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正春 《北方论丛》2016,(5):98-103
英国议会圈地运动中,圈地委员的工作是否公正,对于理解圈地运动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圈地委员的任命基于一定的私人意愿,但是,圈地委员的专业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私人意愿在任命圈地委员过程中的影响.圈地委员的工作机制体现出两个特点:公开化和法制化,这两种工作机制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圈地委员徇私舞弊的行为.圈地委员的职业化是随着圈地运行机制的完备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圈地委员的职业化趋势使私人利益在圈地委员工作过程中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
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商标的形式是符号,但只有作为市场信誉指代的符号才是商标。商标法的宗旨是保护市场信誉,而非保护虚空的符号。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符号圈地现象。所谓“符号圈地”,即以商标权之名,行符号垄断之实。主要表现有两类:1.注册中的符号圈地;2.权利行使中的符号圈地。我国商标权救济制度的四大缺陷,是纵容符号圈地的制度根源:1.对商标注册效力的过度迷信;2.对商标使用效力的过度漠视;3.对符号价值的错估;4.对“商标使用”和“符号使用”的混淆。只有通过商标权救济制度之重塑,使符号圈地者无利可图,才能真正遏制符号圈地。  相似文献   

3.
英国圈地运动的进程,与人口因素不无关系,突出地体现在人口对土地所造成的压力的大小上。在英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期,圈地的进程相对迅速;而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时期,圈地的进程则往往趋缓,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圈地后土地的用途。14世纪黑死病及其他疾疫使英国人口数量锐减,圈地运动迅速发展,圈地数量相对较大。16世纪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圈地的速度趋缓,圈地的规模有限,圈地数量也相对较少,但反对圈地的呼声和运动却最为高涨。17世纪以后向海外持续移民及工业化的发展又加速了圈地运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君 《西部观察》2004,(6):24-31
圈地!圈地!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持续的经济增长,一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席卷全国.   ……  相似文献   

5.
商标圈地运动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掀起了一股商标圈地运动的不良风气:以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圈占大量有市场潜力的商标,以达到高价出售或阻碍他人使用的目的.商标圈地运动违背了保护商标权的机理,浪费了社会资源,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是我国商标注册实践中的一个恶性肿瘤.商标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在于我国现行商标制度中对商标注册的偏好和对商标使用行为的忽视.为了防范商标圈地运动,我国应当在维持注册是取得商标权基本方式的基础上,强调商标的使用,并重构我国商标注册条件和商标使用要件,更新商标救济理念.  相似文献   

6.
王绪杰 《理论界》2009,(8):146-147
在英国中世纪晚期社会经济转型中,圈地运动引人瞩目,它在当时英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圈地运动从中世纪中期开始,一直持续至19世纪.早期圈地运动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引起需求扩大,对土地造成压力,进而引起物价上涨,促使人们有效利用土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和经济收益.16世纪圈地规模并不大,但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区,受到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社会反应强烈.在圈地过程中,敞田制在部分地区受到冲击,租佃农场制初步兴起.  相似文献   

7.
清初的圈地,被学术界列为"五大弊政"之一,揆之史实,评价值得商榷。清军入关后,禁止掠夺,改行军饷制,而财政拮据,为保证王公贵族、八旗官兵生活,清政府遂行圈地。京畿、直鲁等地户口凋零,田地荒芜,为圈地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圈地虽地域较广,部分民众饱受苦难,然清政府采取一定补救措施,以及招民垦荒、安置人口,使受圈地危害的人口规模得以限制,没有因圈地出现流民潮。从人口而非圈地范围与规模、部分民众受害程度角度观察,圈地之危害是相对有限的,以往的研究与描述有所夸大。"圈地"是一项弊政,但并非影响广泛的"大弊政"。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地农民何去何从?政府又是如何平息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力图为当前我国政府在处理大批失地农民的问题上提供一些线索.也希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只有两条: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我们在分析了英国圈地运动之后,感到这一问题值得重新探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十五世纪末以前,为开始兴起时期,它的特点是:圈地开始了,但圈占  相似文献   

10.
英国圈地运动与自耕农的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自耕农的消亡不仅仅因为圈地运动,而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可分三个时期:一是15世纪末至17世纪,圈地主要在牧区进行,自耕农受的影响不大。二是17世纪至 18世纪中叶,自耕农大幅度下降。三是 18世纪中叶至 19世纪 70年代,自耕农消亡。  相似文献   

11.
关于英国圈地运动中失地农民权利保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地农民何去何从?政府又是如何平息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力图为当前我国政府在处理大批失地农民的问题上提供一些线索。也希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战争与改革是封建土地关系调整的两个杠杆.选择何种方式来理顺土地关系,特别是遏制过分的土地兼并,对于王朝统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明末清初王朝易鼎,清朝统治者出于狭隘的民族利已主义而推行野蛮的圈地投充政策,使大量土地迅速集中到满洲贵族手中,造成了土地的过分兼并,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康熙帝以和缓的改革方式,通过实施更名田制,避免了暴力的战争手段,使国家社会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改革的成功,在一定时期遏制了过分的土地兼并,从而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固,造就了"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圈地运动是其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其残酷性,它后来受到严厉批判和抨击。但当时圈地运动为何能够顺利进行,而没有因随之的自耕农斗争导致社会崩溃。究其原因,当时的社会保护措施、劳动力顺利转移途径、资产阶级思潮的推动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英国农民的反圈地斗争,从道义上讲,无疑具有反剥削、反压迫色调,理应给予同情。但“道义”不是说明历史问题的原则和出发点。在对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定性分析上尤其如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英国农民反圈地斗争的性质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是大土地占有者侵吞公有地、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最初是圈占农民历来共同使用的森林草地、沼泽等,接着又扩及农民的耕地。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英国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对寺院土地的没收,更加速了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抢到土地的国王宠臣、廉价购买土地的投机商和租地农场主,用暴力把世袭佃户赶走,吞其耕地。1640  相似文献   

15.
都铎时期英国自由农民在圈地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圈地的受害者,而且是土地圈占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主要通过圈占公地,买卖或租赁土地,通过协议进行土地置换等三种方式蚕食邻人的土地,扩大自身的田产。因其土地扩张的规模相对较小,且具有渐进性,其作用长期以来为人忽视。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城”新圈地运动看土地资源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式军 《理论界》2005,(4):92-94
随着近年来新圈地运动的兴起,各地"大学城"建设被视为一种"时尚",乃至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土地资源法制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发展高等教育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已成为各级政府、领导所面临的严肃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试图从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角度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旨在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高等教育并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洪闫华 《学术论坛》2012,35(3):183-186
议会圈地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农村社会的土地经济变革运动,英国政府以议会法令的形式构建了一套土地流转机制,并借以推动遍布英国的5000多个传统敞田村实现了土地产权结构的的市场化转型。我国当前正处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汲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以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议会圈地的微观层面,分析并总结了英国土地流转的历史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平衡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之间的冲突,英美国家以"蔑视法庭罪"对妨碍和侵犯司法尊严的行为进行了规制.由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蔑视法庭罪"在两国的实践与制度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说明在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既有融合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19.
镡娴娴 《理论界》2010,(5):109-110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议会圈地运动对英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中的一个社会影响是增加了农村劳工的数量,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但是与人们的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时期的农业劳工并没有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许多乡村劳工、过剩劳动力并没有及时转移到工业和城镇中去,很多人是踯躅在原地忍受着低工资和失业,乡村劳工的这种状况是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心态的改变才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俄罗斯拥有不同的文化,由此造成了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民族特点和国民性,并深深影响着各自的对外决策和行为方式.虽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但两种文化的性质和内涵并未根本改变.中俄关系的历史同时也是两国文化面对、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自17世纪建立正式国家关系时起,中俄两国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从未停止过,但却给两国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后果,也由此改变了它们各自的历史命运.冷战结束后,两种文化在全新的国际形势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面对和交流,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