、难以为西方民族所理  相似文献   

17.
论汉语言与汉民族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对民族的整体素质及其历史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民族思维方式的生成与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语言的特点相关联。一个民族选择了什么样的语言,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此,探讨比较民族思维方式之差异乃至民族文化之差异不能不关注民族语言与民族思维的关系。人类语言的源起是一致的,即都衍生于原始的歌唱和下意识的手势的不断重复,而劳动过程的日趋复杂和人们交往的日趋频繁又促成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一过程在任何民族是无差别的同一。但不同民族语言形态的具体生成…  相似文献   

18.
覃可霖 《学术论坛》2003,(5):104-108
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对语言影响较大的思维方式,语言最外在的魅力是由形象思维表现出来的。要提高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水平,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从注重对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现代理性思维能否认识艺术发生时的原初思维 ,现代理性思维能否解释非理性思维的原始艺术 ,现代语言能否描述原始艺术以及原始艺术的发生 ,都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语言与思维在很多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从功利主义角度看,语言是思维的媒介;从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在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一个由思维到语言走向的因果关系,同时,大量的语言实验和生活事例说明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思维,因而,二者是 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