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基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但其实现形式既受制于一国的经济交往方式,也深受一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毛泽东开始,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基于中正仁和、天人合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实际,概括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发展特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协调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以经济结构协调与平衡为基调的国家调控经济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方法,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经济结构协调与平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严谨的理论逻辑,是完整而深刻的学理体系。其丰富的理论思想系统性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彰显深刻的时代价值。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出现新变化等现实背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理论逻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秉承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进行创新,吸收借鉴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时代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并且为全球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总结提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为中心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论提炼,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面临三大经济理论问题:一是如何分析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三是如何科学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需要在系统分析上述三大理论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三大理论分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境界,对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法,对这一理论成果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呈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历史贡献相结合的研究逻辑,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内涵解读和理论诠释.但由于这一重大命题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拓展,强化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提升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借鉴,进而不断推动对该科学理论的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7.
在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时,突破了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二维论”的认识局限,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既由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富养料,又借鉴了西方进步文化合理要素的“三维论”。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系列思想理论,从而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等重大问题,使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立足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回答和深刻诠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领域变革与重要实践突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科学世界观与实践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理论本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按照原理论、阶段论、对策论的理论逻辑,在调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型中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而刻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机制,然后从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开放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经济等维度进行模型拓展,最终将生产关系的调节落脚至对策层面的经济改革与经济治理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的内容,可以考虑由方法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经济发展、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开放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经济改革与经济治理等十个核心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
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凝练和本质凸显是思想理论不断走向体系化、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当前学界主要从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理论底蕴与实践基础、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研究图景,但在研究的学理性、思想性、创新性方面有待突破.为进一步推进这一研究,应在深入探究方法论之于理论体系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专门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漫长的艰苦探索;立足基点是马克思关于两大基本阶级与“过渡性”阶级的分析;并把韦伯关于经济、声誉、权力的三元标准阶层分析作为重要参考坐标;尝试增加“政治”作为四元阶层分析沟通互补的可能;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实现了中国阶级阶层分析的卓越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理论所以科学,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了时代性课题。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更为理性的认识,这就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现代性和世界性、先进性和自我完善性等特质。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丰富蕴意,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理想是在社会变革中形成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原创期的大同理想因其与小康相关联.并包容了民生、和谐和自强不息精神,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成为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毛泽东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但又对传统理想有一些误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把传统理想创新与现代化相联系,并使之成为其中的关键性术语。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见到社会主义将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是有许多中间站(即发展阶段)的漫长过渡过程。列宁将社会主义变为现实,也曾预料将会有长久的阵痛时期,在希望缩短而引发危机时,果断地实施过渡期可能为10—20年的新经济;斯大林等后续者弃而另谋,不甚切合实际,戈尔巴乔夫虽然明了弊病,但其改革也不合国情,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唯有以邓小平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探索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崛起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结合学习2005(5)号文件,系统阐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显著特点和优势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政党制度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精神文明论、先进文化论、文化国力论、文化产业论、和谐文化论和以人为本论,这一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在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传统文化转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直接的统领作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观点,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搞清楚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民族化.变革中国社会的"问题域"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中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构成了变革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高度概括,‘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即对"三大基本问题"的不断解答.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生机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勇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